欢迎访问 首页
中德关系 使馆简介 领事服务 留学德国 新闻服务 中德经贸 科技创新
 
  大使专栏
大使致辞
大使简历
大使活动
大使接受采访
大使演讲、报告
大使视频
  驻德总领馆
中国驻汉堡总领馆
中国驻慕尼黑总领馆
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馆
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馆
  中德关系
中德关系概况
高层互访和双边往来
 · 联系我们  · 关于取消赴华人员入境前检测要求的通知  · 关于免采指纹的通知
  德国人看中国
德国教授汤卫思:在中国研究人工智能,我乐在其中
 2023-09-22 14:20

当前,全球掀起人工智能热潮。欧洲议会近期通过了《人工智能法案》草案,法国、德国等国相继制定了本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战略,试图抢占人工智能领域监管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面对这一发展潜力巨大又充满争议的科技领域,中欧之间是否能建立合作?德国教授、合肥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应用优化研究所所长汤卫思(Thomas Weise)近日接受法国《欧洲时报》采访时表示,在科学研究已经全球化的今天,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非常重要。

“我一直觉得中国很有趣”

2009年,在德国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的汤卫思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和人生规划,醉心科研、喜欢挑战的他把目光投向了中国。

“选择去国外做科研,不仅是因为我想继续提高我的学术能力,更重要的是我想成为一个成熟的人,获得超出个人经验的新经历和新观点。”汤卫思说,“在这方面,中国是一个理想的选择。我一直觉得中国很有趣,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塑造了中德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此外,我还在合肥找到了自己心仪的科研团队。”

在成功申请到当时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的姚新教授团队的博士后名额后,汤卫思正式开启了异国他乡的学术之旅。到合肥之初,汤卫思心中多少有些忐忑。但仅仅六个月后,汤卫思就确定,他想留在合肥,甚至在此度过余生,尽管安徽省在德国并不为人熟知。

“我在中国工作了十多年,我必须说我非常喜欢这里。”汤卫思说,在他看来,中国和德国的教育系统和科研环境有差异,但两国都致力于创造公平的科研环境和更多优秀科研成果。

中国优秀的大学和杰出的学者也令汤卫思印象深刻。“中国的研究人员和科学家都非常努力,他们从不耽于缓慢舒适的生活,每天投入大量时间、有条理地推动研究。他们非常关心学生,监督他们的进步,并为其提供良好的建议。所有这些都需要时间和精力,我非常尊重这种职业道德。如果你想做科学,这里可能是世界上最令人兴奋的地方。”

在合肥13年,见证这座城市的发展与改善

汤卫思的研究方向是元启发式优化算法。2016年底,他加入合肥学院,担任该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应用优化研究所所长,在培养学生的同时,组建研究团队,致力于计算机智能算法、应用优化等相关研究工作。

在汤卫思看来,元启发式优化算法是为困难问题找到好的解决方案的艺术,是一个引人入胜的研究课题。“我的团队和我个人已经做出了大量不同的贡献,也取得了众多科研成果,涉及物流任务、算法基准测试、分布式计算系统的算法综合等方面的内容。”汤卫思介绍说。

同时,合肥这座产研深度融合的城市为他播种科研梦想提供了一片沃土。

“事实上,合肥是我所知道的最具创新性和活力的城市。我真的非常爱合肥。”汤卫思感慨道。“我在元启发式优化算法领域工作了18年,其中13年是在合肥。在这13年里,我见证了这座城市是如何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和改善的。”

在汤卫思看来,作为中国三大科研中心城市之一,合肥有领先的人工智能和高科技企业,有出色的高校集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和新兴产业的聚集地。

此外,当地政府对合肥在国际化、人才招聘和科研方面有强大的政策支持,比如正在打造的“科大硅谷”全球创新中心。

“这种创新型公司、优秀大学和快速经济增长的独特组合对高层次人才和公司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也为做科研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汤卫思表示。“在这片沃土上,我们可以将科研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需求深度融合。我们的团队与不同的合作伙伴进行了多个应用研究项目。”

做中西科技交流“架桥人”

作为一名德国科学家,汤卫思的团队是否会和德国以及其他国家的科研人员有更多互动?是否也会在其中充当中国与西方国家科技交流的“架桥人”?

在汤卫思看来,在科学研究已经全球化的今天,各个国家的任何一项研究都是基于不同国家、不同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的。科研是属于全人类的,科研最重要的目的是促进全人类进步,因此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到实践中,汤卫思的团队也正在做这方面的努力。“目前,我们正在推动中德在智能技术领域的教育合作。我们希望与德国伙伴大学开发一个新的联合本科生课程,让我们的学生可以向中国和德国的教授学习。”

此外,汤卫思的科研团队是一支国际化的团队。团队中既有许多拥有不同国家博士学位的科研人员,也有广泛的国际合作伙伴。“我们与法国、德国、伊朗、澳大利亚、荷兰和英国的研究人员交流研讨,并与其中一些合作伙伴完成了联合研究工作,在优秀的国际期刊上发表了研究成果。”2020年,汤卫思还获得了合肥市第三届外国专家“合肥友谊奖”。

来源:中国新闻网


 德国教授汤卫思:在中国研究人工智能,我乐在其中  (2023-09-22)
 德国采埃孚集团董事会主席柯皓哲:“在中国,我们会加倍努力”  (2023-09-15)
 德国宝马集团董事长:中国是最大市场,更是创新源泉  (2023-09-13)
 高骏:我有幸能够亲眼目睹中国这几年的变化是如何潜移默化形成的  (2023-09-07)
 旅德大熊猫双胞胎“梦想”“梦圆”欢度四周岁生日  (2023-09-01)
 德国翻译家李博瀚:搭建文化沟通的桥梁  (2023-08-24)
 德国专家:宋徽宗时期汝窑官瓷缘何为德国博物馆珍藏?  (2023-08-17)
 德国代表团看成都大运会:可与奥运会媲美 大运村里体验很棒!  (2023-08-09)
 德国中医药专家:中医药在欧洲发展机遇巨大  (2023-08-02)
 德国学者:不应把正常双边贸易夸大为对中国“过度依赖”  (2023-07-10)
 德国“隐形冠军之父”:期待中德加大相互投资力度  (2023-06-29)
 “我期待中德友好关系继续深入发展”  (2023-06-29)
 托马斯·本哈特:我乐意于让在德国的亲友了解更加全面真实的中国  (2023-06-12)
 米夏埃尔·舒曼:中德之间的互惠互利一如既往  (2023-05-30)
 德国学者:欧洲谋求战略自主 和平必不可少  (2023-05-04)
 德国汉学家:德国不应再做美国跟班  (2023-05-04)
 法兰克福展览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中国市场“非常重要”  (2023-04-06)
 “在华发展,与华共进”——访德国梅赛德斯-奔驰董事会主席康林松  (2023-04-05)
 扩大经贸合作符合双方利益——访德国联邦议院德中议员小组副主席彼得·费尔泽  (2023-03-22)
 德国专家:对和平的坚定承诺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石  (2023-03-17)
 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舒曼:中德合作前景依然充满希望  (2023-03-13)
 德国经济界人士看好中国市场 期待“两会”继续规划高质量发展  (2023-03-13)
 德国汽车专家:中国坚定扩大对外开放引人注目 对德国经济而言中国重要性不可替代  (2023-03-13)
 德国默克集团董事会主席:对在华业务持续增长充满信心  (2023-03-03)
 看好中国!德银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测至6%  (2023-03-02)
 生活在中国:德国小伙带体验延续700多年的民间书会  (2023-02-27)
 一家德国企业“五连投”加码中国市场  (2023-02-24)
 贝尔恩德·迈尔:“欧洲首个中国城”如何与中国结缘?  (2023-02-10)
 中德汽车合作迎来新机遇——专访德国大众高管  (2023-02-09)
 看好具有强大驱动力和韧性的中国经济增长前景——访德国法兰克福金融与管理学院教授勒歇尔  (2023-02-03)
 “洋媳妇”在北京过中国年 感受新春文化魅力  (2023-02-01)
 德国各界人士:把握务实合作主基调 共谱中德关系新篇章  (2022-12-29)
 德国汉学家卜松山:跨文化对话如何进行?  (2022-12-08)
 为何说中国崛起不是孤立中国的理由?  (2022-12-06)
 德国企业看好中国市场的潜力和活力——访德国威尔斯集团中国高管威马克  (2022-11-29)
  热点专题
习近平外交思想和新时代中国外交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德建交50周年
台湾问题
涉疆问题
使馆月度通讯《近观中国》
  外交部发言人谈话
外交部发言人就美国国务院发表涉华报告答记者问  (2023-09-30)
2023年9月28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  (2023-09-28)
2023年9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2023-09-27)
2023年9月26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2023-09-26)
更多...
  网站搜索
   
  联系我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使馆

地址:Märkisches Ufer 54, 10179 Berlin

总机:+49-30-27588-0


领事证件/办证大厅

地址:Brückenstraße 10, 10179 Berlin

对外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9:00-12:00

中国公民办证咨询热线:+49-30-27588572(周一至周五 9:30-11:30,14:30-16:30,节假日除外

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49-30-27588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