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首页
中德关系 使馆简介 领事服务 留学德国 新闻服务 中德经贸 科技创新
 
首页 > 科技创新 > 德国科技创新简报
德国科技创新简报 总第53期
2022-06-15 18:25


本期主要内容


科技创新战略、计划和举措

1.德国最高级别科学奖洪堡教席奖于近日颁发

2.来自澳大利亚的氢气助力德国能源转型

3.“research-in-germany”(科研之地-德国)倡议吸引最高级科研人才”

4.德国《科研期限合同法》修订评估报告书公布

5.德国联邦教研部2022年预算初稿获联邦议会通过

6.七国集团气候、能源和环境部长会议达成多项协议

7.德美两国加强环境合作

8.德国联邦教研部推出“MINT2.0“行动计划推动理工人才教育

9.德国拟加强跨大西洋科研合作

10.德国全球人工智能能力中心揭幕

11.G7农业部长希望引领构建世界可持续粮食系统


研发前沿

12.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实测量子安全数据传输

13.国际课题组开发抗病毒广谱药物

14.德国联邦议院批准建造“极地二号”科学考察船

15.德国联邦教研部:在德国有必要担心猴痘吗?

16.德国建议对猴痘感染者进行21天隔离

行业和社会动态

17.德国科学基金会希改善以内容为导向的科学出版评估体系

18.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开幕


新冠疫情专栏

19.德国柏林研究人员研发喷鼻式疫苗制剂动物实验取得成功

20.德国通过本地化生产美国辉瑞抗新冠药物帕罗维德为应对新一轮新冠疫情做准备

       

德国最高级别科学奖洪堡教席奖于近日颁发


近日,联邦教研部长瓦青格与洪堡基金会主席汉斯-克里斯蒂安-帕普一起,在柏林颁发了“亚历山大-冯-洪堡教授奖”。这是因新冠疫情影响中断后的首次颁奖,2020年至2022年共有21位获奖者在今年获此殊荣。

瓦部长在颁奖仪式上表示,我们通过洪堡教席奖这一最高国际研究奖项来表彰全球顶尖的研究人员。该奖项加强了德国的研究,确保了德国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德国正在加强其技术主权,比如在人工智能领域。从2020年到2024年,德国计划在人工智能领域增设多达30个额外的洪堡教授职位,吸引全球顶尖科研人员赴德从事人工智能研究。

在柏林颁发洪堡教席奖的同时,十位在去年12月被德国科学基金会提名的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奖获奖者,也在波恩被授予了该奖,以表彰他们的开创性研究。其中各有四位获奖者分别来自人文和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领域,两位来自生命科学领域。每人将获得250万欧元奖金用于开展未来的研究。(桂潇璐)

参考资料:

https://www.bundesregierung.de/breg-de/aktuelles/forschungspreise-vergeben-2038954


来自澳大利亚的氢气助力德国能源转型


德国联邦教研部部长贝蒂娜·施塔克-瓦青格于 5 月 23 日至 28 日访问澳大利亚。此行的目的是深化和扩大现有的绿氢研究伙伴关系。未来,绿色氢气将从澳大利亚通过船运到德国,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使德国的能源供应更加独立和可持续。此行,部长将访问珀斯、悉尼和布里斯班等城市。她将由一个研究和商业代表代表团陪同,希望扩大现有合作。部长还将在联邦州一级会见能源和氢能部长。

澳大利亚在德国国家氢能战略中作为氢能合作伙伴可以发挥作用:因为德国拥有技术知识,却没有足够的太阳能和风能满足自身对绿氢的需求。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绿氢所需的可再生电力在德国将是一种稀缺且昂贵的商品。另一方面,澳大利亚的条件要好得多:拥有两倍的日照量和非常好的风力条件,大片土地还可以用来生产可再生电力。

一、HySupply 研究:氢气的生产、储存和运输——研究流程的可行性

因此,德澳希望建立氢合作伙伴关系并利用两国的潜力。自 2020 年 11 月以来,来自科学和工业界的专家通过“HySupply”可行性联合研究项目,持续研究绿氢应该如何从生产和储存到运输和分销以及在各种应用领域中使用的所有步骤。此外,他们还研究绿氢相关的经济和商业管理以及科学和技术条件以及监管、法律和物流等要素。该研究在德方由德国工程院(acatech)与德国工业联合会 (BDI)负责,澳方由新南威尔士大学负责协调,德国联邦教研部为这项研究提供了 170 万欧元的资金。

二、HyGATE:进口绿氢,出口气候保护技术

2022 年 2 月,德国教研部和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署 (ARENA) 还启动了HyGATE 资助措施,这是一项为创新绿氢技术开发和示范项目提供资助的联合机制。德澳双方通过各提供 5000 万欧元/澳元的资金支持,支持的国国家氢能战略的两个基本目标实施:一是可持续能源的进口,二是出口“德国制造”的气候保护技术。

三、根据运输氢气的距离和数量将采取不同的运输方法。对于短距离的大容量运输,氢气管线是最佳选择。对于中长距离,例如非洲或澳大利亚,德国教研部的氢灯塔项目目前正在研究其他方法。

(一)氢气的高压储存。在 TransHyDE 项目Mukran中,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种创新的高压球形储氢罐。这将在公海项目中使用。目的是将其整合到 H2Mare 海上设施中,以便临时储存那里生产的绿氢。此外,储球系统也将作为运输容器进行测试。例如,Mukran 项目计划测试通过船运将氢气运输到汉堡。

(二)氨作为氢的传输介质。在 TransHyDE 项目Campfire中,研究人员正在测试氨作为氢运输选择的潜力。TransHyDE 项目的目的是实现氢氨合成运输和随后的重新分离。Campfire 还在测试氨的集中和分散应用示范,以及氨进口和分销的物流结构。

(三)使用有机载液 ( LOHC )传输氢。在 TransHyDE 项目Heligoland中,研究人员正在测试陆上和海上的氢物流链。绿色氢气通过管道从 H2Mare 灯塔项目的海上设施输送到黑尔戈兰岛。为了进一步运输,氢气与有机载液结合,即所谓的LOHC。这意味着氢气可以像石油或燃料一样运输,并且可以使用现有的基础设施运输。为此,TransHyDE 项目 Helgoland 正在汉堡港建造脱氢工厂,该工厂将重新分离LOHC中的氢气。(陈南)


参考资料:

Wasserstoff aus Australien für die Energiewende in Deutschland, https://www.bmbf.de/


“research-in-germany”(科研之地-德国)倡议吸引最高级科研人才


全球都在进行人才竞争,德国作为强大的研究与创新国家处在全球人才之地的有利位置,对于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来说,德国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地方。有国际知名度的研究地是吸引最优秀人才的重要先决条件,为此实施了德国“research-in-germany”(科研之地-德国)行动计划,该项目已实施了16周年,德国最近发布了该行动计划的新宣传片,展示多元化的德国为来自世界各地科学家提供的研究与宜居环境优势。

德国联邦教研部在2006年开启“Research in Germany”(科研之地-德国)行动计划,该倡议旨在推广德国作为研究和创新基地具有优势的交流方式,目标是提高德国作为科研创新之地的知名度,并支持德国大学、研究机构和研究型中小企业的推广和网络活动。在最新一期即2018年至2023年“Research in Germany”行动计划实施阶段,德国联邦教研部至今已提供了约2800万欧元的资金。开展“research-in-germany”行动计划吸引了科研创新人员在德国开展研究活动,包括在线平台和社交媒体以及创意活动等多种形式上的交流,支持德国大学、研究机构和中小企业与国际合作伙伴进行有针对性的合作。“Research in Germany”(科研之地-德国)行动计划支撑机构为DAAD(德国学术交流服务协会)、DFG(德国研究基金会)、FhG(弗劳恩霍夫研究促进协会),三个机构共同合作,组成网络支持目标群体——从个人国际研究人员到创新型中小企业能在整个创新链上开展量身定制的项目。(施显松) 


参考资料:

https://www.bmbf.de/bmbf/shareddocs/kurzmeldungen/de/2022/05/research-in-germany.html


德国《科研期限合同法》修订评估报告书公布


受德国教研部委托,HIS-HE(德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所)和Interval GmbH经过两年多对德国修订后的《科研期限合同法(WissZeitVG)》进行了评估工作,在2022年5月底发布最终分析评估报告,并将其正式提交给德国联邦教研部(BMBF),评估报告对修订后《科研期限合同法(WissZeitVG)》总体评价为“科研期限合同条款有积极但非可持续的变化”。

《科研期限合同法》在2007年制定,其内容主要规范德国科研领域科研合同期限的权利,2011年由HIS-HE进行初步评估后进行了第一轮修订,2016年进行了第二轮修正,旨在改善科学工作条件,尤其是科研期限短期合同过多问题。自2019年底开始对新版本的科研合同期限法进行评估,主要审核这些科研期限规定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新《科研期限合同法》规定了科研人员在获得高级学术资格考试期间的人员的受聘合同期限,主要是申请获得博士学位(Promotion)或获得教授资格(Habilitation)人员,在从事科研工作期间的聘用合同期限,还包括获得第三方资助项目的持续时间。

评估报告显示,青年科研人员的合同时间略有增加:2015年大学聘用的非博士科学家的平均合同期限为15个月,博士生的合同期限为17个月,而在2017年平均期限达到21~22个月,2018年和2019年稳定在20个月左右,受疫情影响,2020年合同期限下降了2.7个月。总体来看,自《科研期限合同法》修订以来,高校三年期聘用合同增多,短期合同占比有所下降,非大学研究机构和应用技术大学(HAW)聘用期限合同条款实现与大学同步。平均三分之一的大学和应用技术大学雇佣合同期限不到12个月;在非大学研究机构和人类医学领域,有限期的雇佣合同占四分之一。在针对约6000名正处在获得高级学术资格阶段的受聘人员调查显示,一半正在申请获得博士或者教授资格科研人员表示自己的受聘的时间太短而无法获得所需的资格,另一方面,受第三方资助的科研期限合同基本上与项目本身合同期限匹配。

根据该报告,到2020年,除大学教授外所有全职科研人员中81%为非固定期限合同岗位,2013年,这一比例为 83%。由于新冠大流行的爆发导致大学和科研活动受到限制,德国联邦政府于2020年4月决定对处在资格考试申请的科学人员(申请获得博士或者教授资格的科研人员)最长固定期限合同临时延长了6个月,即3月1日至9月30日之间到期科研聘用到期合同可延长六个月,并在2020年10月决定再延长六个月。

评估还强调,目前科研期限合同条款的变化不仅由《科研期限合同法》修订所引起的,实际上在大多数联邦州和许多机构已经采取额外的其他措施,修改了法律条款并达成了协议,以使非固定期限岗位的科学家科研条件有所改善。(施显松)


参考资料:

https://www.forschung-und-lehre.de/politik/evaluation-des-wisszeitvg-vorgelegt-4730


德国联邦教研部2022年预算初稿获联邦议会通过


随着 2022 年德国政府预算的调整会议召开,联邦议院预算委员会日前通过了联邦教研部(BMBF)2022年的预算初稿。

联邦议会除了通过了对《联邦教育资助法》(BAföG)改革的预算之外,还通过了对绿色氢能的3.6亿欧元的预算,相比2021年增加了2.1亿欧元。而对于能源研究的预算也经批准增加了500万欧元达2.17亿欧元,这将被用于扩大和稳定能源供应的渠道。 此外,联邦议会支持联邦政府继续对跨越式创新署(SprinD)加大支持。2022年,SprinD被允许灵活地调整和使用其预算,这将加强它对市场的快速和迅捷的反应。另一个好消息是对于海洋和极地研究方面的,联邦议会放行了业内期待已久的德国科考船“北极星二号”(Polarstern II)的建造预算。(李晨浩)


参考资料:

https://www.bmbf.de/bmbf/shareddocs/kurzmeldungen/de/2022/05/bmbf-haushalt-2022.html


   七国集团气候、能源和环境部长会议达成多项协议


在柏林举行的七国集团气候、能源和环境部长会议达成多项协议,旨在加强气候保护,以期达到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的目标,并加大对受到气候变化影响国家的援助。

能源和气候领域的核心成果:

1、2030年气候目标:七国集团有责任加强行动力,包括提高相关领域的发展目标(如可再生能源目标),建立非二氧化碳子目标(如甲烷)以及加快实现2030年气候目标等。

2、损失和损害的应对:七国集团首次确认将向脆弱国家提供更多支持,以应对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和损害。

3、气候投资:七国集团首次承诺在2025年前与其他国家一起,将用于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投资增加一倍。七国集团呼吁多边开发银行在COP27之前提交符合气候目标的投资计划。七国集团同意就《气候出资交付计划》中提出的1000亿美元资金的执行情况提交一份进展报告。

4、电力部门的去碳化/退煤:七国集团首次承诺到2035年实现电力供应多数去碳化目标以及停止燃煤发电。

5、终止对化石燃料的国际投资:七国集团(日本首次)承诺在2022年底前终止对化石燃料的直接国际公共投资。在符合1.5摄氏度升温限制和《巴黎协定》规定的情况下,允许该承诺在有限情况下存在例外。

6、化石燃料补贴:七国集团重申在2025年前将停止“低效”化石燃料补贴的承诺。

7、运输部门的去碳化:七国集团首次承诺到2030年实现运输部门的高度去碳化。为此,将在十年内大幅增加零排放车辆的销售、份额和使用。

8、工业去碳化:七国集团正在深化工业去碳化议程的合作。已就钢铁和水泥生产中近零排放的定义达成共识,并为工业去碳化提供了一个政策工具箱。

9、绿氢:七国集团启动绿氢行动一揽子计划,在绿氢供应链的市场提升、开发、监管和推广方面进行合作。

10、气候伙伴关系/JET-Ps:七国集团希望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建立伙伴关系。

11、气候俱乐部:七国集团气候和能源部长强调多边倡议对于实现《巴黎协定》的价值,并就建立气候俱乐部的建议进行了初步讨论。

环境领域的核心成果:

1、生物多样性:七国集团认为今年必须通过一个新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因此,世界自然保护大会必须在2022年举行。七国集团还强调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和大流行病预防之间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2、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资金:到2025年,针对自然保护的国家和国际投资将大幅增加。七国集团承诺尽一切力量调集财政资源,包括公共资源。

3、自然气候保护:七国集团承诺在考虑社会和环境标准的基础上实施自然气候保护措施。为此,联邦环境部刚刚提出了一项金额达到40亿欧元的国家行动计划。保护森林和沼泽地并使之重新自然化,更好地储存二氧化碳,从而有助于实现气候目标,生物多样性也得到加强。

4、海洋保护:七国集团缔结了一项海洋协议,作为保护公海生物多样性具有约束力的文书以及深海开采的环境标准。今后,七国集团国家只有在排除了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情况下才会支持深海开采。南极洲被确认是一个高度敏感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在全球气候系统中具有核心作用,其海洋保护区需进行严格保护。

5、塑料污染:七国集团此前已同意对改善塑料污染作出自我承诺。

6、资源效率:通过“柏林路线图”,七国集团制定了一项三年工作计划,将采取具体措施来提高资源效率。为了实现真正的循环经济,所有相关部门的合作都将得到加强。七国集团国家认识到资源使用与全球生物多样性危机、气候危机、污染危机这三重危机之间的联系,并指出目前的全球资源使用水平是不可持续的,必须减少资源消耗。

7、化学品:七国集团就加强全球可持续化学品管理的措施达成一致。(桂潇璐)


参考资料:

https://www.bmuv.de/pressemitteilung/g7-staaten-setzen-starkes-signal-fuer-mehr-klimaschutz-und-ambitionierten-umweltschutz


德美两国加强环境合作


近日,德国联邦环境部长施特菲·莱姆克、联邦环保署主席梅森纳教授和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长迈克尔·雷根共同签署了一份联合声明,以加强两国机构之间在环境问题上的合作。德美之间的紧密合作包括自然气候保护、循环经济、海洋保护、公正转型、空气污染控制、土壤和水保护以及数字化给环境带来的机遇和风险等主题。

德国联邦环境部长莱姆克和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长雷根表示,德国和美国在国家和全球环境政策方面一直以来保持着紧密联系。作为拥有大型工业化经济体的国家,两国在清洁环境、自然保护和公共卫生方面面临着类似的挑战。希望通过深化合作、交流经验,以及就重要的全球环境问题进行更密切的磋商,找到应对这些挑战的方法。

双方也高度评价了两国在气候和环境领域的现有合作,包括德美气候和能源伙伴关系、跨大西洋气候桥梁(Transatlantic Climate Bridge),以及德美土地可持续再利用伙伴关系。(桂潇璐)


参考资料:

https://www.bmuv.de/pressemitteilung/deutschland-und-die-vereinigten-staaten-von-amerika-vertiefen-ihre-umweltpolitische-zusammenarbeit


德国联邦教研部推出“MINT2.0“行动计划推动理工人才教育


2022年6月1日,德国举办第十届全国MINT峰会,会上德国联邦教研部长斯塔克-瓦青格在上宣布德国“MINT2.0”行动计划,即振兴理工科教育行动计划(MINT数学、信息技术、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四类学科的德语首字母缩略),该计划目的是解决德国专业人才缺口,推进理工科系统教育。瓦青格表示,“MINT”(理工科)专业人才缺口危及德国的繁荣和创新能力,联邦教研部推出的“MINT2.0”行动计划整合网络化、整体化的教育链来应对这种形势。 “MINT2.0”行动计划提供4500万欧元资助,汇集多种理工科资助措施,分五个行动领域为增进理工科的教育提供强大动力,并加强各个层面的合作,增进网络学校和课外“MINT”教育的结合,彻底改变德国在数学、技术、科学及工程学科方面落后局面。瓦青格表示,德国需要熟练的专业人才来应对各种挑战,包括气候变化等。“MINT2.0”行动计划资助项目包括“小小科研者之家(Haus der kleinen Forscher)倡议”、“年轻人科研(Jugend forscht)”学生竞赛,“少年科研课程集群(MINT-Cluster)”,还包括设立全国性的“理工联网”(MINTvernetzt)办公室。“MINT2.0”行动计划分五个领域提供新的、有针对性的促进措施,德国联邦教研部为此提供总计约4500万欧元的资金。(施显松)


参考资料:

https://www.bmbf.de/bmbf/shareddocs/pressemitteilungen/de/2022/05/010622-MINT.html


德国拟加强跨大西洋科研合作


6月7日,德国联邦教研部长瓦青格前往北美开展为期4天的国际访问。此次出访目的是加强与美国、加拿大的国际合作,特别是在数字化和能源等未来领域的研究合作。瓦青格希望此次访问能与两国政府代表开展交流,协商拟定新的合作倡议。瓦青格在华盛顿将与美国国家科学院和美创新机构代表就研究成果的转移、产业化开展交流;在加拿大重点庆祝双边科研合作50周年。

在加拿大期间,瓦青格将在渥太华、蒙特利尔参加系列活动,包括与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NRC)(氢能合作主题)的会面,启动新的产业界参与的两国绿氢应用研究项目;访问渥太华大学的马克斯普朗克中心和蒙特利尔Mila人工智能研究所。 

在美、加期间,瓦青格还将与两个所谓跨大西洋“价值伙伴”就当前国际科学合作面临的地缘政治挑战进行交流。(周顺杰)


参考资料:

https://www.bmbf.de/bmbf/shareddocs/kurzmeldungen/de/2022/06/stark-watzinger-usa-kanada.html


德国全球人工智能能力中心揭幕


近日,联邦经济与气候保护部议会国务秘书奥利弗-克里斯彻在柏林为全球人工智能能力中心揭幕,这是“德国加速器”资助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该中心成立旨在加强德国的人工智能创新,并支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国际化的德国初创企业。

自2012年启动以来,“德国加速器”计划已经支持了500多家来自各行各业的初创企业,其中五家企业目前已经达到了超过10亿美元的估值,成为所谓的独角兽企业,拥有员工约6000名。“德国加速器”计划成功地帮助世界各地的德国初创企业在全球创新地发现和利用市场机会。凭借这些初创企业的想法和创意,能够帮助减少供应链风险,开发出创新、可持续的产品和服务。(桂潇璐)


参考资料:

https://www.bmwk.de/Redaktion/DE/Pressemitteilungen/2022/06/20220603-parlamentarischer-staatssekretar-krischer-eroffnet-das-neue-globale-ki-kompetenzzentrum-des-german-accelerator.html


G7农业部长希望引领构建世界可持续粮食系统


2022年德国担任七国集团轮值主席国期间,G7农业部长在斯图加特举行会晤。经过密集的谈判,农业部长们达成共识,世界食品安全、气候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只有三位一体才能得以实现。肥料、种子等物资高昂的费用是食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G7农业部长承诺,将更密切地监控生产物资和食品的价格,加强农业市场信息体系(AMIS)建设,德国将其捐款额翻番至8万美元。德国农业部长奥兹德米尔表示,“我们致力于稳定市场。不应在个别国家过度储存农产品,这不团结并导致价格进一步上升。我们反对出口禁令并呼吁保持市场开放。我们今天也关切地讨论了一些国家对小麦和棕榈油实施出口禁令。我们呼吁所有国家履行自己的责任。”

七国集团农业部长会议的第二个主要议题是气候危机的影响。奥兹德米尔说:“我很高兴我们也达成了共识,即我们无法通过加剧另一场危机来解决危机。我们很清楚:我们必须同时抗击饥饿、气候灾难和物种灭绝。世界上气候危机全面爆发以及生物多样性正在丧失的地区,饥饿最为严重。七国集团希望在展示通往可持续粮食系统道路方面发挥国际领导作用。只有我们使全世界的农民可持续地提高生产率并强化有抵抗力的生态系统,我们才能实现食物权。”(周维)


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实测量子安全数据传输


德国弗劳恩霍夫集成电路研究所自适应系统开发部(Fraunhofer IIS/EAS)在德累斯顿新建了量子通信实际应用中心,研发技术为通过高性能计算机防范黑客攻击的防窃取数据传输。日前该量子通信中心的首个测试装置启动运营。该测试系统为“用于量子通信的可扩展电子系统”,从2022年夏开始该中心为企业或研究人员提供用于量子通信开发的实验和测试环境。系统是以小芯片(Chiplet)技术为核心的模块化微电子电路,一方面具有生产成本优势,另一方面对于所需的异构系统以最适合的技术实现功能强大的功能单元。

萨克森州科学部长Sebastian Gemkow表示,新应用中心将通过伙伴网络准确开发、测试各类应用,推动量子技术发展。量子通信系统原型的成功搭建是该应用中心发展的里程碑,计划到2024年将测试通信范围从本地逐步扩展到图林根州,乃至巴伐利亚。

该中心得到了萨克森州科学部在欧洲地区发展基金(EFRE)框架下800万欧元的资助。(周顺杰)


参考资料:

https://www.eas.iis.fraunhofer.de/de/medien_presse/pressemitteilungen/pressemitteilungen_2022/pm_20210914.html

  

国际课题组开发抗病毒广谱药物


与广谱抗生素相比,目前在抗病毒领域尚没有广谱药物。近日由德国乌尔姆大学和丹麦奥尔胡斯大学领衔的课题组通过化学优化聚苯乙烯磺酸聚合物(Polymer Polystyrolsulfonat),开创有效用于病毒预防和病毒感染治疗的广谱药物——其中包括新冠病毒、艾滋病毒(HIV-1)、塞卡病毒、疱疹病毒和感冒病毒。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杂志。

据研究文章第一作者、乌尔姆大学鲁迪格·格罗斯(Ruediger Groß)教授介绍,“我们开发了一种带负电荷的聚合物,能够阻止病毒进入细胞。我们推断,该聚合物包裹住病毒的包膜蛋白,通过电荷干扰破坏(病毒)与细胞受体蛋白的相互作用”。聚苯乙烯磺酸聚合物被验证可以成为有效抗病毒的融合抑制剂,通过不同化学优化策略试验、评估,科研人员改善该聚合物作为广谱药物的作用,最终通过更长的聚合物链以及与金纳米颗粒的耦合,成功提高了抗病毒数量最多的广谱性。

在细胞试验中,该优化聚合物能够抗新冠病毒,适用奥密克戎变体,此外还包括艾滋、塞卡、流感等多种病毒。在小鼠实验中,该聚合物显示了良好的耐受性(鼻内给药)。对应的小鼠模型试验显示,使用聚苯乙烯磺酸聚合物治疗可以减轻新冠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该项研究成果有望开创广谱抗病毒药物的出现,联合研究人员还包括来自巴西、瑞典和法国的科学家。(周顺杰)


参考资料:

https://www.uni-ulm.de/med/fakultaet/med-detailseiten/news-detail/article/neue-hoffnung-auf-breit-wirksamen-antiviralen-eintrittshemmernegativ-geladenes-polymer-wirkt-gegen-eine-vielzahl-an-viren/


德国联邦议院批准建造“极地二号”科学考察船


德国联邦议院预算委员会批准追加资金,以便对气候保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重大科学考察项目进行招标。新科考船将在 2027 年取代现役的“极地之星”,该船最近承担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极地科学考察项目“多学科北冰洋漂移观测”(MOSAiC,Multidisciplinary drifting Observatory for the Study of Arctic Climate)。2019年到2020 年,这艘船在北极周围的冰层中漂流了一年,来自许多国家的科学家研究了气候变化的影响。位于不来梅港的阿尔弗雷德韦格纳极地与海洋研究所作为该船的运营方牵头制定任务,联邦研究部主管极地科考项目。

建造新科考船的规划自 2012 年以来一直在进行。2020 年,第一次授予合同的尝试被取消。当时有传言称其造价约为 5 亿欧元。此后,研究型破冰船对操作能力和环境友好性的要求再次提高,因此该船造价很可能变得更加昂贵。(陈南)


参考资料:

Forschung, Bundestag macht Weg frei für Neubau der „Polarstern II ,https://www.deutschlandfunk.de/


德国联邦教研部:在德国有必要担心猴痘吗?


德国已确诊多例人感染猴痘病例。猴痘病毒先后在英国、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意大利出现,现在也出现在德国。报告的感染病例目前令许多人感到担忧——尤其是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的背景下。但德国联邦教研部(BMBF)认为根据目前的状况,没有理由感到担忧:已有疫苗、疗法和成熟的研究基础。德国教研部对于最重要的问题回答如下:

一、关于猴痘的起源有哪些了解?

猴痘是猴身上的一种病毒性疾病。病原体与天花(Variola major) 属于同一种属,而天花被认为已被人类灭绝。该种病毒与新冠病毒一样,最初是从动物传播给人类,也就是所谓的人畜共患病。

二、人类患猴痘的症状是什么?

通常,猴痘会在人类中引发轻微的类似天花的疾病。在极少数情况下,这种疾病可能是致命的: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大约十分之一的患者死亡。在中非和西非以前的零星爆发中,观察到儿童和青少年的死亡率增加。目前在欧洲和北美爆发的病例感染的是一种被认为不太致命的西非病毒类型。

三、猴痘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到目前为止(2022 年之前),人类的感染该病毒主要是通过与猴子和啮齿动物(野生动物,也包括实验室动物)的密切接触——例如通过咬伤。在当前的疫情中,传播似乎是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目前的病例数量较多,可归因于性接触。目前仍然应假设该病毒不容易传播。

四、猴痘病毒可以与新冠病毒相提并论吗?

猴痘病毒和新冠病毒都是人畜共患病。但这两种病原体之间存在许多差异:根据目前掌握的知识,所谓的猴痘病毒(MPV)不像 SARS-CoV-2 病毒那样容易传播。猴痘病毒也不是一种新病毒。它早已为人所知,并且是非洲一些热带地区的特有种类。这意味着:它的传播局限于地区。

德国已有经批准的针对猴痘病毒的疫苗和疗法。而考虑到潜在的研究需求,德国也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例如,2017 年至 2019 年,德国教研部为控制尼日利亚的猴痘疫情提供了约 200 万欧元的资金。自 2009 年以来,德国教研部一直在资助人畜共患传染病的进一步研究工作,并投入总计约 9500 万欧元支持德国本土研究。(陈南)


参考资料:

Affenpocken in Deutschland: Muss man sich Sorgen machen?, https://www.bmbf.de/


德国建议对猴痘感染者进行21天隔离


在德国出现首批猴痘病例后,联邦卫生部长卡尔-劳特巴赫敦促迅速控制病毒的传播。罗伯特-科赫研究所(RKI)建议受感染人群隔离至少21天,此外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也应被隔离21天。

卫生部长劳特巴赫当日还宣布,德国已经订购了“多达40000剂”的天花疫苗,目的是为可能需要与被感染者接触的人群接种疫苗做好准备。这种名为Imvanex的疫苗在美国被批准用于预防猴痘,被感染后也可用于延缓猴痘的爆发。自2013年以来,Imvanex已在欧盟获准用于防治天花,但该药物在欧盟尚未被批准用于预防猴痘。劳特巴赫强调,目前德国所经历的猴痘“不是一种新的大流行病的开始”。这是一种已知的病原体,尽管如此还是应该非常认真地对待这一流行病的发展。

罗伯特-科赫研究所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德国的猴痘病例会继续增加。所长Wieler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控制疫情。这可以通过追踪接触者、避免与被感染者密切接触和执行卫生措施来实现。截至今日上午,RKI已经收到了五起猴痘病例报告,全部为男性。(桂潇璐)


参考资料:

https://www.tagesschau.de/inland/affenpocken-aerzte-impfen-103.html


德国科学基金会希改善以内容为导向的科学出版评估体系


德国(DFG,德国研究联合会)认为,目前科学出版对于科学发展带来系列负面影响,特别是基于数量的科学评估带来了有问题的激励机制,阻碍了出版系统和科学体系的科学化发展。为此通过研讨,近日德国科学基金会对外发布了立场文件,“科学出版作为科学评估的基础和设计领域:挑战和行动领域”。

科学基金会主席卡佳贝克尔表示,DFG致力于开放的科学出版物和内容为导向的评估文化,希望通过这一立场文件发起一场文化变革,特别是在研究机构的管理层和科研经费的赞助方;同时藉此让科学家们在科学出版和评估中优先考虑质量。该文件也将是DFG的行动指南。DFG是德国的核心科学自治机构和最大的研究资助机构。

立场文件讨论的当前挑战包括科学出版物的可追溯性、科学出版的市场结构和商业模式、欺诈性出版、质量控制、同行参与,以及科学评估和出版间交互影响。对于科学管理层,希望建立新的出版文献质量评估形式,扩大科学出版的对象导向、加强声誉体系,通过自身数据确保科学的主权。对于科学资助方,希望扩大可接受的出版物形式范围,加强以内容为导向的绩效要求等等。(周顺杰)


参考资料:

https://www.dfg.de/foerderung/grundlagen_rahmenbedingungen/publikationswesen/

https://www.dfg.de/service/presse/pressemitteilungen/2022/pressemitteilung_nr_15/index.html

  

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开幕


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SPD)于5月29日晚宣布今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开幕。大约2500名参展商将在汉诺威展览中心展示他们的创新概念。其中包括像博世或西门子这样的行业巨头,像微软、亚马逊、SAP或谷歌这样的科技公司,以及许多中小型企业和初创企业。

今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主题是气候保护以及物流和交通领域制造技术的数字化。诸如更加气候友好型的生产方式和绿氢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等议题将在博览会上得到解决。此外,鉴于俄乌冲突和供应链的断裂,能源供应和能源安全问题也将成为重点。

去年,由于受到新冠疫情影响,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只以线上方式举行。今年,情况有所好转,博览会将从5月30日正式开幕,至6月2日持续四天。尽管如此,2500名参展商依然比新冠大流行之前要少得多——此前多达6000人。原计划中的三个俄罗斯参展商目前已被取消参展资格。(桂潇璐)


参考资料:

https://www.ndr.de/nachrichten/niedersachsen/hannover_weser-leinegebiet/Bundeskanzler-Olaf-Scholz-eroeffnet-die-Hannover-Messe,hannovermesse2110.html


德国柏林研究人员研发喷鼻式疫苗制剂动物实验取得成功


柏林科学家研发鼻用喷雾剂作为新冠疫苗接种方式取得重大进步,有望在遏制大流行手段方面取得新的手段,该项目由柏林夏里特医院与其他机构的科学家合作进行,研究团队用候选鼻腔疫苗对仓鼠进行试验,根据目前的试验报告,这种喷雾式鼻吸疫苗接种试剂可能比现有疫苗更具优势,特别是用在加强针接种方面。该研究的数据尚有待外部专家评审,总体而言,候选疫苗已显示出非常好的效果。德国柏林马克斯·德尔布吕克(Max Delbrück)分子医学中心科学家维勒(Emanuel Wyler)认为该研究对于鼻用喷雾剂作为新冠疫苗接种研究是重大突破,但它用于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人类起作用还需进行临床研究。目前全世界都在寻找新冠疫苗鼻喷式接种的研究,喷鼻式疫苗作为高度减毒活疫苗,不仅可以防止严重疾病,而且可以在病毒进入人体时直接防止病毒传播,目前医疗界已经有针对流感的鼻喷疫苗,但针对新冠病毒尚无鼻喷式疫苗。(施显松)


参考资料:

https://www.ndr.de/nachrichten/info/Coronavirus-Blog-Die-Lage-am-Mittwoch-18-Mai,coronaliveticker1766.html


德国通过本地化生产美国辉瑞抗新冠药物帕罗维德为应对新一轮新冠疫情做准备


美国辉瑞公司在德国巴登州弗莱堡的工厂正在生产其抗新冠药物帕罗维德(Paxlovid),并销往全世界。据德国肺病和呼吸疾病医学会会长托斯腾·鲍尔(Torsten Bauer)称,“我们所经历的新冠正在日益进化为一种季节性疾病,每年的秋天和冬天都会产生新的病例。但是,我们需要阻断的是新冠感染者向重症病人的转化,因此新冠治疗药物恰恰针对这个环节发挥着作用。” 

在辉瑞弗莱堡工厂生产的销往世界各地的抗新冠药帕罗维德的用法是:一天服用6片,其中4片粉色的含有奈玛特韦(Nirmatrelvir)药剂成分,2片白色的含有利托那韦(Ritonavir)药物成分,一个疗程约5天。该药可降低新冠感染者90%的重症入院治疗比例。

据德国研发中药品制造商协会专家罗尔夫(Rolf Hömke)称,“现在对急性新冠患者的治疗机会比一年前要好得多。一年前我们只有一种抗新冠病毒的药物,而且我们并不清楚服用后的效果如何。现在我们已有了四种抗新冠病毒的药物,都能在早期阶段有效地抗击新冠病毒。”

肺病专家鲍尔称,“所有的新冠病毒都是细胞海盗,它们侵入人体代谢细胞并在那里繁殖。像帕罗维德这样的抗病毒药物就是起到阻断病毒繁殖作用的。”帕罗维德的优点在于方便使用,不像早期的瑞德西韦(Remdesivir)必须由医生注射来使用,片剂的帕罗维德可以方便由个人自己服用。

德国联邦卫生部也非常关注辉瑞的这款抗新冠病毒药物,并早早地订购了一百万剂以应对今年秋冬季可能来临的新一轮新冠疫情。但是目前在德国服用该药物的人数和剂量还较少,至今年4月仅登记了少于9000剂的已开处方。专家称,这或许和德国公众对该药的知之甚少也有关系。

与所有肺部病毒感染一样,重要的是及早使用药物—也就是说,在确诊感染的头几天内。而令人欣慰的是,德国的家庭医生有权力对帕罗维德开出处方,这将使患者可以在家庭诊所和医生方便的沟通后自行决定是否要服用该药,而家庭医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给予患者详细的答疑和治疗指导。这将有助于德国对今秋冬新一轮可能的新冠疫情及时地做出预防。德国联邦卫生部长劳特巴赫在自己的推特上发文称:“帕罗维德能有效地降低新冠感染者的死亡率,而我们(联邦卫生部)已经大量购入。但是最好的药物也需要提前的充分准备。”(李晨浩)


参考资料:

https://www.tagesschau.de/wirtschaft/technologie/paxlovid-corona-medikament-freiburg-101.html


推荐给朋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