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首页
中德关系 使馆简介 领事服务 留学德国 新闻服务 中德经贸 科技创新
 
首页 > 热点专题 > 中国经济前景及和平发展道路
甘思德等认为“十二五”规划对中国实现小康是“好的跃进”
2011-06-30 18:01

  中国在“十二五”规划中制定了崇高目标,要实现它们面临巨大的挑战。不过,中国面临的挑战更像是“成长的烦恼”。有理由对中国五年后将至少比现在健康、快乐持乐观态度。

  【本刊讯】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3月10日发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中国政治与商务研究中心主任甘思德和印第安纳大学博士生王群合写的一篇文章,正题为《好的跃进》,副题为《中国的重大计划是成为“小康”国家》,摘要如下:

  中央计划仍然存在,而且运行良好。下周,中国政府将正式通过新的五年规划。5日,这份118页长、由16章组成的蓝图提交给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现在,2979名人大代表正在就草案进行辩论,但是几乎毫无疑问,它将在3月14日大会闭幕前获得通过。

  这份涵盖2011年至2015年的五年规划旨在使该国从单纯的世界工厂(建立在廉价劳动力的基础上)转变为一个“小康社会”。这意味着力争建立一种更多样的经济结构。官员希望这种结构将抑制中国让人担心的贫富差距悬殊问题。

  新规划———或许更准确、也更便于理解的说法是“指导方针”———提出了一大批量化目标。5日,温家宝总理在对全国人大发表的总长两个小时的讲话中,反复提到其中的许多目标。所有表述可以归结为三大点:

  首先,中国领导层愿意接受经济增长速度适度放慢,以此换取更高的经济质量和更持久的增长。由此,GDP年增长目标降为仅7%,比上一份规划的目标低了0.5个百分点。(但是应当指出,在过去5年,中国经济的实际年增长率为11.2%。)尽管我们可以期待在2015年之前的经济增速都将在7%以上,但该规划至少发出信号:如果其间伴随经济改组,那么相对低的增长率也是可以接受的。

  北京想要用来取代对投资、低薪制造业和出口依赖的是开发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和服务,并鼓励个人消费。(后一个目标与西方的愿望———即中国经济通过增加进口实现更大的重新平衡———相符。)因此,该规划的一个目标是把研发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2%。这将比2010年的数字高出0.4个百分点,而且它将使中国高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约2%的平均水平。新规划沿袭了上一个五年规划,鼓励在注册发明专利和促进新兴战略产业发展方面作出更坚决的努力。在制定这份规划前,政府已经明确了将接受优先资助和支持的七个战略领域:替代能源、生物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比如云计算)、高端制造、高新材料、新型燃料汽车,以及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

  第二,该规划加强了调整中国能源利用并保护环境的努力。一些具体目标包括:将中国经济的能源强度减少16%,将非矿物燃料提供的能源比重增加到11%,并计划把碳强度在2015年降到占GDP的17%。(这些数字大致与前一个规划类似;中国后来离完成原定的把能源强度减少20%的目标差了1个百分点。)这些目标同样有巨额投资支持。与此同时,新规划还制定了一系列目标来改善中国城市和乡村的空气、水和土壤的质量。根据规划,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应当在未来五年减少8%,氮氧化物和氨氮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10%。如果推行上一个规划的势头保持下去,那这些目标似乎都是可以实现的。将这些目标定性为“硬性指标”使政府更能强迫高能耗部门和地方去遵守了。

  第三,把所有事情串在一起的是对社会需求的更大关注。过去,北京强调的是让国家更强大并创造一个好的营商环境,而不那么重视个人需求以及公民———包括那些低收入公民———的安居乐业。强大的军队、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仍然是重中之重,但是改善个人生活条件的努力也在这份规划中得到了更多的强调。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目标都提高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正在调高。教育、医疗、保障房和养老金等社会福利待遇的目标也都提高了。如果中国规划者能够实现目标,2015年出生的中国婴儿很可能会比2010年出生的婴儿的预期寿命长一年———这多出来的一年是由于医疗和其他服务改善带来的。这些目标似乎没有办不到的,但是它将需要持续不变地把更多的经济增长成果从受到政治重视的企业部门转向员工薪资和他们需要的社会服务。

  尽管制定了这些崇高目标,但实现它们仍要面临巨大的关键挑战。从纸面上看,中国的金融体制比10年前强健多了,但它的效率仍然极低,公债总量正在激增。仅仅加大向研发和专利领域的资金投放量并不能促成一个创新型社会,而必须同时对一种旨在制造应试型人才、而不是发明家的教育体制进行根本改革。与此同时,中国的社会服务安全网有许多大漏洞,特别是对那些亟需帮助的人来说。尽管医疗制度改革了,但对许多人来说,看病和用药成本仍然相当高。就算中国达到了它的能源和环境目标,矿物燃料使用和碳排放量的绝对数值仍将比现有水平大幅提高。况且从国际范围看,中国那些经济和贸易赤字不断增加的贸易伙伴———特别是西方贸易伙伴———正巴不得挑战他们能够发现的每一项看似有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政策。尽管西方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最初几年允许一段蜜月期的存在,但在过去的5年,贸易争端数量激增。如果这种趋势保持下去,那中国估计得请数量比现在多得多的贸易律师。

  但是,中国面临的挑战更像是“成长的烦恼”,而不是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裴敏欣曾经所谓的“转型陷阱”。我们有理由对中国在五年后将至少比现在健康、快乐一些持乐观态度。“小康”或许听上去没有那么激动人心,但它是一个好的跃进。(冯雪译)

  法报认为“十二五”规划是指导中国经济进行“调整”的计划

  【新华社巴黎3月15日法文电】法国《世界报》今天刊登该报驻北京和上海记者布里斯·佩德罗莱蒂和哈罗德·蒂博合写的一篇文章,题为《中国经济模式的艰难改造》,摘要如下:

  全国人大3月14日在闭幕式上以压倒多数通过了将在今后5年指导中国经济“调整”的计划。该规划显示出未来5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7%的目标,而过去5年的增长率为10.6%。

  温家宝总理周一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主动调低发展速度表明,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要利用这样一个机会,调整经济结构,解决中国经济长期以来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使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环境和资源相适应。

  2011年至2015年五年规划颁布了重大的宏观经济方针,但在采取怎样的手段实现目标方面依然不明确,如制订城乡人均收入增长的计划,使其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同步,旨在刺激国内消费。根据不同的城市而变化的最低收入年增长率不得低于13%。

  重要的还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因为服务性行业在经济中的份额可增长4%)和弥补技术落后。到2015年,研发支出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城市化率将从目前的47.5%提高到51.5%,伴随这一变化的是许诺在5年内创造4500万个城市就业机会,包括今年的900万个。计划建大约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百姓福利的观念如今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路线图的全部。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能源消耗要在5年内减少16%,煤炭消耗减少17%。中国“混合能源”中非化石能源份额近些年将从9.6%提高到11.4%。

  第12个五年规划最终能够改变迄今占上风的“经济增长至上”的逻辑吗?主要因为各地方政府不乐意实行降低发展速度的措施。

  规划工作者许诺在实施规划中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制定和实施五年规划要依照国家发展和人员增多的速度来完善。(卢央央译)

推荐给朋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