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首页
中德关系 使馆简介 领事服务 留学德国 新闻服务 中德经贸 科技创新
 
首页 > 德国人看中国
孟维娜:汉语教会我求同存异
2022-09-01 19:00

人物介绍:今年是中德两国正式建交50周年。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德文翻译处改稿专家孟维娜(Verena Menzel),来华学习和工作已有15年,曾参与了许多重大翻译项目,搭建起中德文化交流的桥梁,为帮助国际社会更好了解新时代的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发挥了重要作用。她认为,学外语不仅是理解对方的关键,也是更加理解自己的关键,“我多年学习汉语的经验让我学会了在与中国人交往时,时不时地后退一步,即跳出自己的心理和文化参照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对方。”让我们一起走进孟维娜的汉语习得故事。  

(对汉语着迷的孟维娜在北京从事翻译工作,同时还经营New Chinese网站在线教汉语。)

“语言的边界,就是我世界的边界”,这是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stein)的一句名言。而我的世界边界在千禧年之后不久的2005年发生了变化,因为这一年的暑假我开启了我的汉语学习之路。

尽管我当时还很年轻,但就语言学习而言,我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一位老手了。学校开设了英语、法语和拉丁语课程。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我开始进一步深入语言学这个领域。我决定在美因茨大学学习比较语言学,除此之外,我还摸索着学习芬兰语和阿拉伯语的基本语法。但直到2005年的夏末,我才接触到像汉语这样的语言。回首往事,我不得不承认:我对汉语一见钟情。

将没完没了的动词表像钉子一样锲入脑中?跟着哨声做变格体操:主格、属格、与格和宾格?在语法的时间轴上冲刺:从过去完成时、现在时,再到第二将来时?这些繁文缛节在汉语中统统不存在!我陶醉于“普通话”的简洁优雅,它不需要任何的变格或变位。这种简洁的语言深深地吸引了我,作为一名语言学习者,我飘荡在九霄云外,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和轻松。

而汉字组词的魅力则更加深了我对汉语的迷恋:两个不同意义的汉字放在一起,往往可以产生一个新的含义,宛如语言上的乐高游戏。我的词汇本很快就被电-脑、灯-泡、壁-虎、烟-花、墨-镜等汉语词汇填满了。

汉语中的象形字也让我欣喜不已。有些汉字能使人见形知义,直奔主题。例如:“休”这个汉字就是一个人靠在一棵树上,“男”由“田”和“力”两个汉字构成,而“串”这个字的字形就已经说明了一切,“凹凸”则几乎就是用汉字铺成的鹅卵石小路。

随着汉语知识的不断增加,我发现了汉语中越来越多的有趣现象。例如,如果你把汉字“趣”拆分开来,你会发现它不仅包含“有趣”的意思,而且从书法的角度来看,也别有一番意境:它由“走”和“取”两个部分组成,意即沿途发现的东西引起了人的兴趣。这就意味着,人行走在这个世界上,会不断地发现和吸取新的东西。这种从语义上对事物进行分类的方式同样令我感到激动,让我陷入沉思。

但恋爱的经验告诉我们,当恋爱的双方经过一段蜜月期进入平淡的日常生活后,通常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矛盾。对我而言,和汉语的关系亦是如此。幸运的是,在文化背景不同的双方沟通有困难的地方,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如对方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甚至还加深了对自己文化的了解。

事实上,我在中国的时候,也确实犯了一些语言上的错误。特别是汉语不同的语调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困惑。例如,我说自己想去成都看“胸毛xiōngmáo”,(当然,我真正的意思是大熊猫,我只是把语调弄错了),让我周围的中国人感到很好笑。在北京的一家香水店,我解释说,一款闻起来像“松鼠 sōngshǔ”的香水,而不是我想说的“松树 sōngshù”。有一次,我和我父亲一起去一家位于胡同里的咖啡馆,我帮父亲问服务员要来了一个用牛奶壶改成的盐罐。这真的不能责怪被我弄得一头雾水的服务员。毕竟是我一再要求他提供这样的一个容器,但我实际上想要的当然不是“盐缸yángāng”,而是“烟缸yāngāng”。还有,我在当地的派出所申请延长“居留许可证jūliúxǔkězhèng”时也闹了笑话,因为我把它说成了“拘留证 jūliúzhèng”。

(卡拉OK会让你的中文字正腔圆。要不断练习汉语口语,否则你嘴里的“熊猫”就有可能成为别人耳朵里的“胸毛”。)

这些有趣的轶事很好地说明了人们在面对一种外语和一种不同的文化时,沟通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当然,汉语的变调只是冰山一角。当你沉浸在语言的海洋中,你会发现文化背景和说话者的经验和思想对交流的影响有多大。但根据我的经验,那些踏上语言之旅,并愿意打破自己的思维与他人进行交往的人,终将获得丰厚的回报,也就是说,他不仅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对方,并且对看似熟悉,即自身的东西也会有更深的理解。

在外语习得的很多领域,我们都可以看到汉语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精彩诠释。例如在词汇方面,如果你想在中国的面食世界里大饱口福,那么使用德国人常用的“面条”这个词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德语中,我们把所有看起来像面条的东西都称为“面条”,而中国的美食家们却对此做出了细致的区分。面条(miàntiáo)只能用来称作那些用小麦制成的东西,而用米粉制成的类似面条的东西则称之为米线(mǐxiàn)。如果你想吃用马铃薯淀粉制成的“玻璃面条”,你必须点粉丝(fěnsī)才能如愿以偿。所以学中文我们德国人才知道,在“面条”的领域,我们是如此的外行。“面条”一词只是中国的美食财富在语言上的具体表现之一。

有些词还能让人洞悉一个更大的整体,并揭示该语言所对应的文化对世界的看法。汉语中的“阴阳词”即是如此。在汉语中,有些词是由语义对立的两个字组成的。它们融合在一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更广泛的含义。这些词包括:大-小、长-短和多-少等。

而诸如东-西、呼-吸这样的汉字组合也会产生“啊哈效应”。电灯开关在汉语中简称“开-关”。而“矛-盾”这个词本身就形成了一个语言上的紧张态势,因为它是由“矛”和“盾”这两种中国古代的兵器组成的。

通过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这种构词机制和中国哲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与西方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立不仅是截然相反的两极,而且还是相互联系的力量,它们不一定相互对抗,而是以某种方式相辅相成。矛盾不一定是负面的东西。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不同的能量相互作用,通常会产生新的事物,这符合中国哲学中的“阴阳”之道。学习汉语可以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体验这种哲学思想。

中德之间跨文化交流的一个潜在绊脚石是灵活性问题,这不仅表现在私人场合,在商业环境中亦是如此。德国人以其缜密的计划而闻名于世。没有精心的准备和细致的时间安排,他们不会贸然采取任何行动。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不确定性,从而让混乱的世界——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变得可控,进而消除恐惧。而在中国,人们更愿意采取行动并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先下手为强是他们的座右铭。随后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再敲定细节。在中国,你会发现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把时间浪费在过多的计划上呢?这个原则在汉语中被称为“摸着石头过河”。你最终会发现存在漏洞的地方,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即使在机器翻译时代学习外语也会丰富你的人生,使交流更富有成效。孟维娜认为:“学习汉语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即我们自己的标准和思维模式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

这种心态上的差异,即灵活性和避免不确定性,在学习汉语时亦能深刻体会到。德语的单词都从属于相对固定的词类(例如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为了使之契合外语的语法范畴,一般需要做一些语言上的“努力”,例如通过名词化、分词化等。相比之下,汉语的词汇是真正的“变化大师”。许多词可以根据上下文和词序同时用作名词、形容词或动词。薛定谔的猫只在最后一刻才从箱子里放出来。在此之前,所有词汇的选项都是开放的。

汉语另一个迷人的地方是经典的四字箴言,即所谓的成语。这些成语仅用四个不起眼的汉字,就概括了中国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深刻智慧和经验价值。这些成语的背后通常都有一段小的轶事,有时甚至是一个更长的故事。比如说,“塞翁失马”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住在边塞的一个老翁丢了一匹马,这匹马稍后竟然又带回来一匹马。不久,老翁的儿子骑马时摔断了腿,但正是由于这个腿伤,儿子免于被征入伍,从而躲开了一场致命的战斗。因此,“塞翁失马”即是“焉知非福”的意思。当一个中国人在遭遇不幸时说:“塞翁失马”,你会马上知道他要表达什么意思,前提是你要了解相关的故事。

特别是:像这样的常用短语背后的轶事是中国人常识的一部分。相应的“经典故事”早在童年时期便耳熟能详,成为了他们的第二天性。因此,成语只是语言表面上娇嫩的、五颜六色的花朵,在这繁花似锦的外表下,是一个我们这些外国人看不到的密集的信息网。而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只要看到语言上的一朵“成语花”,就能自动激活这张信息网。归根结底,这深刻地表明了传统文化在中国人心中的根深蒂固,以至于在语义上也使用了如此迷人的表达方式。

迄今为止,我与中国和汉语之间的罗曼史已经持续了15年之久。今年是我的祖国德国和我的第二故乡中国正式建交50周年。我多年学习汉语的经验让我学会了在与中国人交往时,时不时地后退一步,即跳出自己的心理和文化参照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对方。

特别是在万维网、在线词典和机器翻译盛行的时代,我们不应忘记,富有成效的交流和成功的沟通并不能简化为数据和算法。归根结底,我们还是有血有肉的人,我们需要相互接触、相互理解。学习汉语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即我们自己的标准和思维模式并不具有普遍的有效性。因此,我们应当尽一切努力,真诚地倾听对方的声音,无论今天还是未来,都应如此。为此,学习对方的语言有助于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读懂对方字里行间的内容。我们的目标是,不仅在外交上,而且在人际关系和私人交往中,不断地找到我们的共同话语,并保持持续的对话。

(中德建交50周年,但仍需不断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孟维娜希望通过她的语言学习门户网站“牛中文”(www.new-chinese.org)让两国民众在语言的道路上越走越近。)

文章来源于中央文献翻译 ,作者孟维娜:

https://mp.weixin.qq.com/s/Hqv0Az-zGw_esExjoigcLw?scene=25#wechat_redirect

推荐给朋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