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首页
中德关系 使馆简介 领事服务 留学德国 新闻服务 中德经贸 科技创新
 
首页 > 热点专题 > 中国经济前景及和平发展道路
日学者说中国经济2011年将保持高速增长但面临诸多挑战
2011-06-30 18:03

  【本刊讯】日本《经济学人》周刊2月8日一期刊登日本千叶商科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客座研究员石山嘉英的一篇文章,摘要如下:

  全世界都在关注2011年的中国经济。海外看中国,关注点多集中于量化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和出口增幅,如果这两者呈现良好形势则认为中国经济发展顺利。但旅居中国的笔者深切感到,中国国民关心的其实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房价、租房价格的涨幅等,这些数据的波动使整个中国经济趋于不稳定。

  哪怕是在金融危机席卷世界之后,中国经济乍看之下也还是形势良好。尽管出口遭遇重创,2009年中国实际GDP增幅仍达到9.2%,2010年更是创下了10.3%的佳绩。

  中国政府对此颇感自豪,但是创造这一佳绩的是超大规模的财政和金融刺激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带来的固定资产投资的惊人增长。

  2008年11月,中国政府出台了总额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政策。期限是两年,如果按每年分配2万亿元算,则相当于2009年中国名义GDP(34.5万亿元)的5.8%。按与GDP之比计算,堪称世界最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增加的财政支出被用于修建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水坝等。另外中国还实行了总额5500亿元、为期两年的减税计划。为实行这些政策,政府除投入财政收入(几乎全部为税收)外,还发行了1.6万亿元国债。2010年中国政府也发行了8500亿元国债。

  另一方面,中国政府还推行宽松金融政策。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多次下调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但产生更大影响的是量化宽松政策。人民银行要求四大国有银行等大幅增投贷款,并对城市银行设定了年度新增信贷目标,2009年和2010年的目标均为7.5万亿元。

  在中国,来自于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个人(住房贷款)的贷款需求非常庞大,政府一放出积极信号,信贷项目就会随即激增。

  但是这导致的结果是中国经济日益趋于不稳定。

  尤其不稳定的是一般物价和资产价格。

  2010年10月和12月人民银行连续两次将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目前一年期贷款利率为5.81%,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2.75%,金融政策趋于紧缩。

  房价上涨包括居住房涨价和商用房涨价两方面,前者尤成问题。因为居住房价格的不正常飙升断绝了一般国民买房的梦想,加剧了有房者和无房者的资产差距。一般认为,由于政府推行抑制政策,2011年房价将小幅回落。

  中国房价高得出奇,有供求两方面的原因。

  虽然中国半数以上的人口都集中在农村,但每年从农村涌向城市的人口都超过1000万。因此城市住房需求极其庞大,而供给则趋于不足。并且由于地产商以极其高昂的价格从地方政府手中购得土地(准确地说是购买土地使用权),加之他们还要赚取暴利,这些都推高了房价。

  很多人购房是出于投资(对冲通胀)或投机(意在赚取短期利益)目的,有不少人甚至拥有三四套房。笔者居住的住宅小区周边就有很多房地产中介商。

  针对这一状况,2010年9月中国政府出台了抑制房价政策,规定已经有房者购二套房首付比例不得低于50%(一套房首付比例为30%),并对三套房停贷。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地产商的监控,2011年还将在一些城市试行房产税制度。中国政府终于开始全力抑制投机。

  2009年中国出口大幅下降,以美元计算,净出口(商品和服务贸易顺差)下降了38%。2008年中国净出口相当于名义GDP7.7%,而2009年萎缩至4.4%。

  2009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幅达22.3%,估计实际增幅约为17%,对GDP增幅的贡献率在8%左右。这是拉动中国GDP增幅达到9.1%的原动力。尽管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减小,但据推算实际增幅也仍保持在12%的水平。2010年中国GDP增幅达到10%。2009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5.67万亿元,相当于名义GDP的47.7%。从2000年前后(2000年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贡献率为35.3%)开始,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超过GDP增幅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什么是固定资产投资?按照中国的统计方法,固定资产投资是政府投资、企业设备投资、家庭房产投资三者的总和。三项数值各为几何不得而知,政府公布的也只是名义总额,但从其他数据推算,三者规模大体相当。

  中国每年兴建高速铁路总里程达1600公里,每年还修建总里程6000公里的高速公路。另外还有很多大型项目,这些都是实现全国均衡发展的需要。问题在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负责建设地方公路、桥梁、港口、工业特区等,另外煤气管道和水管的铺设,以及大城市的地铁建设等也都由地方政府承担。考察中国政府近年的财政收入和基础设施投资情况就会发现,即使在财政收入增长缓慢的年份,地方政府仍在持续推进基础设施投资。

  这其中的奥妙在于出售土地和银行贷款。出售土地的收入都归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地方政府将农业用地变为工业用地,或者征收农民住房用地,然后将这些土地出售给企业。当然,地方政府会对农民或居民支付一定补偿金,但那只占土地出让收入的30%左右,剩余部分则用于基础设施投资。地方政府热衷于土地交易。

  据说中国的消费需求一度颇为旺盛。中国的商店确实极多,百货商场门庭若市,但仔细考察就会发现,高价商品并不畅销,几乎所有零售商店都无法实现与投资相符的销量和利润。农民和城市农民工的消费尤其低迷。

  唯一的例外是汽车。2009年中国汽车销量达到1379万辆(其中私人购车458万辆),为世界之最,2010年又增加了32%。中国人对汽车有一种迷恋,在这方面毫不吝啬。但另一方面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消费相当拮据。其中的一个原因在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需要储蓄以备不时之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常消费品(特别是食品和日用品)供给不足。中国政府的产业政策在扶持消费资料产业方面比较欠缺,即使是这几年家庭消费也只占GDP的35%。

  对于这种固定资产投资偏高、家庭消费偏低的现状,政府也意识到必须进行调控。涨薪、提高劳动分配率也没有取得进展。2003年以前劳动者薪酬约占到GDP的50%左右,之后开始急剧下降,至今已降至40%左右。(杨汀译张海波校)

推荐给朋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