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首页
中德关系 使馆简介 领事服务 留学德国 新闻服务 中德经贸 科技创新
 
首页 > 热点专题 > 中国经济
商务部长陈德铭就“扩消费促流通和发展对外经贸”答记者问
2012-03-07 20:36
    201237上午10时,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就“扩消费促流通和发展对外经贸”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陈德铭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分析,造成现在外贸增幅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外贸发展的内外环境总体趋紧,国际上金融危机还在深化和蔓延,特别是欧债问题影响欧洲的消费等,国内也有各项成本推高等因素。我们估计,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全年要外贸增长10%左右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但也是要通过艰苦的努力。陈德铭还指出,人为地制造货币贬值或者迫使其他国家货币升值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也不利于经济更好地走出金融危机阴影和走向复苏。    

  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今年一月份,中国进出口增速出现了双双下降,为两年来的新低,请问您如何看待今年的外贸形势?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外贸增长目标定在10%左右,您觉得能否达到这个目标?外贸的顺差是否会继续减少?在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方面,今年还有哪些举措?

       陈德铭:今年一月份的外贸确实出现了一些负增长,但是这是因为跟节日有关系,去年的春节在2月份,今年的春节在1月份,所以我们把12月份联合起来一起看形势可能会更准确一些。但总体趋势,从去年8月份开始,我们的对外出口就出现了增幅逐月回落,去年8月份我们还增长27%多一点,去年12月,外贸增长只有12%左右。

       今年12月份总的最后的数据要根据海关发表,我们自己初步的预测,12月份一起算,进出口可以增长7%左右,出口大概也能维持在7%,进口可能会更高一些。所以总体来看,我们今年还是呈小幅的增长,而且有可能下半年形势好一点,增长的情况还会好一点。

       造成现在这样一个外贸增幅下降的原因,主要还是外贸发展的内外环境总体趋紧的情况,国际上因为金融危机还在深化和蔓延,特别是欧债的问题影响了欧洲的消费等等,国内我们自己也有各项成本推高的因素等等。所以我们估计,今年的外贸实现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全年要增长10%左右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但也是要通过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的。

       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我们大概从几个方面要着手做工作,一是要稳增长,二是要调结构,三是要促平衡。

       所谓稳增长,要保持外贸稳定的增长,保持现在外贸各项政策的基本稳定。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出口退税要保持基本稳定,即便有微调,也是鼓励性的政策多于限制性的政策。另外也要使我们的出口退税加快进度,人民币汇率已经处在一个合理的区间,也要使它在增加弹性的同时,基本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加工贸易占了百分之四十几的贸易量,我们也要使加工贸易的政策保持基本稳定。总体来讲,我们要减少外贸企业的税费负担,加大对它们的金融支持力度。

       二是继续调整外贸结构,加快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我们商务部和其他9个兄弟部门,十部委最近有一个专门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指导意见,有一个具体的政策措施。因时间关系,不在这儿一一细说了。

       三是要促进外贸的平衡,在稳定出口的同时,要继续鼓励进口,包括先进的技术、关键的装备、重要的原材料,也要进口一些有市场、有需求的消费品,这样使我们和一些主要的贸易顺差来源国的贸易会更趋平衡。我们还要搭建一些平台,让更多的欠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到中国来开展贸易业务。

       我们的外贸平衡连续四年顺差逐年下降,到去年,外贸总量已经达到了36400多亿,和进出口第一的美国只差了几百亿美元。但是我们的顺差只有1500多亿,只占GDP2.1%,当然第一大国的逆差很大,达7370多亿,占它的GDP4.8%左右,我们在G20的参考性指南里,由美国提出希望各国把贸易的余额占GDP的比重控制在4%以内,所以中国不仅参与了这个讨论,而且作出了非常好的实践,逐年下降。现在我们贸易这块只占了2.1%    

  湖南电视台记者:在去年,国务院部署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专项行动结束后,国务院制定建立了长效机制,继续开展打击侵权和假冒伪劣的工作。我想请问陈德铭部长,这个长效机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些什么新的工作进展?

       陈德铭:去年国务院对打击假冒伪劣、保护知识产权制定了一个长效机制,这个长效机制是在前年10月到去年6月我们进行了连续9个月的专项行动的基础上制定的,专项行动主要是为了使我们的市场秩序和经营环境有明显的改善。9个月的实践下来,证明我们确实达到了这样一个目标。

       为了使我们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行动能够长期坚持下去,国务院的常务会议讨论,成立了一个常态化的领导机构,这个机构是由王岐山副总理任组长,组成单位有29个部门,日常工作的办公室设在商务部。这个长效机制对今后的打击假冒伪劣、保护知识产权作出了一系列的安排。去年年底,国务院以国务院37号文件明确了这项长效工作的12项具体工作措施,包括严厉打击侵权假冒的行动,也包括一些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及动员全社会共同参加完善保障工作等等四个方面。

       第三,我们在推动完善法律制度的建设,包括把一些假冒伪劣行为的行政司法解释要上升为法律的规定,研究刑法的修改,降低侵权假冒犯罪的刑事责任的门槛,以及推动修改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等。

       第四,我们还推进了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之间的衔接,加强了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避免出现那些以罚代刑的做法。

       大概包括了这样几项工作。我们办公室的工作,在商务部,就是在每个季度向王岐山副总理和29个成员单位汇报一下工作的重点和执法的情况。今年的一季度,我们的重点包括对农资、建材、汽车配件等重点商品的执法检查,也包括清理整顿、预装正版软件、网络购物、展会的专利检查等等,对这些领域的侵权行为做重点检查。同时还对农村市场的重点商品进行专项整治。第二季度的工作,我们还没有向国务院汇报,在“两会”以后就会往下操作,谢谢您的问题。  

  路透社记者:第一个问题,美国最近有一些措施,如果发现中国的出口有补贴的话,美国可以加税,请问中国商务部怎么看这个问题?会不会有什么反对的措施?第二个问题,现在很多人在说中国的经济改革不够深,请问部长自己怎么看这个问题?觉得经济改革够不够深,如果不够深的话,应该在哪些方面继续改革?

       陈德铭:美国指责中国不守规则和有补贴的问题。我确实注意到最近美国无论从总统先生、相关部长、国会议员以及有关方面对所谓“中国不守规则”的问题进行了横加指责,而且把指责的重点说是中国的“补贴行为”。

       首先我想说明,中国遵守的是我们加入的那些国际组织的规则,比如在经济和贸易方面,我们作为一个新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十一年前加入了世贸组织,所以我们遵守的是世贸组织的规则,但我们没有义务去遵守某一个国家超出这些国际组织规则的内部法律和规定。

       在遵守这些规则的同时,我们也是和世贸组织其他150多个成员要求互相共同遵守这些规则,而不能己所不欲、施于他人。

       关于补贴的问题,世贸组织规则将补贴分为禁止性补贴和可诉性补贴,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绝大部分的世贸组织的成员都有各种不同性质的补贴,大家对补贴的理解也有不同的含义。比如说经济危机发生以后,很多国家,特别是美国将一些政府财政的钱补贴给了企业,比如美国三大汽车企业,美国其他各种行业都有。中国因为恪守G20的元首们一再发出的呼声,就不在金融危机期间实行新的保护手段,所以我们并没有对这些现象加以指责和发起大规模的所谓反补贴的行动。

       美国对中国政府的不断指责,往往包括现在我看到的就是一句“你不守规则”,至于在哪个具体方面、哪个范围不守规则呢,往往很少涉及到。我希望我们能就补贴问题和那些指责我们的国家进行对话,对个案存在补贴的理解问题可以进行沟通。我可以非常明确地告诉各位记者,中国的中央政府没有禁止性的补贴,我们国家大、地域广,如果某个地方有一些补贴,我们是愿意进行商量的。

       但是我非常不可以理解的是,美国从2006年开始对中国进行了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发起了31个案件,其中24个案件对我们收了双重的高额关税,阻止中国的商品到美国去。然后中国根据美国自己的法律而不是世贸组织的规则,向美国的国际贸易法院提出上诉,中国企业告了美国的商务部。2010年,美国的贸易法院判美国商务部输了。然后,美国商务部不服,向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提出上诉。美国联邦巡回法院到2011年底还是判美国商务部输了。因为美国的法律禁止向非市场经济的国家进行反补贴调查。而美国认为,中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这个时候,我静等着美国商务部这个一直指责人家不守规则的部门会守规则来改正自己的错误。但事实上没有,就在这两天,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个修正法案,规定可以对非市场经济国家进行反补贴,同时又规定这个可以追溯到2006年,但是世界上绝大部分的法律不允许追溯以往的。再同时规定,今后要举证,避免反倾销反补贴税重复征收,不是由申请方,而要由应诉方,也就是中国的企业来做。像这样的国会规定,这样的美国商务部的行为,我看不仅是不符合国际规则,也不符合美国自己的法律。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也向世贸组织提出上诉,世贸组织也判美国商务部是输的。所以我希望,指责人家不守规则、搞补贴的国家、部门、执法机构,自己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改正自己的错误。     

  中国网记者:请您介绍一下,中资企业在利比亚的受损情况以及参与战后重建的情况,商务部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保障中资企业在利比亚开展正常的经营活动?另外,目前一些阿拉伯国家局势动荡,这将会给中阿经贸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陈德铭:保护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财产安全、项目安全,保护中国公民特别是工程施工队伍人员在海外的安全,特别是人身安全,这是中国政府各个部门,也包括我所工作的商务部应该认认真真执行的。

       利比亚的事情发生比较突然。我们从这中间也总结了以后如何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公民、保护我们的项目的一些做法。当时中国的外交部、商务部等紧急组织35800多人安全撤回。我们对在利比亚的一些工程项目也稍微做了一些留守的准备,一个是有少量的中国员工,更多的是委托当地的组织和当地的人替我们看守着。

       最近,商务部组织了一个由国际合作司的司长和一些参与利比亚工程建设的企业家组成的代表团到利比亚进行了考察,对当前的利比亚的状况进行了评估,看看我们的项目是不是能够恢复再建设,看看我们的安全性是不是到了我们的工人可以再回去的程度。

       基本的概念是,中国在利比亚是没有投资的。很多媒体报道我们在那儿有几百亿美金的投资,这些不属于事实,我们在那儿没有投资。但是,我们在那儿确实有一百几十亿美金的工程项目,这些项目有的是已经完工需要验收,有的是快接近完工,绝大部分是在利比亚的城市和城郊给老百姓的住宅项目。非常惨重的是,这些项目在利比亚的动乱和内战中间,在一些外国力量的干预中间,遭到了炮火的严重袭击,损失是严重的。所以我们也跟利比亚政府交涉,希望利比亚政府按照国际的惯例和法律,要正确处理和赔偿这些项目。利比亚希望中国企业和人员能够尽快回到那儿去,恢复这些项目的重建。我们现在正在评估这些安全条件,一旦安全条件具备了,我们是会考虑这个问题的,但是目前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这些安全条件。

       所以,从利比亚这件事也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稳定的重要性、安全的重要性。刚才您说到的所谓阿拉伯之春蔓延到其他一些国家,我们提高了风险防范的做法和经验,我们及时告诫了我们在那些国家的工程队伍和施工人员。比如说大家比较关心的叙利亚形势,我们在那儿除了留守人员,绝大部分工程项目的人员已经开始回到国内,大概还有将近一百人左右对资金、设备、项目进行保护,待到那里的局势基本平稳,具备了和平建设发展的条件,我们还会重回那些项目。       

  彭博新闻社记者:最近WTO世界贸易组织将会召集一个研讨会,主要是讨论汇率和贸易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背景之下我想了解一下中方的想法,因为像美国、巴西一些国家对于中国目前执行的汇率政策有一些不满,不知道中方的观点是怎样的?另外,还想请您确认一个消息,据说中国将在今年大幅度削减一些消费品和奢侈品的进口关税,这是否属实?最后想请您做一个预测,就是中国向欧洲出口贸易的发展在今年会是怎样的一个动态?

       陈德铭:世贸组织的一个机构准备在这个月月底召开一个汇率和贸易关系的讨论会。我确实注意到美国的财长、贸易谈判的代表就这件事最近附信给国会声称,如你所讲,他们要利用这次会议和一切的机会来推动人民币的汇率改革。我当时以为我听错了,他们应该推动美元的改革,美国的赤字这么大,贸易赤字占GDP的比重超过4.8%。结果我仔细查了一下,他们说要推动人民币的汇率改革。

       我想,这是一次学术层面的国际贸易的讨论会。世贸组织的一个贸易、债务和融资的工作组,我们简称叫WGTDF,这个组织要召开这样一次讨论会。中方是会派一些专家学者去参加讨论的。但是,我们不认为这次学术层面的讨论会有什么授权,可以用贸易的手段讨论和制定关于汇率的规则问题。

       第一,世贸组织主要是就国际贸易的问题进行讨论,它没有这方面权利。第二,这个机构只是世贸组织下面的一个工作组,它是进行一次学术性的讨论。所以,我们会参加这次讨论,但我想这不应该是一次讨论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会议。

       同时,您说的也不完全。您说到巴西批评中国人民币汇率问题,要在这次会上讨论。我得到的消息是,最近好像是31,巴西的罗塞芙总统发表了重要的讲话,对发达国家实行货币扩张,将矛盾转嫁给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通过货币影响贸易的问题提出了批评。所以,我们应该完整地表述。

       另外,中国认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各国的货币汇率应该保持基本稳定,这有利于我们共同应对挑战。人为地制造货币的贬值或者迫使其他国家货币升值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也不利于我们经济更好地走出危机的阴影和走向复苏的。

       关于人民币汇率跟贸易的关系,特别是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因为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阐述,而且我已经引述了前面的数据,就不再说了。我刚才说了,去年的世界贸易总量,根据美国调整以后的数据,美国和中国的贸易总量大概差了900亿美金左右,美国的逆差是7370亿美金,中国的顺差是1550亿美金,事实摆在大家面前。而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顺差和逆差,我们和美国的统计数字虽然有差距,但是也就在2000亿左右。这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美国有7000多亿的贸易逆差?又是什么原因中国总的跟世界贸易的顺差只有1500多亿,而对美国一个国家却造成了2000多亿?大家应该坐下来认真地想一想。每一个不带偏见的懂得经济常识的人都可以得出非常明确的结论。  

     凤凰卫视和凤凰网记者:在228,美国总统奥巴马刚刚签署了“总统令”,宣布要成立贸易执法机构,重点是要监督中国等国家可能存在的商业违规行为,而且在“两会”期间也有前商务部的官员表示,现在中国已经做好了打贸易战的准备。请问,这样一系列的事件,您认为对于今年中美贸易到底会造成多大的损害?

       陈德铭:美国总统奥巴马228签署了“总统令”,宣布成立一个ITEC,就是跨部门贸易执法中心,重点是对可能违反、损害美国企业行为的一些国家采取调动一切资源的最强的措施。本来不必要跟我们相联系,但是因为美国总统的国情咨文里讲到这个机构时,例举了“例如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所以我还必须要说一下这个事情。

       我们注意到美国成立了这样一个机构,但是我们也关注这个机构今后是如何开展工作的,是不是能够遵循国际贸易的规则,也就是美国常说我们的“是不是守规则”。同时我们也愿意跟这个机构进行交流,我们希望看到这个机构能够公开的、透明的进行运作。

       我想讲一下中美经济贸易的关系。中美经贸关系是中美整个关系的重要基础和积极的推动力量。在习近平副主席访问美国的时候,他在多个场合说了,中美经贸关系是中美整个关系的“压舱石”。也许有些外国朋友不太知道什么是“压舱石”,我们在航海中间,在遇到大风浪的时候,我们的船下面都有几块很大的石头压着,保持船的稳定。最近,美国有报纸说“这不是压舱石,这是绊脚石”,当然“压舱石”很重,起着稳定的作用,你要去挑战它,那你就制造麻烦,绊你的脚,这是无可非议的。你不应该挑战它,这是最基本的力量。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是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和长远利益的。

       中国一直严格地信守20国集团在多次会议上提出的各国避免出台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美国现在出了这样一个机构,我们将密切观察,而且我们将会依法保护我们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将会运用世界贸易的规则和这个机构进行沟通、交流,也捍卫我们自己的利益。  

  中国日报和中国日报网记者就“流通成本影响中国经济运行和中国普通消费者生活质量”的问题向陈德铭提问。

       陈德铭:流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在不断地深化。中国刚刚入世的时候,2002年,我们国家办了一期省部级主要领导学习班,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同志有重要的讲话,国家也制定了文件。总体来讲,就是过去长期的重生产、轻流通,对于流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还不够,做得也还不够。

       从那时到现在已经十年的时间了,现在我们基本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通过流通在决定着生产。所以,流通的地位作用,对于我们经济发展的转型、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的自主创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十年来,流通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我们也看到,我们的流通确实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特别是环节多、成本高、效率低。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国家统计局一起研究的通报来看,去年和前年我们国家的物流成本占了GDP将近18%左右,这是一个比较高的比例,大部分发达国家这个比例在8%-10%左右。这一方面说明我们的国情,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我们国家的流通体系、网络建设还滞后。另外一方面,也说明我们这个新兴国家还有很大的潜力,如果我们实行信息化覆盖下的现代流通体系的话,在流通领域我们还有一半左右的费用可以降下来,所以这是一个辩证的问题。

       正是因为这样,国务院初步决定,会在“两会”以后,以国务院的名义召开全国流通工作会议。现在已经有16个部门组成8个组分赴全国各地进行各项调查研究,也了解流通成本高、环节多的一些原因,这些有当前直接的成本上涨推动的原因,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比如组织化程度低,结构性的税收等等,还有对公益性的流通设施的投入不足等等。

       我介绍一下什么是公益性。在西方国家,大部分直接涉及民生的,像蔬菜、关键的肉食这些消费领域,都把它作为一种公益性的流通设施投入和作为一种准市场的情况来建设,我们现在也正在这样努力做。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建立一个现代的流通体系和制度,这个体系和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在一个信息化的前提下来建设的。所以,对于我们来讲,流通的改革、流通的发展有潜力,也是任重道远。

       这次我们想重点解决的是,当前影响流通的一些主要的问题,我们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比如说,我们要探讨一些已经出台的和即将出台的一些优惠的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比如说财政部已经和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免征蔬菜的流通环节增值税的问题,比如上海启动了部分服务业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等等,又比如说交通等五个部门综合治理流通环节收费过重的问题,对于专项公路收费要进行清理。物流费用占了GDP18%左右,有一半多一点是因为交通收费等等形成的。还比如说,发改委和商务部正在研究和落实对流通领域的水电费和其他行业同网同价的问题,金融机构也在研究银行卡刷卡费用降低等等,这些我们都在进行研究。

       另外,我们要提高流通的组织化程度,一个是大企业的做大做强,第二是支持中小微流通企业的发展,因为流通业承载着我们就业的半壁江山,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连锁经营、农超对接、社区蔬菜肉食直供等等,都是提高组织化程度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还有公益性的流通设施的投入,以及农产品冷链的投入等等,如果建立了整个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冷链,我们农产品的损耗能够降低一半甚至更多,这也使大家能够吃上鲜活的、营养更加丰富和损耗更小的农产品等等。

       最后,我们要严厉清理流通流域的各项乱收费和打击假冒伪劣的产品,维持我们良好的市场秩序。  

  日本经济新闻社记者:中国的自由贸易协定战略,中日韩三国已经达成一致,将由今年5月份开始FTA的谈判,但是中国和韩国已经开始两国的FTA谈判准备工作,中韩两国现行缔结FTA的可能性存在吗?另外,中方对于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立场,中国未来有没有参加TPP的可能性?

       陈德铭:中国、日本、韩国以及整个东亚各国在自由贸易以及走向经济一体化的道路上有着很多的方式和形式的讨论。三个国家,中、日、韩,已经各自先后完成了和东盟十国的三个“1+10”或者“10+1”的自贸区谈判。我们所共同倡导的“10+3”的自贸形式和一体化进程,如果在中日韩达成了自贸协定以后,就可以比较快地加以推进和实现。所以,中日韩的自贸区的讨论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据我所知,大概中日韩投资保护协定的谈判,可以在近期就结束了。中韩和中日韩的自贸区的官产学的研究也在去年结束。前不久,李明博总统访问中国时,和中国温家宝总理达成一个共识,在韩国启动法律程序并得到通过以后,就正式开始中韩的自贸区谈判。我们也非常希望在今年适当时候,比如您所讲的5月份,中日韩的政府首脑会面的时候,把中日韩三国自贸区的谈判能够正式启动,因为中日韩三国总体对这件事都是持积极的态度。当然目前还正在进行磋商,我希望磋商有一个极好的结果,这样中日韩三国的自贸,加上三个“10+1”的自贸,那么中日韩和东盟十国的这13个国家的自贸一体化就可以更快地推进。

       中国对国际贸易基本的立场,认为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主要特征的多边的贸易自由化应该是世界贸易的一种主要形式,地区的、双边的和周边的自贸FTA应该是这种形式的有益补充。

       在积极推进周边、双边自贸的时候,我们会非常注意这一点,要有利于整个全球的多边的自贸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东亚经济一体化道路是一个多元的讨论,除了我的“10+3”以外,还有“10+6”的讨论,我们和日本共同倡议,向东盟倡议,共同推进“10+3”和“10+6”。“10+6”就是中日韩和东盟十国以外,还加上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这也是一条路。

        美国现在又提出了一个以跨太平洋战略合作,我们称为TPP的亚太地区合作的一条路径。我们中国认为,这是一条多元讨论中的一个共同目标下的路径,TPP应该秉承开放、包容、透明的原则,应该尊重世贸的多边贸易体系,并且为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承认世贸组织的主渠道。

        关于您讲到中国是不是会加入TPP的问题,我们首先希望它开放、包容、透明,同时我们对TPP正在进行研究和评估,到底它设了多少组,讨论的是什么问题,这些问题的标准要求和中国的国情、中国现在发展的阶段适不适合。我们也注意到日本已经作出了参加TPP的决定,目前九方虽然还没有最后回答,但是我们相信,日本这个决定不会也不应该会影响它参加其他的东亚区域的合作的进程。  

  台湾工商时报记者:跟您请教一个问题,现在两岸的双向投资正在有序推展中,台湾今天媒体已经报道了,我们“经济部”在第三拨陆资来台的报告中,会大幅放开所谓面板和半导体陆资参股的上限,甚至可能完全取消。现在台湾跟大陆在工具机、面板等领域都有良好的合作和互动关系,现在如果陆资来台参股上限能够大幅度放宽的话,请问部长,商务部这边是否会有一个友善跟迅即的回应?会不会也鼓励陆企来台湾对这些面板跟工具机以及半导体项目的投资?

       陈德铭:台湾选举结束以后,大陆和台湾的经贸关系我相信还会进一步发展,这也是我们非常希望看到的事。

       首先,我们原来谈的ECFA的早期收获,今年还会扩大降税范围,会有更多的台湾产品,特别是农产品会到大陆来,这对台湾经济的繁荣发展应该是非常有利的、正面的信号。同时,今年我们之间还有几个总体谈判中间的四个关键的步骤,一是投资保护协定,二是服务贸易协定,三是货物贸易协定,四是争端解决机制。

       我们台办已经发出消息,想在今年海协会、海基会两会的会议上签署投资保护协定。这个投资保护协定签署生效以后,如果如您所说,台湾方面对陆资入台将会进一步开放的话,我们是非常乐意看到更多的大陆企业到台湾去投资发展的。比如我经常说的,台湾和大陆的优势的结合是1+1远远大于2的,台湾的研发、大陆的制造能力加起来会迸发出一种非常大的合力和创造力。所以,我们也正在就相关的台湾所希望和需要的投资领域,不仅仅您说的电子业、制造业,也包括其他台湾欢迎的,比如说基础设施、农业、研发机构的合作等等,我们正在做这方面的准备,包括组织大陆一些愿意到台湾投资的企业家们进行探讨。我们的根本想法是,通过陆资的入台和更多的台湾企业到大陆投资等等,使我们双方的产业能够结合起来,能够有更好的互补和发展。

       所以,我们希望在投资协定签署以后,能促进这项工作。同时,我们也希望其他的包括服务贸易、货物贸易等的谈判,在今年或者明年早些时候能够取得实质的进展。     

  香港东方财经记者:大家知道,在过往的中国经济发展中,出口占了很大的比重,而且成为了一种支柱。但是,这样一种发展方向也带来一定的问题,比如说产业链低端出口所带来的环境和资源的影响,第二是由于欧债危机的加深,美国复苏的缓慢,造成外部需求减少,对中国出口肯定也是有影响。第三是有一种倾向,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差距,中国外贸出口方面今后可能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敌视,在这种情况下,商务部有没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谢谢。

       陈德铭:你讲到了中国是不是以低端的产品能大量出口,是不是因为意识形态的原因我们的出口越来越困难了。谈这个问题以前,对整个世界经济形势,我的看法还是在困难中间看到光明,在看到不稳定、不确定的时候,也要看到整个世界总体的状况和人们基本的消费是稳定的。

       中国目前出口的产品主要是中端的,并不是以低端为主。如果把世界产品的附加值和结构分成高、中、低三档的话,因为我们出口产品的70%以上是机电产品,出口的百分之六十几的产品是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在中国制造的产品,所以它们不能算是低端的。我们仍然有一部分劳动密集的产品,占了20%多,比如服装、鞋帽、箱包等等。但是这些产品在世界同类产品中也是处于低端往中端走,个别也已经走向高端了,比如说我们的纺织面料、呢绒面料,很多很多服装、鞋帽、箱包等相关产品,这也是中国劳动力和财务成本等推高以后,逼着我们的企业要往中高端走。

       中国从来没有把出口导向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我们历来是以进出口平衡作为贸易政策的出发点,所以中国会在将来继续稳定和扩大我们的出口。你想想,一个占有世界19%13亿人口的国家,它的出口、进口的总量,或者说它的出口单算都只到了世界的10%左右或者将近11%,因为去年的数字要到今年3月末世贸组织才会公布,所以我是大概评估,在10%左右。一个占世界19%的人口的国家占了10%左右的外贸量并不觉得多,发达国家在他们的高速发展年份,甚至于有些国家,像德国,现在八千多万人口,它的占比几乎跟我们是相同的。

       所以,我们没有以出口为导向,但是我们是强调进出口的平衡。中国现在是世界出口第一大国,但是很少有人说中国也是世界进口第二大国,我们的进口量只比第一少了一点。所以对于这一点我是非常有信心的,因为我们有13亿人,我们有这么大的回转余地。中国的进口量,我预计在未来的几年就会成为世界第一大。到了2020年左右,中国整个的国内消费市场会是全世界最大的。仅凭这一点,我并不担心有些人故意要在国际贸易中间制造一些意识形态的问题,因为国际贸易是不主张和反对这样做。

       但是谁要是对中国以这种形式来挑战公平的、开放自由的贸易,那么是他自己找麻烦,因为我们将是世界最大的市场,我们将是世界最大的进口国,同时我们的进出口是基本平衡的。我相信,不会有人这样蠢做这件事情。在实际的对外交往中间,我们商务部在150多个国家派驻的经济商务机构,以及在一些没有建交的国家的代表机构,还没有碰到过因为意识形态而不愿意和中国做贸易、不愿意把正常的产品跟我们交往的。

       当然,我们遇到过一些以所谓的“国家安全”为理由禁止某些商品出口到我们国家,禁止中国的企业,哪怕生产非常一般产品的民营企业到他们国家去投资的这种个别的案例。这样的做法只能造成贸易的不平衡,是用汇率所无法调整的,因为是你的贸易政策的问题。我相信这些国家也会调整他们的策略,因为这样做对他们国家的人民,对他们国家的企业,是非常不公平的,不利于他们的发展。

       所以中国有这样一个底气和实力,13亿人的中国,我们的人民就是我们最坚实的基础和依靠的力量,我相信我们能处理好这个问题。当然,我们也绝不以意识形态在国际贸易上给人家制造困难,我们也不这样做。    

  华尔街日报记者:我的问题是关于中国的对外投资。我们发现,去年中国的对外投资出现了相对停滞的状况,我想知道,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我还想了解,您对于2012年中国对外投资的预测是怎样的?您是否预见在2012年中国的对外投资会有一个比较显著的增加?另外,中国的对外投资一直以来是受到了一些批评,因为有观点认为,中国的对外投资主要是受到了中国的国有企业来引领,而这种现象使得中国的对外投资的投资者们获得了一种不太公平的竞争优势,因为他们可以获得政府的补贴,也可以以比较容易的方式获得信贷的支持。我想了解一下,您对于这种观点的看法。

       陈德铭:中国去年的对外投资没有下降,是有增长,但是增幅不是很大,我们非金融类的对外投资是600多亿美元。最近几年是我们增长非常快的几年,因为国际资本到中国的投资去年也就是1100多亿美元。我们预计,未来几年中间,中国对外投资还会增加,也包括我预计今年还会有增加,我们的双向投资会逐步在较长的时间里趋于平衡。

       至于中国对外投资,去年我们确实有很多值得总结的经验,一方面我们的很多企业愿意到海外去发展。另一方面,他们对海外的国情、法律基础,包括工会组织,一些具体的投资政策等等了解不够。所以,我们希望我们具有投资能力的企业积极而谨慎地开展这项工作。

       第二,我们也看到,国际上绝大部分国家非常希望中国的企业出去。中国随着自己劳动成本的上升,自己的发展,也有一部分产业需要转移和扩大到其他国家去,所以这是对双向有利的。包括去年中国在美国和在欧洲的投资,特别是在欧洲的投资有比较大的增长,我们在那儿投资,以雇佣那儿的劳动力就业为主,在那儿缴纳税收,应该说是符合所在国的利益,是受到当地欢迎的。即便有些大国在国会对中国的投资有所说三道四的话,但是到了州里,到了市里,非常欢迎中国企业去投资,这是一个基本的状况,这包括欢迎中国的国有企业去投资。

       中国的国有企业,按照我们的改革,正在逐步走向股份制,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实行产权和管理权的分离,他们在中国国内和其他企业是一样的待遇和公平竞争,走向世界的时候更是如此。世界贸易组织和其他的国际机构没有对国有企业作出任何的歧视性的或者不同的规定,所以应该对他们是一视同仁的。

       至于说到中国国有企业所谓的补贴问题,我一开始在回答补贴问题时,世贸组织关于补贴的两种类别以及中国的中央政府没有禁止性补贴时已经非常明确。我不希望我们的海外朋友、政要、记者们指责一件事情而没有任何事实的根据。如果愿意和我讨论,我任何时候都欢迎。你说说中国什么补贴,什么样的范围,具体在哪儿发生的,我们可以就一个一个案子具体解决。

       我们总的还是处在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入世以后清理了三千多个法律法规,我们承认还有做得不够的地方,我们愿意以非常宽广的胸怀和大家讨论,做得不够我们就改正。但是原则性的指责而没有具体的表述,这种做法我一般不是太欣赏的,我希望能够具体说出来。我前面已经说过,对中国的国有企业补贴的问题,我相信所有对中国的补贴的指责应该在一个事实的基础上进行。

       当然,美国对中国发起的一个太阳能的案子,指责我们这个太阳能企业在所在地的开发区的土地价格上有了一些便宜,所以构成了补贴,这个事情我们还要进行观察、跟踪和调查。除此之外,我还没有收到什么具体的指出国有企业有补贴的问题,倒是很多国家在金融危机中间对私营的跨国公司注入了财政的股份等等,其实这是一种世贸组织非常明确的补贴行为,我们至今还没有对这些行为进行调查,我们希望大家能够遵守G20的要求,不发起新的贸易保护措施。  

  中国财经报、中国会计报记者:今年中小企业是“两会”的关注重点。我想,为了鼓励中小企业“走出去”,财政部和商务部于2010年发布了《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的管理办法》,请问下一步商务部将如何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今年的具体支持方向和重点是什么?

       陈德铭:回答您这个问题时,我先要说,中国商务部、财政部对中小企业、小微企业“走出去”的支持是在符合世贸组织规定的前提下,不会发生像记者所说的形成政府补贴。因为世贸组织的规则里明确规定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比如我们的企业要“走出去”,它的员工的培训、参加世界各种会展的帮助等等,这是我们可以做的,但是我们不能直接给企业于补贴帮助它,这就会形成西方说我们的补贴问题。所以,如果那样做,我是严重失职,因为我是商务部长,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负责执行的部长,商务部又是国务院的一个组成部门,我应该懂得这些规则,我不能违反这些规则。但是,在符合这些规则的情况下可以做的,我们要尽量做。

       我说的鼓励微小企业、中小企业“走出去”有一个前提,是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走出去”。这些条件包括它的资本总量、人才结构,它的产业和国际上它所要参与合作的企业之间的相关性等等。我们也提醒很多的企业注意出去的风险,特别是注意文化、法律上的差异,防止出现一些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严重的亏损、失败等等。在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时候,我们最重要的就是给予法律咨询的服务和所在国的国情介绍。商务部已经在这几年里在网上公布了有一百几十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的介绍资料。其中,双边经贸协定等资料大部分是我们和所在国的经济部门一起制定的,这些材料已经全部是中文的公布,同时也正在翻译成各种文字,英文的基本完成了,同时我们也出版了这样的书。这是第一点,信息上的帮助支持。

       我们在驻在国大使领导下的经商处,专门有为大家服务的机构,如果你到那个国家可以咨询。在大部分国家我们都建立了在所在国投资的中国企业的商会,他们也有很强的信心。所以,我遇到一些中小企业,他们自己去找一个所在国的华人华侨去进行投资,这当然得到了华人华侨的帮助,但是如果他能够找所在国的中国商会,所在国的中国大使馆的经商处,可能得到的信息、资料会更完整一些,所有的这些都是无偿、免费、义务为大家服务的。

       另外,我们也提供一些所在国特别是需要和中国合作的相关信息,比如说俄罗斯向中国提出他们有大量的企业要改制,从国有企业改制成股份制企业,希望中国企业积极参加,俄罗斯总理普京先生指定俄罗斯经济部和中国的商务部联系,他们对他们哪些企业要改制改造,是什么样的基本状况,容许国外入股多少比例等等,都会提供,商务部会把这些信息全部公布在部网站上,并且提供俄语到中文的翻译等等。像这样和我们来往的国家很多。

       我们每年98日在厦门举办的贸易投资洽谈会,过去是以吸引外资到中国来为主,现在很多国家的部长要求在这个会上发表演讲,欢迎中国的企业家到那儿去投资,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因为大凡这些经济部长、财政部长甚至副总理带队来的,更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态度等等。

      所以我们重点是在这些方面提供支持。

推荐给朋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