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首页
中德关系 使馆简介 领事服务 留学德国 新闻服务 中德经贸 科技创新
 
首页 > 科技创新 > 中国科技
十九大新闻中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体采访
2018-02-22 16:51

  文字实录

  日期:2017年10月20日

  主持人王冬梅: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欢迎各位记者参加由新闻中心组织的第四场集体采访活动。今天我们活动的主题是科技领域的党代表介绍科技领域的发展情况。大家也都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领域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在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我们中外记者朋友们都非常关注科技领域发展的变化。我们今天非常高兴地请到了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同志,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王秀杰同志,浪潮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恩东同志,陕西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科技厅厅长卢建军同志,南昌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江风益同志。科技领域的这几位杰出的党代表今天晚上要和我们在座记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我们先请各位党代表进行自我介绍。

  王志刚:我是科技部王志刚,很高兴今天晚上和各位媒体朋友见面,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

  王秀杰: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我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主要从事生物信息学研究,也就是用计算机解读生物科学大数据,挖掘其中的规律。我是2004年底通过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回国的。“百人计划”是我国比较早的人才引进计划,应该说我是国家人才引进计划的受益者。

  王恩东: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我是王恩东,是浪潮集团的首席科学家,也是高效能服务器和存储技术国家重点科学室主任。我一直从事服务器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推广工作,这些年研发了我国首台32路高端服务器系统,研发了一系列面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服务器产品,推动了浪潮服务器快速发展。浪潮服务器现在是中国第一,也进入了全球第一阵营。这次我很高兴能够参加这样一个活动,也对十九大后信息产业的发展充满了期待,谢谢大家。

  卢建军:各位新闻媒体同仁,大家好!我是陕西科技厅卢建军。陕西科教资源富集,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我们将努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谢谢。

  江风益:大家好,我叫江风益,来自革命老区江西,在南昌大学工作。我是做发光二极管研究开发工作的,我有一个口号,六个字“多发光、少发热”,两层含义,一是发光二极管,发光和发热是成反比的,要想多发光就必须少发热;二是做人要多做实事,少头脑发热。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先请王志刚同志就科技领域五年来的发展情况做一个总体介绍。

  王志刚:感谢媒体朋友对中国科技创新的高度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综合国力和社会生产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工作全局的核心位置,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同时,这个自主创新并不是封闭的,而是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位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

  去年5月30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提出三步走的战略安排。围绕这样一个三步曲,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一系列安排,形成了从思想到战略到行动的完整体系。首先,科技发展要坚持三个面向:一是科技创新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二是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三是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为了做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篇文章,首先要有一个顶层设计。因为现在创新已经不是科学家自己在“象牙塔”的事情,而是要和经济、社会、民生和国家安全紧密结合的。新发展理念出来以后,科技创新要和国家发展战略结合。因此,要搞一个创新驱动发展的顶层设计,体现系统性和有机性,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大支撑和引领。

  二是创新驱动发展,谁来驱动创新?那就靠改革驱动创新。所以整个科技工作是围绕着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方面来展开的。科技创新,邓小平同志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对着生产力,改革对着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要适应和能动于生产力。

  三是要统筹推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等工作。努力在形成科技实力的同时,使我们的产业竞争力、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都有更大的提高。

  在改革方面,我们主要围绕着激发人的积极性开展工作。因为一切创新活动都是科技人员做出来的,科技人员有没有好的环境、有没有好的激励政策,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这就需要社会有一个公平、公正、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生态系统。

  在这之后,我们还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做好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的分工和协调,明确哪些该政府做,哪些该市场做。政府应该紧紧依靠科技人员,主动服务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营造一个好的法律、政策、文化、社会的创新生态、创新环境,这是政府要重点做好的。创新的事情要主要依靠科技人员做,按市场机制做。

  当然,政府也要加强基础研究的部署。比如,最近中国科学家参与发现的两颗中子星引力波,这种研究企业肯定不会做,大学也没有能力自己做,这就需要国家支持。所以政府还要做这样一些事情,使得中国能够为世界科学做出中国的贡献,赢得国际社会对我国科学界的尊重。

  当然,政府还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总之,我们的工作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按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围绕民生改善,围绕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提升,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的作用,为科技人员、大学、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营造更好的环境,使大家在创新中得到价值提升,得到有些科学家所讲到的“快乐”。有些人早上起来,推导一些数学问题,就觉得做了“脑子体操”,觉得很舒服。这样一个环境对于广大科技人员是非常快乐和舒适的。让科研人员到自己老的时候,回想一生在中国大地上,这样一个环境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有讲不完的让人羡慕的故事。

  主持人:下面请各位记者朋友们提问。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我想请问王志刚书记,我们知道包括中国天眼、FAST,还有量子通信卫星在内,前段时间科技领域取得了比较重要的成就,包括您刚刚说的引力波,中国也参与了很多国际上比较瞩目的大科学研究计划。想请您介绍一下,十八大以来,咱们国家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一些重要措施和重要成就进展。谢谢。

  王志刚:成果、措施、下一步的思路,这是三个问题。我先讲成果。

  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刚才你举的FAST也好,量子也好,这主要是在基础研究领域,有些是应用基础研究。在这方面中国确实取得很大成绩,FAST500米射电望远镜在世界上是最先进的,预计在20年内都是最先进的。FAST投入使用后,马上发现6颗脉冲星,今后我们导航不仅能靠自己的卫星导航,也有可能靠脉冲星进行导航。

  量子通信方面,我们也在国际领先。量子通信我们有墨子号科学卫星,这是唯一一颗在天上实验量子通信的卫星,这个卫星是一个很大的量子通信实验平台,目前已经成为网络,主要在量子密钥方面进行科学实验。

  还有,我国科学家发现了新的中微子震荡形式,2016年获得了全球最高的基础物理学突破奖。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也是我国科学家首先发现的,今后可能对半导体工业都有很大的提升。还有“悟空”暗物质探测科学实验卫星、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也都上天了,听说也有一些成果要出来。这些都是在世界科学前沿取得的重要成果。

  在重大工程方面,十八大以来,载人航天、探月、大飞机、蛟龙、超算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中国的超算连续多年排在世界第一,不管是太湖之光,还是天河系列都是排在世界前列的。还有我们的科技和制造业的结合、机器人、人工智能应用,以及互联网、大数据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重大的成就。

  当然许多科技成果和老百姓生活是很贴近的。比如共享单车,集成应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包括智能芯片、射频识别、位置服务、电子围栏、移动支付等,自行车不放在规定地方不算交车。这些东西都是科技的应用。

  应该说,科技由于具有前瞻性和不确定性,还有渗透性和扩散性,使得颠覆性科技成果一旦出现,立即就会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历史上,18世纪中叶,蒸汽机的发现使得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改变了人类生活,吸引了大量的就业。19世纪中叶,发电机、电动机出现后,使得美国、德国成为强大的国家。信息技术,特别是图灵计算机理论、冯诺伊曼计算机架构,直至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出现,推动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引领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

  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发展应该说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全局性的、根本性的,有些地方还是突破性的,甚至是颠覆性的。中国的科技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二是措施。以创新驱动发展,以改革驱动创新。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完善收入分配机制。整个生产发展方式、消费的引领以及产业界的竞争和合作的变化,都会倒逼政策创新,甚至于法律环境的改进和优化。

  为了解决科技和经济结合问题,我们修订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就是鼓励科技人员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产业甚至自己办企业,让科技人员名利双收,也就是说既得到社会尊重又实现了自己生活的改善,过上更体面的生活。

  还有在科技经费使用、科技成果评价、项目评审等方面,我们都做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主要是让科技人员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科研活动上。还有收入分配的改革也是这样,让有成果、有贡献、有效益的科研人员得到更好的回报。当然,还有院士制度改革,就是要让院士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

  重大的改革举措还有很多,有100多项改革措施,我不能一个一个点了。下一步,要按照十九大的部署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建立现代化的经济体系靠什么?报告里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所以,它是战略支撑,不是战役支撑,也不是战术支撑,它是要长期地、一以贯之地以科技创新支撑我们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而现代化经济体系实际上就是我们走向现代化国家必须迈过的关口和我们下一步的战略目标。所以,我们下一步重点就是要把十九大精神一以贯之地贯彻好、执行好。特别是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品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创新,核心是科技创新。

  中国海洋报记者:作为国家科技创新重要的组成部分,海洋科技创新这些年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以蛟龙号潜水器为代表,海洋科技创新装备代表了中国科技创新的最高水平,科技创新的能力也显著提高。请问王部长,科技部在海洋装备方面,以及海洋高新科技创新方面还有哪些部署和安排?另外,想请您简要介绍一下目前在研、在建的海洋科技装备情况。谢谢。

  王志刚:建设海洋强国是我们的国家战略,实现这个战略,科技的支撑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科技在海洋领域的部署,实际上是很多的。包括海洋装备、深海探索、海洋水文等方面,还有南极、北极科考,这些都是海洋科技部署的一部分。

  国家科技计划和规划安排对海洋科技一直给予高度重视,多年一直安排重大项目支持。因为,海洋科技既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国家安全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民生问题。如果我们海洋这篇文章做不好,我们在陆地的这篇文章也做不好。

  在能力建设方面,我们部署了一些海洋方面的重点实验室和大型科学实验环境和科研基地,在青岛、海南、广东以及上海等很多地方都有布局。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海洋科技重点部署。在国家的重大项目安排方面,已经把海洋作为一个重要领域进行安排。

  现在还要考虑的问题是,怎么既能走向海洋又能尊重海洋、保护海洋、再利用海洋。我们科技人员既要有对科研的追求,又要有对社会、对自然的责任,使这些协调起来,使我们在海洋科技工作方面能够更加全面系统,与海洋更加友好相处。

  凤凰卫视记者:我想请问王恩东院士,我们国家信息技术位居全球前列,您怎么评价中国服务器在全球的竞争力?另外关于科技创新可以怎么样来促进中国的服务器产业发展,在这方面起着怎样的作用呢?谢谢。

  王恩东: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像您刚才讲的,这5年来,中国的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包括信息服务业都取得了快速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5年前,手机、互联网应用方面,中国可能都是数不着、提不到名字的,今天这些方面的产品,可能在前三名、前五名当中都有中国的名字。信息服务业,全球前7的互联网企业里面有3家是中国的。中国的“新四大发明”获得世界认可:高铁、移动支付、网购和共享单车。实际上这些都是信息服务业,都是靠中国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支撑。应当说,这几年中国的信息技术、信息产业的发展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其中服务器起到了非常关键的支撑作用。

  服务器是我国信息化的重大装备,金融、通信都是运行在服务器上,包括刚才讲的“新四大发明”的核心业务也都是运行在服务器上。我们的服务器产业这5年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5年前,全球前五的服务器企业中没有中国的,今天在全球前五的服务器企业里面有一半以上是中国的企业,应该说中国企业在服务器产业中,这5年实现了从跟随到并行再到领先的跨越式发展。不仅在市场占有率方面,在技术层面上中国服务器企业的发展也很快。在今年1-9月份发布的服务器专利中,中国企业远远领先于全球。在超算方面,像刚才王部长讲到的,我们已经从天河二号到太湖之光,连续多年在全球超算TOP500里排名第一。在关键服务器应用方面,我们也实现了重大突破,32路高端容错计算机系统,以浪潮、华为为代表的企业也实现了零的突破,这些产品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不仅在中国应用,全球都在使用。应该说,中国的服务器从中国市场走向了全球市场,服务器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

  在这个发展历程中,应该说创新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支撑。今天我们依靠创新能力,有了巨大的飞跃,在欧洲、美国打开了市场。因为中国的企业在服务器方面,是一个追赶到超越的过程,我们的品牌知名度不高,销售人员给国外客户介绍企业时,人家说你这个企业的名字我们没怎么听说过,没关系,没听过我们企业的名字,我来给你介绍介绍我的技术,介绍介绍我的产品。这些客户一听到我们的技术和产品,就非常感兴趣,认为今天中国企业能够提供的技术和产品已经处于一种领先的位置,特别是把产品拿过去做性能测试的时候,发现我们的产品性能可能比原来供应商的性能有成倍的提升。所以说我们的技术创新突破是产品竞争力提升的根本所在,我想在未来应该也要坚持这样的创新驱动。尤其是我看在十九大报告里面,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就像刚才王部长讲到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实际上,这也同样适用于企业、适用于服务器产业发展。我们在未来也仍然要坚持创新,坚持通过创新来提高产品竞争力,使中国的服务器能够在未来5年在全球应用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谢谢。

  中央电视台记者:科技创新对于每一个科技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从现在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只有不到3年的时间了,而创新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请问,你们觉得现在的创新环境怎么样?对于营造一个更好的创新环境你们有什么建议,这个问题是问给在座的每一位代表的。谢谢。

  王秀杰:我想说的是,在整个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女性科学家、女性科研工作者实际上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国家也对于女性科学家、女性科研工作者有很好的支持。比如说,从国家到地方都有一些相应的对女性科研人员的奖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优秀青年科研基金”评审要求中,男性科研人员申请截至年龄是38岁,女性科研人员是40岁,这些都是国家对于女性科研人员的尊重的体现。

  提到我们国家创新发展的环境,刚刚王志刚部长也讲到了,十八大以来,国家有一系列重大政策落地,我们深切感受到,赶上了好时代。有很好的环境可以放逐自己的智慧和思想,为实现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具体来说,比如我们在项目申请、经费预算、项目经费执行、项目执行汇报等环节都有了一些很好的简化和灵活性。科研活动很多是不可预期的,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新的情况,比如出现新的科学增长点,现在的政策在经费和项目管理上都给予我们很大的灵活度,使得科学家能够有资源、有条件去捕捉到科研过程中发现的新的增长点,使得他们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能够更好地在创新发展的探索中取得更多引领性的成果。

  关于未来需要改进的地方,从我们的体验来讲,现在的趋势是越来越国际化、大科学,也越来越需要发挥学科交叉的优势,很多关系国计民生重要的科研项目都需要各个领域、各具专长的科研人员协同工作。在这方面国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协同创新的政策。尤其在十九大报告中,又特别提出要打破部门利益的藩篱。我们想,未来在科研评价方面也应该会有一系列非常好的政策,去促进科学家从科研的目的出发,更好地合作、更好地为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的愿望做出科技方面的贡献。谢谢大家。

  卢建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而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就是科技人才。所以从去年的科技创新大会以来,我们落实总书记的讲话要求,最大限度地激励科技人员创新,更加充分地尊重科技人员创新,以更加包容的胸怀宽容科研失败。我们国家正在形成一个良好的、适合科技创新的环境。

  我作为一个地方的科技工作者来说,陕西有27.6万科技人员。如何真正激发人才的原动力,推动知识价值导向分配机制的落实,这就需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科技创新作为产业的“供给侧”,同时也是创新政策的“需求侧”。所以,科技创新和政策、制度创新一定是双轮驱动,才能真正推动科技工作者创新的原动力,才能真正加快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王志刚:到2020年我们进入创新型国家,确实时间很紧。作为科技管理部门,我们也确实感到时间紧迫、压力很大,一种责任感或者说是赶快工作的动力也在“茁壮生长”。刚才,卢建军同志讲到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我们国家走的是一条“以人才强、科技强带动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道路。实际上,世界各发达国家,无一不是科技强国,这也是有规律性的。

  所以围绕着如何让科技人员开展科研活动更方便、更自主、更有支配权,我们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都是围绕着科技人员在项目管理和财政科技经费的使用方面,让科研人员更有自主权。比如在经费使用方面,现在课题的结余经费留给单位统筹使用,课题组可自主选择科研课题。

  还有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过去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后,个人可能不一定有太多利益,现在修订后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明确规定,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的50%以上要奖励科研团队,这样他们就有积极性了。

  还有现在要强调对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化实行分类评价,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从事基础研究有很不确定性,比如引力波,虽然100多年前,爱因斯坦就做了预言,但是结果发现和结果印证却具有偶然性,这就是科学逻辑和实证。所以,我们要尊重基础研究的特点。

  第二,技术创新又是一种方式。技术是有成熟度的,有的是9级成熟度,有的12级成熟度,一篇论文肯定不能转化,但是技术到了什么成熟度能够转化,也要有标准,也要有不同的评价。

  三是产业化问题。我们鼓励科技人员跟企业合作,或者自己办企业。一些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的知名教授也想办企业,但是缺乏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可以让有经验的人来办,教授还在实验室里面搞科研,但他有股份,有话语权。

  以上这些,都是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的政策措施。越是时间紧,我们越是要聚天下英才到中国创新创业,这样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才更有把握。

  王恩东:这几年我们科技人员的工作环境、创新环境有了非常大的改善。我是来自企业的,可能相比来自于高校和研究院所的同志们,更有体会。因为企业本身机制就比较灵活,像我们企业里面的研发人员,无论是收入还是发展通道,这些年都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好,研发人员和管理人员一样,都有同等的上升通道。在收入上,研发人员不仅有基本的工资,还有项目承包奖、产品效益奖。所以应该说,这些年我们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在研发队伍的建设上也有非常大的发展。

  在政策层面也有很好的改进。由于政府更加支持、关注科研人才的引进,像我们引进高端人才,政府有很多政策支持。科研人才不仅在企业有比较好的收入,在政策层面,比如住房、小孩入学等都有很好的待遇。这些对于研发人员来讲都是很好的吸引,在我们研发团队里面就有不少从国外回来的人才。

  如果说要提一个改进建议的话,我们说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这5年来,应当说国家在科技体制改革、科技规划当中,已经吸纳了大量来自企业的意见。我还是想说,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意见的征求。因为企业是直接面向应用、面向用户的,他们对于技术和市场的敏感度可能更高,对于技术的需求可能会更加明确。也建议能够有更多来自于企业的专家参与到国家科技政策规划的制定工作中来。

  王志刚: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企业是投资的主体、决策的主体、牵头研发的主体、成果转化的主体。这方面中央已经有了文件,我们也按这个思路在做,目前来看做得还不是完全令人满意。从政府部门讲,一方面是怎么加强服务,一方面是怎样收集更多的企业需求。今天,我们现场就收集了一些需求。

  江风益:央视记者非常关注三年的时间之内怎么样进行科技创新,怎么驱动发展。从现在到2020年还有三年的时间。我是这么理解的,如果从基础研究开始做技术创新工作,3年之内要想做到应用当然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基础研究时间是比较长的,但如果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进行深度融合,在3年之内还是可望做出一些新技术,搞出一些新应用驱动这个产业的发展。

  王秀杰:过去几年,我们国家科技得以快速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得益于科技部等相关部门针对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需求,安排重大科技计划和科技项目,组织建制化、体系化的科研力量,集中攻克重大科技问题。中国科学院实行了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我所在的研究所承担的分子模块育种先导专项育出了400多个新品种,在原来不能种地的盐碱地种出很好的高粱。我参与的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使中科院在干细胞领域的论文排名,从42位跃升到第2位。同时,产生了子宫内膜斑痕修复等一系列成果应用于临床。国家战略导向、团队作战可以成为我国科技快速跃升的重要手段。

  CGTN记者:我的问题是,中国在全自动驾驶汽车方面如何能够成为国际领先者,在这方面有哪些计划?谢谢。

  王志刚:无人驾驶现在全球都在做,包括国外的企业,例如Google、百度都在做。从中国来讲,现在无人驾驶仍处于科研阶段,政府在支持,企业也有积极性,企业牵头组织一些高校、科研院所正在积极推进。中国九十年代就开始探索无人驾驶技术,那时在清华校园里已经进行了吉普车的测试,通过雷达、红外、光学传感和控制系统,在规划好的路线上自己跑起来。今天,不管是元器件、软件、传感器、操作系统,对无人驾驶的支撑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特别是在算法和大数据方面,都有了很大突破,再加上物联网、互联网、计算能力的提升,为无人驾驶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提供了更好的基础和条件。

  但是中国是不是一定能在无人驾驶领域实现引领,因为我现在不在一线从事科研工作,我不能讲这个话,政府更重要的是营造环境、提供支持政策。科学也好、技术也好,有它的不确定性,包括技术路线的不确定性,以及我们所不了解的其他因素,所以科研活动的结果也具有不确定性。这完全是个人观点,我没有做专题调研,也没有和专家们具体讨论过技术路线和理论问题,但是我想,中国在无人驾驶方面不是落后者,可能是并行者,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中国能够在无人驾驶方面成为一个引领者。

  科技日报记者:我想请问王志刚书记,正如您刚才讲到的,十八大以来,改革驱动创新、创新引领发展成为共识,院士制度改革等一系列举措都激励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请您详细介绍一下这几年来我们科技系统在系统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谢谢。

  王志刚:刚才我在回答其他媒体朋友提问的时候,已经涉及到一些体制机制改革的内容。十八大以后,特别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布局过程中,科技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注、亲自听汇报、亲自指导和推动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所以科技体制改革在中央的改革大局中一直分量很重。 体制机制改革的思路重点是突出了三个“面向”。中国的科技怎么走?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都反复强调了,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指出科技创新是综合国力和社会生产力的战略支撑,要求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工作全局的核心位置。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科技部商相关部门,动员科技界、产业界做了一个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纲要去年1月份发布,5月30号在科技创新大会那天向全社会公开,这就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顶层设计。在这个纲要里面,提出了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要科技创新、体制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并做出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对科技工作出了具体部署。

  围绕调动人的积极性,我们推进了一系列的改革。因为创新并不完全是政府的事情,科研活动也不是主要依靠政府,主要依靠大学、企业、科研院所。政府干什么?政府就是要做好构建环境的相关工作。法律环境上,我们修订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加强了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政策环境上,让科研人员、让从事科研活动的团队、机构得到鼓舞和激励,通过创新实现价值、名利双收,在分配方面,提出了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制度;在评价方面、奖励方面都出台了相应的改革政策。在这些政策的激励下,以“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杰青”为代表的广大科研人员都愿意到中国这块大地上开展创新创业。

  在创新创业方面,我们的着力点是发展专业化的众创空间。专业化的众创空间主体一定要是科技人员,发展的切入点是做好科技成果转化,检验标准就是能否形成高技术企业和形成高技术产业,或者是国际化的标准。以科技为核心的创业不同于一般的创业,它在解决就业、提供高质量的就业岗位,推进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和绿色发展方面,都具有极大优势。因此,要对这些科研活动和高技术产业给予倾斜和激励。

  人民网记者:我有两个问题,一是在十九大报告中,“科技”一词出现了近20次,成为了高频词之一。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面对新的使命、新的目标,科技界的奋发有为有着怎样的一种时代内涵? 第二个问题想请问卢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特别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您刚才在介绍中提到了三个数字,陕西省有110所高校、1000多家科研机构、27.6万科技人员,想请问您对这个提法有着怎样的看法?有着怎样的切身体会?谢谢。

  王志刚:第一个问题由我回答一下。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中,“科技”一词的频度出现得比较高。在讲成绩时,讲到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并且举了一些刚才我讲的例子,比如悟空、墨子等,最后强调这些都是“重大科技成果”。在讲到国家实力的时候,指出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把科技和这几个并列也凸显了科技的重要性。在讲到战略的时候,把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三个跟科技、跟创新有关的排在前三位。还有一段专门讲科技创新,要求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进一步强调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并且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国家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以及科技人才、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对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的下一步工作做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

  对于刚才您问的下一步科技工作的内涵,可以从三个“特”来分析。一是把握当前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和特征。二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同时要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三是当今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有些什么特点?要在把握这些特点的基础上,把我国科技发展和世界科技前沿做一个比较,明确科技的支撑点、科技的着力点,科技在哪些方面能实现引领?哪些方面是打基础、做支撑?把这几点定好以后,那么科技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工作路径、工作内容也就定下来了。这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我们今天在全球科技中处于什么位置?以前我们基本以跟跑为主,经过十八大以来这5年,我们实现了领跑、并跑、跟跑三跑并存,这其中我们领跑的比例大不大?并跑是哪些?跟跑是哪些?要把这些深入地分析一下,从战略、战术、战役三个层面做一些权重分析和比较,就能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我想关键还是要突出三个面向,强化能力建设。要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以国家实验室为体系,把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临床医学中心形成一个创新能力体系,以能力体系推动队伍建设,实现我们的目标,包括我们在经济领域、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民生改善方面需要的科技支撑。在科技发展方面,我们以前取得了中微子振荡,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今后我们还要开拓哪些新的领域?在哪些领域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像刚才讲的,天眼我们自己干了,下一代更高灵敏度的射电望远镜我们参与了国际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海洋领域我们自己做了深潜,同时又参加了国际大洋科学考察计划。我们希望未来在更多的领域,中国科学家能够牵头或积极参与国际上的大科学合作,为世界科学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一张蓝图绘到底”。看上去我们工作的部署是前5年、后5年,但有些工作是5年、10年、15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持续推动的。原来我们已经部署的一些工作,像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现在正在启动实施的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要形成一个梯次接续的布局,与我们其他的一些科研计划、科研项目、能力建设等方面形成合力,一张蓝图绘到底,连续做下去,久久为功,才能取得实效。改革方面也还有一些要完善的政策和制度。我们在十九大以后,还要更多地学习领会、更多地思考落实,形成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新时代科技的新内涵还是很丰富的,如果各位媒体感兴趣我们找机会再详细深谈。

  卢建军:谢谢媒体记者提的问题,这两天正在夜以继日地在学习十九大报告,报告的第五部分我特别关注,特别激动地看到了“深度融合”这四个字。十八大报告也同样提到了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但是十九大报告在“相结合”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深度融合”。

  我在大学工作了31年,在地方科技部门工作了3年,十九大报告提出“产学研深度融合”让我非常激动。我们国家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明确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刚才这位记者朋友已经提到的,2035年我们要基本建成现代化强国,那么这个目标的内涵有三个:第一,经济实力大幅跃升;第二,科技实力大幅跃升;第三,我们要进入创新型国家的前列。可以看到,这个奋斗目标和科技创新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刚才志刚部长讲到,经济、产业、科技之间的关系,报告中提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我关注到其中提到了四个体系。

  首先是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因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这样一个现代化的经济体系有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要突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二是要突破完善经济结构的调整;三是要突破新旧动能转换。这是我们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着力突破的三个重要任务。

  经济体系是靠产业作为支撑。十九大报告里面提到,我们要建设的产业体系是以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所以有这样的一个现代的产业体系、有四个要素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来支撑我们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这其中,我们科技充当的角色简单地讲就是新技术、新产品、新的商业模式、新的产业生态。这就是我们要通过科技创新来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

  还有我们的技术创新体系。报告里面提到了要加快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中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这是一个板块;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是一个板块。所以我特别关注深度融合这四个字,下一步如何继续深化,需要深入推动高等教育的体制机制改革,科技的体制机制改革,产业创新的改革,才能真正能够推动我国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刚才讲到陕西作为一个科教大省,有116所高校,1171家科研单位,有61位院士,有近200位千人计划专家,有近30万科技活动人员,还有近百个国家级研发创新平台。这样一份清单就使得我们必须要推动建设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陕西是一个能源大省,产业结构是一个短板,志刚部长多次和我讲,科技创新就要瞄准陕西的产业结构调整开展。实际我们还有另外一个短板,十九大报告里也提到了区域创新的问题,陕南陕北创新资源匮乏,关中五地市占有全省科技创新资源的92.5%,陕南陕北加起来不到8%。科技资源匮乏地区的创新发展怎么推动?这也是我们下一步重要的努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创新驱动发展。我们省科技厅作为省级科技管理部门,在深度融合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过去企业委托高校,一纸合同委托项目,高校的追求是高水平论文、高水平成果、发明专利;企业的追求是有市场、低成本、高工艺。这两个追求、这两个目标没有同步到一个点上。而且大学重点在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骨干教师大批离开校园到企业去兼职就业不现实,而国家又倡导骨干科研人员携带科研成果到企业创新创业。陕西就按照志刚部长所说的,推动企业作为市场主体、需求主体、投资主体和管理主体,由企业联合高校在校园或者校园附近建立校企深度融合的新型研发平台,使大学的教师上完两节课后,可以直接到企业研发中心工作,推动校企的深度融合。我到美国佐治亚州的佐治亚大学及其他几所高校考察过,他们都是以这样的方式推动产学研合作的。现在我们已经启动40家高校试点,推动这样的深度融合,同时充分发挥3所985、8所211大学的核心带动作用,在国防领域通过西安交大、西北工业大学、西北科技大学作为纽带,整合优势资源建立军民深度融合研究院、兵器工业技术研究院、国防电子信息研究院。这样的通道建立起来以后,就打通了技术创新到产学研创新的通道,加上政策创新推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我更愿意说打通了技术转移的通道。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我想请问江风益教授,我知道您是LED领域专家,曾经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能否请您谈一谈我国LED技术创新驱动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我国在国际LED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表现如何?谢谢。

  江风益:谢谢你关注LED,关注半导体照明技术和产业。LED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新光源,它的发光效率很高,比传统的白炽灯、日光灯高得多,所以它节能。我国LED技术和产业发展得很快,无论是技术还是产业都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从技术方面来说,白光半导体产业化光效已经和世界一流水平持平,或者是非常接近;从单色光方面来说,红、橙、黄、绿、青、蓝、紫各色光的发光效率都已经具有国际水平,除了红光与国际水平有一点点差距之外,其他光都与国际领先水平持平,其中黄光LED光效领先全世界。

  从产业方面来讲,我国现在是LED的最大生产国,也是最大消费国和最大出口国。从生产规模来说,已经突破5000亿元规模,我国LED应用去年节电近1400亿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亿吨。LED技术产业的发展为我国节能减排做出了突出贡献。

  我国LED技术和产业为什么发展那么快?我想一是得益于国家的引导,体现了我们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国家在LED技术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制定了总体战略,技术跟踪和技术创新同时布局,当核心技术还没有掌握、还掌握得不够好的时候以跟踪为主,但同时也布局创新。所以现在跟踪也跟踪得不错,创新方面也有自主技术,还有新的路线,其中还有部分领跑的技术。二是得益于以应用促发展的策略。当核心技术没有掌握好的时候,我们用人家的核心芯片、好的芯片做应用,把应用做上去,然后以下游的应用倒逼上游和中游的芯片发展。同时,中央各部委的协同工作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中科院、教育部以及各地方政府都全力推进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我国的LED能发展得这么快的根本原因。

  中国建材报记者:我想请问卢建军卢代表,十九大之前您刚刚考察了西部绿色建筑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我的问题是目前西部的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如何?还有它现在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难题?请您从科技应用的角度来回答一下。谢谢。

  卢建军:五大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也是一个重要内容,绿色发展也是要靠科技创新来实现的。陕西一百多所高校学科门类齐全,在环保、建筑、材料这些学科领域都有优势的科技创新资源,这次绿色建筑省部共建实验室就是我们的建筑科技大学来牵头的,科技部也专门组织了专家进行考察。因为绿色建筑与节能环保,刚才中科院的代表已经讲了,是一个交叉学科,而且是大跨度的交叉学科。我在高校工作了30年,突破学科门槛实现大跨度、深度的学科交叉融合这是一个难点,所以我们建设这个实验室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实现优势资源的整合,实现大跨度的学科交叉,真正解决这样的系统性难题。我们现在很多的科学问题都是交叉学科的系统性问题,而我们现在的创新资源,尤其是高校的创新资源,还存在很多学科门槛、学科壁垒,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实现突破。你可以去看看。这个实验室是分布在校园的5个位置,猛一看好像怎么这么分散,实际上是因为依托5个学院的不同学科来组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是我国西部的科技重镇,我们除了发展陕西的科技创新驱动以外,还担负着西北大开放的重任,以及“一带一路”桥头堡的重任,所以西部的绿色环保建筑技术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需要依托科技创新研发来寻求突破的一个长远问题。

  王冬梅:最后我想请王志刚同志再做一个短暂的总结发言。

  王志刚:我最后再说两层意思。 一是今天晚上,我们大家都讲了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以及科技体制改革取得的进展与成就。中国的科技现在在世界上起码是第一阵营,而且有些方面还走在最前面。但是越往前走,科技的难度就越大、压力就越大。过去我们处于跟跑阶段,别人前面的发展可能就是我们今后的方向,他们开辟的路径可能就是我们的模仿;而当我们走在最前面的时候,华为总裁任正非曾经说过一句话,“就像到了无人区”,“无人区”意味着科技人员在方向、技术路径选择以及模型、方法的选择上,都会有更多的迷茫和更多的不知所措。所以我想,伴随中国科技实力的提升,科技创新一方面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如何选择确定未来发展方向,将面临更大的难度,在乐观的同时我们也要有忧患意识。

  二是特别感谢今天到场的各位中外媒体朋友们。感谢你们,你们对科技工作的关注、理解、尊重和宣传报道,对我们不管是一线科研人员还是科技管理人员都是一种鼓舞和激励;不管你们是用赞扬的方式还是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甚至是一种批评的态度,都是对科技工作的关注和尊重。所以只要有这样一种关心科技、重视科技的态度,作为科技战线的同志就非常感谢各位媒体记者。感谢你们的辛勤劳动,感谢你们的关心支持,也感谢你们今天晚上花了这么长时间、提了这么多问题,使我们又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沟通和交流。谢谢你们。

  王冬梅:谢谢王志刚同志,也谢谢在座的各位科技界的代表同志。今天十九大新闻中心举行的第四次集体采访活动就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记者的出席,也谢谢你们提的各种问题,很抱歉有些记者一直举手,但是没有提问的机会,下一次我们有机会再相聚,今天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来源:科技部 http://www.most.gov.cn/xinwzx/xwzx/twzb/fbh17102001/twbbwzsl/201710/t20171020_135491.htm

推荐给朋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