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首页
中德关系 使馆简介 领事服务 留学德国 新闻服务 中德经贸 科技创新
 
首页 > 科技创新 > 德国科技创新简报
德国科技创新简报 总第50期
2022-03-10 15:00

本期主要内容

研发前沿

1.“环保”防晒霜也会危害海洋单细胞生物

2.欧洲首个超5000量子位元的量子计算机在德国启动

3.德国开始建造“流星4代”远洋科考船

4.德国弗朗霍夫研究所研发“远程建造4.0”


行业和社会动态

5.德国高校和研究机构基础数据

6.应对气候变化的自然方案——德国科学家的5点建议

7.德国反对欧盟委员会宣布核电为有条件下的可持续能源

8.德国马普研究所和剑桥大学联合研究并发现引起体重正常人患脂肪肝的易感基因

9.德国弗朗霍夫电池制造研究所成立

     10.德国电价构成


新冠疫情专栏

11.世卫组织认为新冠变体奥密克戎的危险性并不温和

12.德国卫生部长以以色列为例警告放松防疫措施的教训

13.德国总理准备迈出德国解封新冠防疫措施的第一步

14.德国科学家研究表明易感新冠基因或可降低感染艾滋病几率

15.针对奥密克戎病毒株 现有抗体“失灵”

16.德国科研人员发现特殊T细胞在新冠疾病中的致命因子

17.德国联邦政府希望迅速规范分流诊疗

18.德国启动Novavax疫苗接种

19.德国启动废水中的新冠病毒监测试点项目

20.德国研究团队利用UV-C辐射消灭室内新冠病毒

21.SARS-CoV-2如何利用宿主细胞—-亥姆霍兹RNA感染研究所“冠状病毒密码”项目获ERC资助

22.欧洲/德国2022年新冠疫情及防疫政策走向

23.新冠长期症中神经和大脑功能问题

24.最新数据表明加强针疫苗减少了新冠的重症发病率

25.德国决定放宽防疫政策,分“三步”取消限制措施

       


 “环保”防晒霜也会危害海洋单细胞生物

    有孔虫是古地质时代的重要指导化石,也是目前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单细胞生物的其中一部分可以吸收藻类作为共生体。因此,它们对深海和浅海的海洋碳氮循环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受到防晒霜残留物的污染,这一重要过程可能会受到损害,特别是在沿海地区和河流三角洲。来自维也纳大学的迈克尔-林特纳和他的同事研究了这种污染对有孔虫的影响。研究小组专注于一种名为Heterostegina depressa的大型有孔虫,以硅藻为共生体。硅藻能够为它们提供糖或甘油等重要物质,这些物质对它们的代谢活动至关重要。这些硅藻的光合作用受到物理和化学参数的显著影响,因此环境污染对其影响巨大。

    研究团队使用荧光显微镜分析了市场上购买的防晒霜对有孔虫共生体光合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他们选择了四种不同的防晒霜,其中两种是传统型的,另外两种标注了“环保型”。他们还测试了恩索利唑的影响,它经常被用作防晒霜中的紫外线阻隔剂。

    结果显示,纯恩索利唑药剂会导致硅藻的光合作用活性明显下降。与传统型防晒剂相比,这些纯药剂造成的损害更强,即使是最低的浓度也会强烈抑制海藻的活动。而传统防晒霜中的恩索利唑浓度要低于测试过的最低纯恩索利唑药剂浓度。有趣的是,环保型防晒霜根本不含任何恩索利唑成分,但测试结果同样造成了硅藻光合作用活性下降,并对有孔虫健康造成损害,这是什么原因呢?

    研究团队认为,金属纳米颗粒,如“环保”防晒霜中的二氧化钛或氧化锌成分,会导致这种影响。在过去十年中,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使用大大增加。纳米粒子聚集,对生物体构成了潜在的风险。由于二氧化钛是这两种测试的防晒霜中唯一存在的金属成分,研究小组初步认为这可能是环保型防晒霜毒性作用来源,但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来证明这一点。(桂潇璐)

    参考资料:

    Quelle: Universität Wien; Fachartikel: Scientific Reports, doi: 10.1038/s41598-022-06735-1

    https://www.wissenschaft.de/erde-umwelt/ozean-umweltfreundliche-sonnencreme-schaedigt-einzeller/

欧洲首个超5000量子位元的量子计算机在德国启动

1月17日德国尤利希研究中心消息,在德国新任联邦教研部长瓦青格、北威州州长亨德里克·于斯特(Hendrik Wuest)、欧盟创新委员玛丽亚·加布里埃尔(Mariya Gabriel)共同见证下,一台超过5000量子位元的量子退火机(量子退火法,是一种基于量子特性的量子计算机算法,脱胎于经典计算机上的模拟退火算法。)正式在尤利希研究中心启动运行。这也是尤利希超级计算中心(JSC)和D-Wave系统公司合作在北美地区以外的第一个基于量子云的系统,未来该系统将与JSC的超级计算机紧密协作,是尤利希基于用户量子计算基础设施JUNIQ的组成部分。JUNIQ基础设施自2019年秋实现满足德国和欧洲利用不同量子系统研究的需求,联邦教研部和北威州政府分别提供500万欧元的设施建设资金。

联邦教研部长瓦青格表示,在JUNIQ基础设施中启动量子退火机是德国和欧洲迈向世界顶级量子计算领域的又一重要一步。北威州州长于斯特表示,用户基础设施JUNIQ和投入运行的量子退火机深刻展示北威州发展成为欧洲量子计算的顶尖位置。

量子退火机系统特别适合解决最优化问题,如有效控制交通流量或为人工智能应用训练人工神经网络。D-Wave是全球第一家成功实现商业化的量子计算公司,总部在加拿大,专注于量子计算机的设计、制造和扩展,再到整机的生产制造。(周顺杰)

参考资料:

https://www.fz-juelich.de/portal/DE/Presse/Pressemitteilungen/2022/2022-01-17-juniq-pm/_node.html

德国开始建造“流星4代”远洋科考船

1月21日德国联邦教研部消息,继2021年12月中旬德国迈尔造船厂(Meyer Werft)和Fassmer造船厂联合中标流星4代(METEOR IV)科考船建造项目,两公司开始联合建造新一代流星科考船。

METEOR IV将作为仍在服役的“流星”科考船和已经退役的“波塞冬”的替代者,定位全球范围多功能、跨学科研究用途,重点为大西洋海域。该船预定于2026年建造完成,将为德国和国际海洋研究,特别是气候和环境领域研究发挥作用。(周顺杰)

参考资料:

https://www.bmbf.de/bmbf/shareddocs/pressemitteilungen/de/2022/01/210122-Meteor.html

德国弗朗霍夫研究所研发“远程建造4.0”


据弗朗霍夫官网2022年3月1日报道,位于凯撒斯劳滕市的德国弗朗霍夫实验软件和工程研究所(IESE)在联邦数字与交通部支持下开展了针对大型建筑建造的高效数字化设计平台-“远程建造4.0”项目。项目团队来自建筑行业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技术科研单位,并通过搭建的数字化平台共同在建筑项目上进行沟通合作,以当代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为基石有效提升了在大型建筑项目上的前期社会、技术和经济效益。

当前,德国基建项目特别是大型建筑项目正开展得越来越多,如何通过数字化技术提升建造的效率从而降低建筑成本尚未得到广泛普及。这就导致一些建筑项目缺乏自动化、协调一致、透明的程序和统一的沟通和规划标准。“远程建造4.0”项目填补了这一德国建筑行业的技术空缺,通过联邦数字与交通部的资金支持,一个包括数家科研和建筑企业的研发团队开发了这个数字化交流平台。通过这个平台,项目组从设计初始到建筑完成甚至包括了建筑机械的采用等中间环节都通过这个平台来协调各个环节的单位的投入和方案,通过数字化虚拟仿真设计完成整个建造项目。它的优点是节约了项目前期的材料和准备时间,万一在虚拟数字化设计平台发现某些错误,还可以重新设计或进行修改弥补,不会导致实际的返工和投入损失。每个单位甚至每个相关人员都有一个单独的账号可以登录这个数字化平台,共同参与项目的设计。IESE的安全和隐私技术部专家丹尼斯(Denis Feth)解释道:“我们致力于搭建这样一个建造行业的数字化生态平台,即一个由各公司、技术和人员通过数字化平台进行协作的社会技术组合,每个参与者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在建造项目过程中各自受益,从而使数字化技术和社会价值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李晨浩) 

    参考资料:

https://www.fraunhofer.de/de/presse/presseinformationen/2022/maerz-2022/effizienteres-bauen-mit-infra-bau-4-0.html

德国高校和研究机构基础数据

    德国联邦政府咨询机构—德国科学委员会(Wissenschaftsrat)近期发布最新高校和研究机构基础数据,现部分介绍如下:

高校数量(19/20冬季学期,不含行政管理专科高校):共有394所。

其中综合性大学105所,教育学院6所,神学院16所,艺术院校54所,普通专科学校213所;

其中私人高校116所(29%),受教会赞助高校37所(9%);

其中150所(38%)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另外有9所高校具有联合授予权,WS2018/19新入学生有61%(258,381人),在校生有65%(1,842,961)在具有博士授予权高校中学习。

科研相关方面:

附: OECD高教领域、研发支出领域核心数据(多年分国别)

(周顺杰)

    参考资料:

    https://www.wissenschaftsrat.de/download/2021/Basisdaten.pdf?__blob=publicationFile&v=4



应对气候变化的自然方案——德国科学家的5点建议

顺应自然的解决方案能够很好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不良后果,近日德国来自明谢贝格、汉诺威、莱比锡、波茨坦和波鸿的科研团队就此提出5点针对性建议,认为要抓住疫情关键期。建议文章发表在2月8日Nature子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和挑战》(npj Urban Sustainability)。

基于自然的解决范例包括绿色基建减缓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恢复河漫滩、湿地,降低流域泛滥的后果;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农业措施。顺应自然的方案被认为是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措施。针对该领域众多国际科研项目,莱布尼茨农业研究所Barbara Schroeter博士认为尚不足以开展规模性的成果应用,波鸿鲁尔大学地理研究所Christian Albert教授更指出试点项目没有顾及政治决策和现实应用中的障碍。对此来自五所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提出了五点建议,以下为核心内容:

1、制定战略性方法,兼顾不同利益阶层、涉及地方、区域和跨区域不同层面的规划和决策;

2、为综合参与实施的过程提供充分资金和制度性激励措施;

3、建立适当的治理和管理体系,同时争取多方支持推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4、抓住当前新冠疫情、气候危机、生物多样性危机的时机,促进我们在与自然、景观相处方面的深刻变革;

5、学习世界其他地区运用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经验。

科学家认为,一方面要在疫情后经济重建中使用可持续、智能化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在可持续城市建设、社会发展中更多考虑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周顺杰)

    参考资料:

https://news.rub.de/wissenschaft/2022-02-08-geografie-fuenf-tipps-fuer-naturbasierte-loesungen-gegen-klimawandelfolgen

德国反对欧盟委员会宣布核电为有条件下的可持续能源

据德国媒体2022年1月2日消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核电为有条件下的可持续能源。具体计划为,诸如:法国、波兰及荷兰等核电站建设计划应符合最新的核电设备技术标准并最晚不迟于2050年提交关于如何安全处理核电站的核废料的计划,在此前提下欧委会将视核电为可持续能源。对于此决定,欧洲环保人士及反对核电站者均表示了担忧。而诸如绿色和平组织及德国的环保组织均对欧委会这一决定表示了责备,认为这违背了欧盟自身的气候目标政策并且释放了一个完全错误的信号。

对德国而言,政府此前已经决定退出核电并且于2021年12月31日刚刚关闭了三家核电站,欧委会的这个决定不禁给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带来了不小的激动,也许他们可以不失业了。但是,德国新任经济气候部部长哈贝克对此决定表示了反对意见,“把核能这个高危险性技术作为可持续能源是错误的,核废料将让欧盟在接下来的世纪百年内都承受严重的负担。”德国前环境部长、新任联邦发展部部长舒尔策(女)也宣称,“核电太危险、太昂贵而且对于帮助推动世界环境保护的进程而言太过缓慢。”德国已经于2021年末关闭了位于Brokdorf、Grohnde和Gundremmingen的三家核电站,并将于今年末关闭境内另外的最后三家位于Landeshut、Emsland和Heilbronn的核电站。

欧盟各国关于核电的定位争议已持续了数月之久,如德国称反对将核电作为绿色能源,而如法国则称支持把核电视为非碳排放能源的关键技术,而欧委会的此决定被认为是对于此争议的妥协式解决方案。欧委会称,此决定显示了欧盟各国用各自的不同方式来达到共同的气候中和总目标的可能性。虽然欧盟各成员国还拥有在1月12日前对此决定草案提出异议的权力,但是要想推翻此决定则需至少20个欧盟成员国(代表约65%欧盟总人口)提出反对才能实现。故推翻此决定的可能性貌似微乎其微,因为相对于支持这个决定的欧盟成员国而言,只有如:德国、奥地利、丹麦和葡萄牙是明确反对建核电站的。(李晨浩)

    参考资料:

    https://www.berliner-zeitung.de/news/absolut-falsch-bundesregierung-lehnt-eu-vorhaben-zu-atomkraft-ab-li.203630


德国马普研究所和剑桥大学联合研究并发现引起体重正常人

患脂肪肝的易感基因

据德国马普学会1月17日消息,德国马普学会分子细胞生物学和基因学研究所(位于德累斯顿)与英国剑桥大学格登学院联合研究发现,曾因罹患肝脏疾病或其它原因体内产生RNF43 、ZNRF3这两种基因突变的人,更容易得脂肪肝类疾病。肝脏是人体主要的代谢器官,但在当今全球肥胖病流行的情况下,却总是有一部分偏瘦、正常体型且日常注重饮食的人群罹患脂肪肝。上述德英专家通过研究并比较国际肝癌基因研究小组提供的患病者基因后发现了上述易感基因。该发现对于提前或在患病早期阶段对携带上述脂肪肝易感基因的个体进行干预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李晨浩) 

参考资料:

https://www.mpg.de/18146157/0117-mozg-development-of-fatty-liver-disease-under-a-healthy-diet-151300-x?c=2249

德国弗朗霍夫电池制造研究所成立

德国弗朗霍夫电池制造研究所(FFB)自2022年1月起成为德国弗朗霍夫协会下的一所新的独立运行研究所,地点位于明斯特。它源于德国联邦教研部2年前资助的研究项目“FoFeBat”。正是该项目致力于资助弗朗霍夫协会建立一个德国电池制造技术的研究平台。在这个平台框架下,联邦教研部将把电池制造技术的推广分配给不同的能力中心和技术集群。新成立的研究所和该项目的目标是加快德国现有和未来电池制造技术的创新和产业化进程,其工作重点获得大规模电池研发制造的相关经验,并填补德国在该领域的产业空白。经过两年的准备,弗朗霍夫协会终于完成了成立一个独立的电池制造研究所的相关前期准备工作。未来研究所除了通过项目资助保障运行之外,还将通过与更多的产业伙伴开展早期和正式的工业化项目带来更多的运行资金。德国政府为了贯彻其实现气候保护目标的政策,需要迅速地将新型能源转型技术应用到产业中,而电池制造则是这个产业链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环。弗朗霍夫主席诺伊堡尔教授表示,新研究所的建立不仅标志着德国在生态经济转型中迈出了切实一步,也是德国未来在该领域占领高科技高地的技术能力和主权保证。(李晨浩)

参考资料:

https://www.fraunhofer.de/de/presse/presseinformationen/

2022/januar-2022/fraunhofer-forschungsfertigung-batteriezelle-ffb-wird-selbststaendige-fraunhofer-einrichtung.html


德国电价构成

德国联邦政府密切关注整体能源价格情况,德国建立社会生态市场经济(sozialökologische Marktwirtschaft)过程也是气候中和、高度工业化的过程,为了避免不发生社会动荡,电价必须保持在可承受范围内。德国联邦政府目标是不让公民单独承担不断上涨的能源费用成本,而是创造条件能源价格上涨的冲抵因素,让家庭用电尽量保持相对稳定。德国2021年平均批发电价96.85欧元/兆瓦时,高于2020年(30.47欧元/兆瓦时)价格。2021年从上半年的平均54.96欧元/兆瓦时发展到下半年的138.04 欧元/兆瓦时,这些价格对最终用户都有影响。德国电价由市场决定,家庭用电的电价计算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能源购置和推销费用;网络使用费和国家征收的税费,包括税收和EEG(德国的可再生能源法案)附加费。价格构成的第一部分由电力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形成,它可能因电力供应商而异,也称为竞争份额;电力客户通常可以通过仔细选择不同供应商不同电价,决定是否可能有不同差价,保证私人用有更多地选择权,联邦政府为市场制定了透明的框架,让电力客户能够相信这些供电的报价,联邦政府目前任务是研究如何改善这里的框架条件,联邦及州设立的反垄断局不断核查是否存在价格不公的个案行为。私人用户电价的另外两个构成部分与电力供应商无关,而是由法律和国家决定税费。

根据德国联邦网络局和联邦卡特尔办公室2020年监测报告,国家征收的税费约占电价的一半,2020年份额约为52%。为了降低电价中的这些成本,联邦政府将从2023年起将EEG(新能源法)附加费纳入投资基础费用,竞争份额为25%,网络费用(包括计量和计费成本)约占电价的23%。

德国全国电网费用并不统一,取决于各自区域电网的成本和该区域的用电量,德国将早2023年通过《网络费用结构现代化法案》(NEMoG)消除传输网络费用的区域差异。根据联邦网络局(BNetzA)和联邦卡特尔办公室(BKartA) 的监测报告,2020年全国网络费用平均为7.50美分/千瓦时,包括计量和计费成本。(施显松)

参考资料:

https://www.bmwi.de/Redaktion/DE/Artikel/Energie/strompreise-bestandteile.html


世卫组织认为新冠变体奥密克戎的危险性并不温和

据德国ntv电视台2月9日消息,世卫组织代表阿布迪(Abdi Mahamud)日前宣布自2021年11月底世卫组织将奥密克戎列为令人担忧级新冠变异病毒以来,全世界已有近1亿3千万人感染该病毒,因奥密克戎死亡的人数达50万人,这相对于目前世界范围广泛接种新冠疫苗进行防护的前提已经是非常之高了。数据表明,奥密克戎的危险性并不如人们认为的那样温和。世卫组织专家玛利亚(Maria Van Kerkhove)称,世界目前正处于奥密克戎疫情高峰之中,而不是已经渡过这轮高峰。

而欧洲又是本轮奥密克戎疫情高峰的中心,每3个因奥密克戎死亡的人员中就有1位来自欧洲。在过去的一周中,全世界有68000人因奥密克戎被报告死亡,相对于上一周上升了7%,感染总人数达1930万人。这其中,欧洲的感染人数占58%,死亡人数占35%。自2019年12月新冠疫情最初爆发以来,超过3亿9千万人受感染,约570万人死亡。而目前新冠疫苗在世界范围内接种了超过100亿剂次。(李晨浩)

参考资料:

https://www.n-tv.de/panorama/WHO-Dieses-Virus-ist-weiterhin-gefaehrlich-article23114518.html

德国卫生部长以以色列为例警告放松防疫措施的教训

据德国ntv电视台2月9日消息:德国卫生部长劳特巴赫(Karl Lauterbach)针对目前德国舆论界有关放松防疫措施的观点进行了驳斥,他警告这是没有耐心的做法,并且可能会导致德国的单日新冠死亡人数大幅上升。

丹麦于上周宣布了新冠解封的“自由日”,以色列也解除了多项针对新冠的防疫措施,但是结果并不理想。比如:在以色列,根据以色列卫生部的最新数据,每100万人的死亡人数持续攀升至每天5人,这比2022年1月初的单日0人死亡数大幅增加。而且,在以色列当下有近1200人因新冠重症而住院就诊,这相比过去的数字是从未有过之高,而且情况还在持续恶化。据劳特巴赫部长分析,虽然以色列一直以来是新冠防疫的榜样国家,最早开始接种疫苗,最早接种加强针,甚至最早接种第四针疫苗。但是,以色列目前还是有相当一部分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未接种疫苗或未完整接种疫苗,这个比例在全以色列60岁老人中约占12%。所以,一旦政府对防疫措施进行了解封,这部分易感老年人更容易感染新冠并发生重症甚至死亡。根据以色列卫生部的数据,约有43%的新冠死亡人数来自60岁以上的年龄群体。劳特巴赫部长又解释道,“虽然德国60岁以上老人群体中也有约15%的人未接种新冠疫苗或部分接种新冠疫苗,但是鉴于德国目前的新冠防疫措施,所以德国新冠死亡率还在有效地控制之中。而如果德国也像这些国家一样立刻解封相关防疫措施,目前较低的单日死亡人数将从约140人上升至400甚至500人。如果德国坚持当前的新冠防疫措施,那么估计不仅可以在2月底将渡过本轮奥密克戎疫情高峰,还能避免在2022年4月复活节时再发生疫情高峰。当前,德国总体防疫措施有效,疫情数据将在接下来的2-3周内维持稳定并略有下降。而且,目前德国60岁以上老年人处于良好地防疫控制之中。他还反对巴伐利亚州最近打算取消养老院护理人员的强制接种疫苗义务的提议。他认为,这将给德国社会带来一个错误的防疫信号。虽然养老院机构人员的强制接种疫苗义务可能导致更多地员工流失从而加剧了养老院护理人员的短缺,但是这个政策的本意并不是出于“刁难”员工,而是为了保护“特别”容易感染新冠的群体免于患病甚至死亡。因此,他呼吁,德国各界应该以一种普适的理性来应对这场疫情危机。之前政府所制订的一系列防疫措施都有其道理,应该继续维持而不是轻易放弃或者打破。他希望在今年3月普遍新冠疫苗接种义务政策如能出台的情况下,德国将于今年秋天做好解封的准备。(李晨浩)

参考资料:

1.https://www.n-tv.de/politik/Lauterbach-Jetzt-oeffnen-wuerde-viele-Leben-kosten-article23114344.html

2. https://www.n-tv.de/panorama/Warum-in-Israel-so-viele-Menschen-schwer-erkranken-article23113523.html

德国总理准备迈出德国解封新冠防疫措施的第一步

据德国ntv电视台2月11日报道,德国社会目前就是否解封新冠防疫措施正展开激烈的争论。而联邦总理朔尔茨也表示解封是有可能的。下周三,他会在联邦和州的新冠防疫峰会上讨论解封第一步的有关内容。他在联邦参议院的一次发言中表示,目前的科学判断告诉我们,奥密克戎引起的本轮德国第五波疫情高峰正在接近疫情顶点。这将允许我们在下周三的联邦和州新冠防疫峰会上讨论接下来解封新冠防疫措施第一步的有关内容,后续的措施可以等到今春的时候看看情况后再决定。在此过程中,我们将听取科学家们的意见,以免损害目前已有的防疫成就。与此同时,我们将保持警惕,做好准备,以防感染人数再次增加。

尽管新冠疫情给临床和医疗人员带来巨大的工作压力,但是德国卫生系统目前仍保持着活力。因此,已采取的新冠防疫措施是有效的。同时,朔尔茨总理再次呼吁人们去及时接种疫苗。根据朔尔茨总理的看法,德国联邦制在新冠大流行下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政治体制,许多因疫情而制订且需要紧急制订的法律在该体制下获得通过的过程并不容易,但是从实施的结果来看,在新冠大流行下,德国的联邦制政治制度的运行还是有保障的。

朔尔茨总理还提醒,基于针对养老护理和医疗机构的强制接种义务政策已经开始实施,希望各联邦州积极遵守上述法律规定。这是针对保护疫情下“特别”需要关注的公民群体而制订的法律规定,即:德国的老年人和病人。针对他们的保护将会一直是德国政府的优先事项。关于社会上对养老护理和医疗机构人员的强制接种义务是否应该实施的争论,朔尔茨总理强调称,这是德国公民全体共同投票通过决定的,不应该再有异议。同时,朔尔茨总理补充道,他预估到今年(2022)秋天或冬天可能还会有一次新增感染新冠人数上升的疫情高峰,届时如果德国能够实施普遍的强制接种义务措施,将对应对这波疫情高峰非常有意义。(李晨浩)

参考资料:

https://www.n-tv.de/politik/Scholz-will-ersten-Offnungsschritt-angehen-article23120570.html

德国科学家研究表明易感新冠基因或可降低感染艾滋病几率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莱比锡人类进化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科学家胡构(Hugo Zeberg)与瑞典卡罗琳斯卡研究院共同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导致人类感染新冠并患重症的人体基因可能会降低对另一种疾病的感染风险,比如可大约降低人体27%的患艾滋病几率。

在感染新冠的患者中,有些仅仅有轻微的症状甚至无症状,而有些则会病重至住院治疗。除了年龄、慢性病史等因素外,研究表明遗传基因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在上述2020年秋天开始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源自古尼安德特人的存在于现代人体中的基因变体会导致人更加容易罹患新冠重症。再经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变体的3号染色体更加缺少一种CCR5的基因片段。而该基因片段据已有研究显示对接收艾滋病病毒到白血球细胞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家在对各国基因库(FinnGen, UK Biobank and Michigan Genomic Initiative) 的相应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携带这个易感新冠重症的基因变体的患者或可降低约27%的感染艾滋病几率。同时,令人困惑的是研究尚无法解释为何源一种自1万多年前的古人类基因变体会令现代人更易患新冠重症。(李晨浩)

参考资料:

https://www.mpg.de/18289931/0217-evan-covid-19-genetic-risk-variant-protects-against-hiv-150495-x?c=2249

针对奥密克戎病毒株 现有抗体“失灵”

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体急速传播,将很快超过德尔塔变体。此前已有法国科学家研究论证奥密克戎变异株能够抵抗单克隆抗体(9种)的中和作用。12月28日,德国灵长类中心(莱布尼茨灵长类研究所)发布该中心Stefan Pöhlmann教授研究团队联合多家德国医学研究机构针对该变异株的疫苗和联合抗体的细胞研究结果,同样证实奥密克戎能够避开人体感染或接种所建立的抗体,能够抵抗多数抗体治疗,相关结论如下:

(1)、康复患者的抗体几乎无法抑制奥密克戎变体(以德国第一波病毒感染康复者为例);(2)、接种2剂拜恩泰克/辉瑞疫苗后产生的抗体在对奥密克戎的效果上明显低于针对德尔塔变异株及其他病毒株;(3)、接种3剂拜恩泰克/辉瑞疫苗能够更好抑制病毒,交叉接种拜恩泰克/辉瑞疫苗和牛津-阿斯利康疫苗同样产生更好抑制效果;(4)、大多数新冠疾病治疗抗体药物对奥密克戎抗体无效,包括卡西瑞单抗(casirivimab)和伊德单抗(imdevimab)两种药物的组合治疗,以及bamlanivimab和etesevimab双中和抗体治疗;(5)、抗体药物中仅发现Sotrovimab能够抑制奥密克戎刺突,或成为治疗该病毒株感染者的重要组成。该中心对于感染后人体建立的T细胞抑制作用仍在研究当中。

Pöhlmann教授表示,拜恩泰克/辉瑞加强针、阿斯利康与拜恩泰克交叉接种或可针对奥密克戎提供保护。(周顺杰)

参考资料:

https://www.dpz.eu/de/aktuelles/pressemitteilungen/einzelansicht/news/omikron-variante-weitgehend-resistent-gegen-aktuelle-antikoerper.html

德国科研人员发现特殊T细胞在新冠疾病中的致命因子

现有研究已经证实,错误的免疫反应在导致新冠重症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过激的免疫细胞会攻击、破坏人体自身组织。德国柏林健康研究所(BIH)Birgit Sawitzki教授专注研究感染新冠病毒后人体T细胞在免疫反应中发挥的作用,近日在联合柏林夏里特医学院、波恩和亚琛的大学医院共同研究发现CD16阳性的T细胞会增加细胞毒性,包括血管内部细胞层(CD16又称FcγRIII,是免疫细胞表面的一种细胞表面抗原),CD16阳性T细胞结合补体系统(Komplementsystem,先天免疫系统的一部分)会导致新冠疾病的致命进程。相关研究结果已经发表在《细胞》杂志。

T细胞分为了T辅助细胞,帮助形成特定抗体开展靶向防御,或是T杀伤细胞,杀死特定的感染细胞,以及调节性T细胞,调控免疫进程。在感染新冠病毒后产生的T细胞会识别病毒刺突蛋白并应激反应。科研人员在通过中重度新冠患者、健康者以及其他病毒感染者的细胞对比检测中发现重度新冠病患的T细胞表面出现了CD16分子。令免疫学家惊讶的原因是,CD16通常只出现在先天免疫系统细胞上,如自然杀伤细胞和单核细胞,而不会出现在特异免疫系统细胞如T细胞上。

CD16帮助先天免疫细胞识别并杀死被感染的人体细胞,该分子识别与受病毒感染细胞结合的抗体,并刺激免疫细胞释放溶细胞酶杀死感染细胞。T细胞并不需要这种帮助,T细胞通过T细胞受体识别感染细胞。Birgit Sawitzki教授解释,“独立于T细胞受体而通过CD16的额外的激活会明显提高T细胞的破坏能力”,“危险在于,T细胞通过T细胞受体激活的是受控的安全机制,只针对受感染或发生改变的体细胞,而通过CD16激活会破会这种安全机制,未被感染的血管细胞也可能受到攻击。”

实验室中发现,CD16阳性T细胞在接触抗体时会释放细胞毒性分子,损伤肺部血管细胞。与亚琛研究人员的联合研究中,在新冠病亡者的肺部发现了这种CD16阳性T细胞,证实了“这些细胞在新冠疾病过程中发挥了致命作用”。另一发现是,在其他严重感染疾病如艾滋病或肝病中没有发现在此类活化的CD16阳性T细胞。

在寻找CD16阳性T细胞起源时,科研人员发现所谓补体系统(补体系统由一系列的蛋白质组成,属先天免疫系统的一部分。)中特定成分越来越多在重症新冠病患中出现,有助于形成CD16阳性T细胞。如果能够确定补体系统与此类T细胞的联系,则能通过抑制补体系统降低新冠重症的风险。(周顺杰)

参考资料:

https://www.bihealth.org/de/aktuell/die-fatale-rolle-der-t-zellen-bei-covid-19

德国联邦政府希望迅速规范分流诊疗

联邦司法部长马克·布什曼(Marco Buschmann)近日在Twitter上表示,联邦政府将对联邦宪法法院的分流诊疗裁决做出快速反应:“第一个目标必须是首先防止分流的发生,但如果必须进行分流,就需要有明确的规则,为残疾人提供免受歧视的保护”。

分流诊疗决定意味着什么?分流这个词最初来自军事医学领域,现在也被用于急救医学或民防。在军事方面,分流诊疗的目的是为了首先治疗那些能够迅速恢复战斗力的士兵。在医学上,分流是一种在紧急情况或大流行病中选择谁优先被治疗的方法。

到目前为止,德国没有任何法律规定必须根据哪些标准进行分流诊疗,这被认为是违宪的。国家有责任保护残疾人免受歧视,也必须保护所有人的最高法律权利——生命。特别是在新冠大流行的情况下,重症监护病床和呼吸机供不应求,立法者必须有确切的法律保障,以便残疾人在被决定是否接受治疗时不会处于不利地位。德国重症监护和急救医学跨学科协会(DIVI)发布了第一份关于医疗选择的指南。该指南迄今为止被多次更新,最近一次是在2021年11月。“临床治愈前景”在选择病人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意味着那些在医生看来生存概率较高的人应该得到优惠待遇。老年人、具有潜在疾病或残疾的人不应该处于不利地位,病人的社会特性、疫苗接种情况也不应该成为分流诊疗的选择标准,换句话说,不接种疫苗的人不应该受到歧视。然而,这些指南只是“临床伦理建议”。即使大多数重症监护医生可能会遵循这些建议,但它们不具有法律约束力。随着Omikron变体的传播,重症监护室的情况可能很快进一步恶化。在极端情况下,医院工作人员将不得不面临一个极其困难的决定,选择谁能够得到治疗而谁不能。对此,联邦司法部张布什曼宣布,将“迅速”提交一份关于在所谓分流情况下保护残疾人的法律草案。联邦卫生部长卡尔·劳特巴赫对这一决定表示欢迎,他认为残疾人比其他人更需要来自国家的保护,特别是在分流的情况下,但现在需要通过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疫苗接种来防止分流。(桂潇璐)

参考资料:

https://www.tagesschau.de/inland/innenpolitik/triage-bverfg-105.html

德国启动Novavax疫苗接种

根据德国卫生部介绍,首批140万剂Novavax公司新冠疫苗于2月21日起一周内交付,预计下周还将有100万剂。在莱法州,从上周一开始就启动了疫苗接种登记,有9139人在前四天内参与了Novavax疫苗的接种登记,其中约5000人甚至在周一的前几个小时内就已经成功登记。下萨克森州卫生部报告说,2月初开始有近6000人在等待接种这种新疫苗。

德国今年总共向Novavax公司订购了3400万剂疫苗。严格来说该新冠疫苗并不是真正的“灭活疫苗”,而是“重组蛋白疫苗”,采用蛋白质亚基及重组病毒糖蛋白纳米颗粒技术。Novavax疫苗利用的是在新冠病毒表面发现的刺突蛋白。疫苗中的刺突蛋白是在实验室里用细胞培养的。接种疫苗后,免疫系统针对该刺突蛋白产生免疫反应。这与 mRNA疫苗(辉瑞与莫德纳)不同:mRNA 疫苗向细胞传达指示来生成刺突蛋白,而不是直接利用刺突蛋白来产生免疫反应。Novavax疫苗不含有任何活性病毒,也不会让人感染新冠。德国联邦卫生部长卡尔-劳特巴赫称之为“准灭活疫苗”,可以鼓励那些对主流mRNA疫苗持怀疑态度的人进行疫苗接种。目前,疫苗接种常设委员会(STIKO)推荐18岁及以上人群接种Novavax疫苗。对于基本的免疫接种,两次疫苗接种应至少间隔三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被排除在建议之外。接种首先针对护理机构员工以及尚未接种的人员,预计3月中旬开始适用于开放接种。

罗伯特-科赫研究所将Omikron变体描述为自2022年初以来明显占优势的新冠病毒变体。Novavax疫苗对Omikron的保护效果如何?对此Novavax公司表示,与其他测试的病毒变体一样,该疫苗也可以显示出对Omikron变体的免疫反应。在两剂疫苗接种后,免疫反应相对较低。但在间隔6个月进行加强针接种后,对Omikron的保护能力显著提高。另据Novavax公司称,一种Omikron变体专用疫苗已经在开发中,临床试验计划于2022年3月底前开始。根据STIKO,接种Novavax疫苗后的副作用主要是注射部位的局部触痛和疼痛、头痛和疲劳感等,一般是轻度至中度和暂时性的,在第二剂后更常见。

此外,德国还向BioNTech/辉瑞公司订购了约2.873亿剂疫苗,Moderna公司约1.203亿剂,阿斯利康公司约5630万剂,强生公司约5500万剂,用于2022年新冠疫苗接种。(桂潇璐)

参考资料:

https://www.tagesschau.de/wirtschaft/unternehmen/novavax-impfstoff-105.html

https://www.tagesschau.de/inland/gesellschaft/novavax-corona-impfstoff-103.html

德国启动废水中的新冠病毒监测试点项目


由德国联邦卫生部、联邦环境部以及联邦教研部共同发起,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协调的“废水中新冠病毒的系统监测”项目,通过检测废水中的病毒,研究是否可以在德国实施基于废水的新冠早期预警系统,这为更快地收集病例数、更精确地绘制感染过程以及更早地检测新型病毒变体及其传播提供了可能。欧盟在“紧急支持工具(ESI)”框架内将为该项目提供约370万欧元的资金。

该试点项目于今年2月开始,并持续一年,逐步涉及全德20个地点,将每周两次采集24小时内从污水处理厂流入的混合水样,通过PCR检测进行处理和分析。随后,这些结果将与当地卫生局的大流行病数据联系起来,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纳入大流行病形势评估。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英格勒-邦特研究所水化学和水技术部主任Harald Horn教授表示,通过城市废水确定新冠病毒数量和动态的方法已经在德国的个别研究项目过程中得到了成功的测试。这不仅可以帮助更好地估计受感染的人数,而且还可以比通过个体检测更快地发现病毒变种和突变的传播。

在该项目中,研究人员希望在可比结果的基础上分析哪些方法可以适用于地区范围内的监测,以及为此需要收集的数据,以便能够检测混合废水中的新冠病毒。这一点目前在监测Omicron病毒变体时表现的很明显,其病毒碎片主要通过上呼吸道排出,与delta变体相比,只有三分之一的病毒碎片进入废水。因此,研究人员面临的一个特别挑战是进一步提高样本收集、实验室分析和数据评估的质量。

在项目试点结束后,研究人员将决定是否建议在德国进行全国性的废水监测。这种针对新冠的全国性预警系统,也适用于其他病原体,如脊髓灰质炎或流感病毒。(桂潇璐) 


参考资料:

https://www.kit.edu/kit/pi_2022_015_bundesweites-pilotprojekt-zum-corona-nachweis-im-abwasser.php

德国研究团队利用UV-C辐射消灭室内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主要通过被感染者咳嗽、打喷嚏、说话和呼吸时带出的飞沫和气溶胶传播。气溶胶与较大的液滴不同,它们不会迅速下沉到地面,因此会在室内空间停留很长时间。众所周知,新冠病毒和许多其他病原体一样,可以通过UV-C辐射杀死。然而,这种极短波的紫外线会对人类的皮肤和眼睛造成伤害,并被认为是致癌的。由于这个原因,到目前为止,UV-C辐射主要用于封闭系统中。

由慕尼黑大学安德烈亚斯-维泽(Andreas Wieser)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现在正在使用UV-C辐射来开发一种无形的保护墙,旨在遏制新冠病毒和其他病原体在室内的传播,同时人们又可以在室内不受限制地自由活动。这种新型系统可以像灯一样挂在天花板上,用来分隔房间,UV-C光被捆绑并向下发射,就像保护墙一样,一旦附着在气溶胶颗粒上的病原体“漂浮”过去,就能使其失去活性。

该项目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如何聚集UV-C光,使其不会辐射到指定区域之外。研究人员在系统反射器和地板上的紫外线吸收元件的帮助下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符合法律所规定的要求,比如控制工作场所的紫外线辐射极限值等。为了确保人们可以在房间里畅通无阻地走动,甚至穿过这面看不见的UV墙,该系统还有一个自动关闭装置:一旦有物体或身体的一部分接近辐射区,紫外线辐射就会自动关闭,只有在辐射区没有障碍时才会重新开启。

研究人员测试了这一系统对于新冠病毒、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保护作用。他们假设空气速度为十厘米每秒——这是空气在离一个刚打完喷嚏的人一米远的地方移动的速度。如果新冠病毒、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这种速度通过UV-C墙,99%以上都被灭活了。此外,研究人员还将UV-C系统与空气过滤器结合起来:该系统通过将房间内的空气吸入并慢慢吹入UV-C的辐射区域来进行消毒,除了UV-C墙的直接屏障作用外,这还可以防止携带病毒的气溶胶颗粒在房间里累积。

从研究人员的角度来看,他们的系统可以使人们在室内相处时摆脱口罩的束缚。防止气溶胶传播病原体的最有效方法是佩戴口罩。然而,医用口罩可能存在保护漏洞,即使是FFP2口罩在实际使用中也常常不能紧贴。UV-C保护墙能起到类似口罩的屏障作用。目前,研究团队已着手将这一系统推向市场,第一批UV-C保护系统预计将于4月份交付。(桂潇璐)

参考资料:

Andreas Wieser (LMU München) et al., medRxiv, doi: 10.1101/2021.12.16.21267937

https://www.wissenschaft.de/technik-digitales/uv-wand-soll-sars-cov-2-abtoeten/

ARS-CoV-2如何利用宿主细胞

—亥姆霍兹RNA感染研究所“冠状病毒密码”项目获ERC资助

德国亥姆霍兹核糖核酸感染研究所(HIRI) Mathias Munschauer主导的研究项目“冠状病毒密码”(“COVIDecode”)在2022年初获得欧洲研究委员会(ERC)的启动资金(ERC Starting Grant),在五年内授予他将获得150万欧元的研究资金,欧洲研究委员会(ERC)研究基金是科学领域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资助之一。Mathias Munschauer领导的项目主要是对新冠病毒“SARS-CoV-2”更深入了解,集中研究新冠病毒如何与其宿主细胞在基因组分子方面的互动关系。亥姆霍兹核糖核酸感染研究所(HIRI)是德国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HZI)与维尔茨堡大学(JMU)合作成立的研究机构,此前该研究所Chase Beise主持的“基因剪刀Combo”(CRISPR Combo)项目、Neva Caliskan的“T细胞框架”(T-FRAME)研究项目分别获得2020年度和2021年度“ERC”研究基金。

Mathias Munschauer 领导的“COVIDecode”项目专注于宿主和病原体之间的分子相互作用,与许多人类病毒一样,新冠病毒SARS-CoV-2 也使用核糖核酸(RNA)作为遗传信息载体。病毒的核糖核酸(RNA)基因组“偷偷”的依附到(宿主)的细胞中,然后细胞将其转录成病毒繁殖所必需的蛋白质,迄今为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毒编码这些蛋白质的功能上,而关于病毒核糖核酸及其在病毒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与宿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知之甚少,Munschauer领导的研究项目旨在破译这些相互作用如何塑造病毒核糖核酸生命周期和宿主的防御机制。全球新冠大流行表明,在分子水平上更好地了解其病原体以及不断出现的新冠变异病毒非常重要。从长远来看,这也将为基于 RNA 的抗病毒疗法和免疫疗法创造新的可能性。(施显松)


参考资料:

https://www.helmholtz-hzi.de/de/aktuelles/news/news-detail/article/complete/15-millionen-euro-fuer-erforschung-von-sars-cov-2/

欧洲/德国2022年新冠疫情及防疫政策走向

一、欧洲及德国2022年最新疫情态势

德国和欧洲疫情自去年年末以来呈现加剧趋势,2022年第一个月内,欧洲大部分国家新增感染受新变异病毒奥密克戎的影响,每周增幅在20%左右,连续创造新增感染新高,其中法国单日新增最高记录突破50万,德国也创下单日新增近25万记录,欧洲多个国家2022年第一个月内新增感染人数超过2021年全年新增感染数(见下表),人口基数较小的丹麦国家,发病率(平均每10万人七天感染增加总数)突破“5000”极高值,大部分欧洲国家发病率都突破“1000”关口,德国在2021年12月初新规定发病率“350”作为实行严格限制接触的“阈值”,但德国目前达到了1500左右,已经远远超过该警告值。

国家

2022年1个月内新增感染数

2021年全年新增感染数

德国

390万

543万

法国

1059万

721万

奥地利

77万

89万

丹麦

121万

58万

比利时

119万

83万

意大利

535万

374万

英国

475万

332万

瑞士

103万

93万

 (欧洲主要国家2022年第一个月感染情况)

自2021年12月份至今以奥密克戎为主导的新冠肺炎感染潮来势凶猛,已经被定性为第五波感染潮,目前第五波感染潮在欧洲和德国已经达到了高峰,但仍并未消退,同时奥密克戎病毒自身还出现了“BA.2”亚分支,正在扩张传播,形成新威胁,疫情形势并不明朗,可以确定的是这一波感染增加剧烈,但奥密克戎导致严重感染的风险较低。

二、欧洲放松新冠限制成为主流

尽管目前德国和欧洲新冠疫情严峻,但放宽防疫限制成为欧洲主流,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推翻防疫措施,丹麦、挪威、英国、瑞典、立陶宛、捷克已经废除了佩戴口罩义务,开放了餐饮业和文娱场馆,芬兰和挪威已宣布在2月份取消所有的防疫限制,瑞士从2月3日起取消了对新冠病例接触者居家隔离和居家工作的义务,从2月中旬迅速废除所有防疫规定;意大利也从2月11日开始取消室外口罩义务,并将从3月31日取消大流行疫情紧急状况,芬兰将从2月14日起将解除文娱设施人数限制,到3月份将重新开放夜店,餐馆和酒吧将解除所有限制,西班牙也将从11日起将重新开放公共娱乐场所,奥地利将从2月12日取消新冠2G规则。

同时欧洲一些国家放宽了入境规定,意大利最新规定来自欧盟国家的旅客持有新冠疫苗接种证明或新冠感染痊愈证明,并且新冠检测结果呈阴性,入境将不再需要隔离,而罗马尼亚规定来自任何地区只要符合新冠检测通过无需进行隔离,希腊宣布,从2月7日开始,所有持欧盟新冠疫苗接种证明的旅客可以入境该国而无需进行新冠检测,葡萄牙从2月7日起,持有欧盟“健康通行证”的旅客在入境时将无需提交新冠检测阴性证明。

三、德国目前放松新冠防疫措施压力很大

德国放松新冠封锁措施呼声越来越大,一种观点认为新冠不再像以前那样对社会和卫生系统构成威胁,目前感染并没有造成医疗系统和关键设施崩溃的危险。自大流行病开始以来,防疫措施的核心目标是防止德国卫生系统的崩溃,但新冠进入目前第三个年头,一切都已改变,目前德国所有愿意接种的人都可以接种新冠疫苗,保护自己免受病毒的侵害,在德国所有60岁以上的老人中,约有75%的人接种了三剂疫苗,从而很好地预防了严重的疾病。罗伯特·科赫研究所(RKI)在1月份报告约68000个有症状的奥密克戎病例中,只有42名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室治疗,比例为0.06%,其中54人死亡,比例为0.08%。德国在2021年新冠最严重时重症监护床位占用数达到4918,但目前只有当时的一半人数,尽管感染人数不断创下新高,但重症病人几乎没有增加。另外一种观点认为防疫措施对奥密克戎几乎不起作用。“2G”规则的目的是接种过疫苗的人应该能够安全地去餐馆或电影院,规则的前提是已接种过疫苗的人不会使自己或他人感染新冠,然而事实证明这是错误的。根据丹麦研究人员发现,未接种疫苗的人和双重接种疫苗的人有相同感染奥密克戎的风险,只有接种第三剂疫苗,风险才会降低,这意味着,“2G”规则并没有提供防止感染的安全保障,在早期,仍有可能观察到防疫措施对感染数字能起到阻止作用,但现在几乎没有作用。尽管德国在2021年12月份收紧了新冠管制规则,但2022年1月份的感染病例却大幅上升,这意味着接触限制等规则对奥密克戎的传播不起作用,此外,防控措施所依据的数据奥密克戎开始已不再有有效,无法得到确切数据。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被报告为感染病例的病人并不是因为新冠而来医院,而是因为其他原因,却恰好被检测出新冠阳性。

德国联邦卫生部长劳特巴赫认为放松防疫措施带来不利结果,他以放松管制的以色列为例,该国一直以来是新冠防疫的榜样国家,最早开始接种疫苗,最早接种加强针,甚至最早接种第四针疫苗,在2021年年底至2022年年初新冠死亡记录为0,而正因为以色列自1月初实行“松绑”而导致目前出现1200人因新冠重症而住院就诊严重局面,每100万人的死亡人数持续攀升至每天5人,而且情况还在持续恶化。鉴于德国目前的新冠防疫措施,德国新冠死亡率还在有效地控制之中,劳特巴赫认为如果德国也一样立刻解封相关防疫措施,目前较低的单日死亡人数将从约140人上升至400~500人,将带来严重后果,劳特巴赫认为继续坚持当前的新冠防疫措施,可以在2月底将渡过本轮奥密克戎疫情高峰,避免在2022年4月复活节时再发生疫情高峰。

四、德国新冠防疫方面新的特点与疫情防控展望

德国自2021年11月25日正式结束先前实施了近两年的“大流行紧急状态”以后,从总体上德国的新冠限制措施就是放松为主,新冠限制以2G+/2G/3G规则为核心。同时2021年11月23日通过的德国新《感染防护法》意味着德国不再可能出现全国性强硬严格的封锁政策,州政府将拥有更灵活的防疫措施决定权。德国自2022年1月13日开始放松了的新冠隔离检疫新规则,大大降低了新冠隔离时长,并且2022年2月开始对新冠核酸检测(PCR)也进行方向性调整,即新冠抗体快速检测可以替代PCR检测确认感染,转而将实验室PCR检测留给医护和关键部门的服务,普通感染接触只需快速检测即可。

德国从形式上并没有宣布放松新冠管制,但联邦各州实际上已经走在“松绑”的路上,德国巴伐利亚州、下萨克森州、勃兰登堡州和巴-符堡州已经完全废除2G政策,柏林和萨克森-安哈尔特州也正在准备2G规则,其他联邦州中的2G规则也仅在有限范围适用,完全坚持2G规则的州已经不存在。(施显松)

新冠长期症中神经和大脑功能问题


德国BR频道“科学”栏目报道新冠长期症(Post-Covid/long Covid)中大脑损伤的研究。其主要内容为:

新冠病毒可引起大脑疾病,触发因素多种多样,例如炎症、细胞和血管功能障碍或者免疫系统反应可导致大脑紊乱症。神经和认知问题通常发生在新冠康复者两类人身上:一类是进入严重病程且必须接受重症监护的患者,第二类为轻度至中度病程患者,后者康复后在1到4个月的潜伏期后突然出现反弹症状,反弹表现在:患者的工作效率大幅下降、疲惫(“疲劳”)、头晕、步态不稳或有痴呆症状,兼有神经或认知障碍,例如记忆、注意力或感觉障碍,就是俗称的“脑雾”(Brain Fog),“脑雾”与“化学脑”(Chemobrain)的病症相似,“化学脑”是癌症治疗期间和之后经历常见的精神混乱。

新冠康复者患有长期症者经常遭受脱发或肌肉和关节疼痛的困扰,妇女和老年人尤其受到影响,但年轻人也可能受到影响,受影响的女性多于男性,可能涉及免疫系,即由体内自身免疫过程引起的疾病。对740名平均年龄为49岁的患者数据进行追踪分析,这些患者因新冠住院治疗康复后,23%的人有记忆问题,18%的人表示大脑处理速度有问题,15%的人表示语言流畅方面出现问题。

新冠长期症神经系统受损害主要特征有以下七个方面:

1、比流感更常见的神经系统问题

病毒感染后会出现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如流感后遗症,而新冠长期症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在同一时间段内出现频率更高,据初步统一与新冠病原体直接相关。在2021年4月的《柳叶刀》杂志上,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证明,在他们的研究中,三分之一的长期新冠患者患有神经损伤,其中,焦虑和情绪障碍最为常见(分别为17%和14%),但也观察到有中风和痴呆症状,尤其是在病情严重的人群中。该研究基于230000病例的研究数据。

2、新冠瘫痪症

在新冠患者中,医生观察神经炎症性疾病,可能会出现暂时性瘫痪,很少有短暂性的癫痫发作或瘫痪,即只有非常短期的瘫痪症状,会消失。在2020年7月8日发表在《大脑》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医学专业人员在7名男性新冠患者中观察到格林-巴利综合征,神经系统由于自身免疫反应而发炎,会导致感觉障碍、肌肉无力和瘫痪,症状通常会再次消失,该综合征最初手和脚最初变得无反应,然后麻痹从四肢蔓延到身体中部,如果呼吸肌受到影响,可能会危及生命,但英国科学家在2020年12月14日在《大脑》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格林-巴利综合征与新冠之间没有明确的联系,不一定是这种疾病的诱因。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种格林-巴利综合征可能是在新冠疫苗接种中阿斯利康和强生疫苗引起的罕见副作用。有研究正关注接种疫苗以及使用阿斯利康和强生公司的疫苗接种新冠疫苗是否会作为一种罕见的副作用引发该综合征,但2021年12月的一项复核研究表明,接种新冠疫苗后发生格林-巴利综合征的风险似乎甚至低于以前的呼吸道病毒疫苗(例如流感疫苗)。

3、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

有新冠后遗症患者报告说,新冠康复后他们仍然感觉自己的大脑像被棉絮包裹着,由于这种病毒性疾病,思维能力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受到限制,有这种症状的人也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这些疾病通常被归入模糊的“脑雾”,也可能在恢复阶段后(一到四个月后)发生,变成慢性病。一名患者表示自己以前在语法和拼写方面一直优秀,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现在电子邮件时,必须在之后阅读一两次因为会犯很多错误,感染新冠之前,不是这种情况。

4、大脑炎症

汉堡-埃彭多夫大学医院(UKE)神经病理学研究所医学主任Markus Glatzel认为感染新冠病毒会导致大脑发炎,能够识别脑干中的炎症病灶,一般表现为轻微的炎症,但有一个重要藏在后面的未曾发现的现象:即大脑和血管的大规模炎症,即坏死性炎症,这意味着脑组织也会死亡,虽然大脑没有发现任何炎症。

5、新冠感染后中风

目前科学界在研究新冠病毒是否会改变红细胞的形状,从而经常导致血栓和血栓形成,导致新冠患者中风的血栓不是在大脑中形成,而是可能在腿或肺中形成,然后被带到大脑,在那里堵塞血管并引发中风。血栓形成时人们会发生中风,这些可能出现在大脑或其他器官中。

6、帕金森氏症也可能是新冠后遗症

2020年12月1日发表在《细胞》(Cell-Press)期刊“神经科学趋势”上的三个案例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可能引发或至少促进帕金森病,新冠患者出院两到五周后,三名患者出现了帕金森病典型的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障碍,但2021年12月对这一发现的复核研究表明:迄今为止可用的数据不足以证实新冠可以引发或加速帕金森氏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的结果表明:病毒进入大脑的一种方式是通过嗅觉粘膜的神经细胞,即直接从鼻子进入大脑,德国夏里特医院研究小组成功地在电子显微镜下完整发觉冠状病毒颗粒在嗅觉粘膜。柏林夏里特医院神经病理学研究所所长弗兰克·赫普纳指出,基于数据,新冠可以使用嗅觉黏膜作为进入大脑的入口,从嗅觉黏膜,病毒显然利用嗅觉神经等神经解剖学连接到达大脑。

7、新冠患者可以破坏血脑屏障,对此有希望出现新药

大多数专家认为新冠病原体不会直接影响大脑中的神经细胞,然而,由德国吕贝克大学药理学家 Markus Schwaninger 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现在一项新研究中表明,该病毒可以攻击和破坏大脑血管的最内层细胞层,即所谓的内皮细胞,血脑屏障也可以被病毒攻击和破坏,该团队找到了一种方法来阻止血管中的细胞死亡,通过动物实验,科学家们能够证明病毒启动的细胞死亡机制可以通过阻断细胞层中的特定蛋白质而失活。Markus Schwaninger指出,这为长期新冠症针对神经损伤相对应的药物开发带来了希望。(施显松) 

参考资料:

    https://www.br.de/wissen/corona-post-covid-long-covid-spaetfolgen-gehirn-nervenzellen-100.html

最新数据表明加强针疫苗减少了新冠的重症发病率

据德国NTV电视台2月7日消息,根据美国CDC的数据显示,大多数美国因患新冠死亡的人是未接种过疫苗的。根据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最新数据,美国目前因患新冠导致死亡的人数已达90万人,并将于2022年3月达到100万人,是目前世界上新冠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根据美国CDC的2021年12月4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每10万未接种疫苗的美国人中,平均一周有9.7个死亡病例。而在接种过2剂疫苗的10万美国人中,一周内死亡病例下降到0.7例,死亡风险降低了14倍。而对接种过第三针加强针的美国人而言,10万人中每周仅有0.1例死亡病例。另外,因患新冠而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5周岁以上的美国人中,54%是未接种过疫苗的,但是在全部65岁以上的美国人中,仅有12%是未接种过疫苗的。而因患新冠而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5周岁以上的美国人中,接种过第三针加强针疫苗的仅占8%,但是在全部65岁以上的美国人中,57%的人都接种过加强针了。上述数据对比证实,完整接种两针疫苗更不用说接种了第三针加强针疫苗对预防新冠甚至是因奥密克戎导致的重症及死亡还是非常有效的。(李晨浩)

参考资料:

https://www.n-tv.de/wissen/Boostern-senkt-Covid-19-Sterblichkeit-article23110170.html



德国决定放宽防疫政策,分“三步”取消限制措施

德国联邦和州政府2月16日就放宽新冠防疫政策达成一致,决定逐步放开防疫限制,从2022年3月20日起德国取消所有严格的防疫措施,即除了口罩义务将继续保留之外都会取消。德国“三步走”逐步放宽新冠限制具体内容为:

第一步,已接种疫苗和已康复的人举办私人聚会将不再受到限制,除非有不符合“双免”规则(即德语“2G”,已接种和患新冠但已康复者,免“受限制”)的人参加聚会,则要重新限制参与人数,即一个家庭外加另一个家庭最多两名成员;零售业2G规则也将在全德国范围内取消,进入商店无需提供疫苗或康复证明,只需佩戴口罩(建议口罩的类型为FFP2口罩)。

第二步,自3月4日起,餐饮业实行“3G”规则,只需提供当日阴性检测证明,即无需接种证明就可在饭店就餐。此外,各种活动参与人数也将受到更小限制,室内活动最多可容纳各自最大容量的60%,体育场观众总人数不得超过6000人,户外大型聚集性活动最多则可计入最大容量的75%,人数不得超过25000人。

第三步,到3月20日之前所有严格的措施都将被取消,包括各种接触限制、场所限制,与此同时,居家办公义务也要被取消,届时雇主可根据情况,自主决定是否继续居家办公。

德国联邦与州政府2月16日达成的放松限制协议中保留一个特别条款,即放松“三步走”有一个前提条件:放开必须与医院接诊新冠患者的情况挂钩,如果疫情的走势使得医疗系统重新面临严重的负担,防疫政策完全可能恢复收紧。

德国目前实行的新冠防疫管制措施是按2021年11月23日通过的新《感染防护法》所规定,这些限制措施按程序将在2022年3月19日到期。德国政府在今天通过3月20日放宽政策的决议意味着新《感染防护法》的限制措施不再自动延长。

面对即将实行的放松政策,德国联邦总理朔尔茨表示,德国新冠政策基于“放宽”与“谨慎”并重的方针,政府决定“三步”放松限制计划的前提是必须保证社会关键基础设施没有风险,包括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基本保护,所以“每一步”间隔时长为2周,未来4周内“逐步”恢复自由。朔尔茨称德国是保护措施最成功的国家,虽然疫苗接种率并不是最高的,但新冠措施起到了效果,现在必须放宽,转入“基本防护”阶段。同时,放宽政策也包括,德国政府将继续推动强制新冠疫苗接种义务,制定新的新冠检测战略,并将调整新冠“高风险地区”分类标准。(施显松)




推荐给朋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