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首页
中德关系 使馆简介 领事服务 留学德国 新闻服务 中德经贸 科技创新
 
首页 > 科技创新 > 德国科技创新简报
德国科技创新简报 总第27期
2020-05-28 22:09

本期主要内容

新冠疫情专栏

1.全球抗新冠病毒疫苗研制简况

2.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有关武汉新冠状病毒追踪新细节

3.新冠病毒危机背景下德国与美国“生物技术”之争

4.德国联邦教研部支持国际流行病预防创新联盟开发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5.德国开发出新型冠状病毒快速检测方法并被世界卫生组织公布

6.德国研究联合会加强对流行病基础研究的支持

7.兽医学家和流行病学家普费法教授谈流行病

8.英特尔和联想联手旨在解码新冠病原体

9.德国四个大科学组织研究人员制定出新冠危机政策计算机评估模型

10.为什么实行新冠放松政策后德国局势仍然稳定

11.寻找治疗Covid-19的新“武器

12.德国联邦政府决定总计7.5亿欧元的新冠疫苗生产和开发特别计划

13.德国列奥波迪娜国家科学院就新冠疫情发表第四次专门声明

14.尿液检测、心肌炎症与新冠患者高危预警

科技创新战略、计划和举措

15.德国启动量子计算的战略议程

16.德国政府通过关于在建筑中建设电动汽车充电和供电线路基础设施的法律

17.德国联邦卫生部长呼吁加强医疗数据使用和欧洲数字主权

18.全球顶尖高校联盟签署开放研究数据的索邦宣言

19.德国联邦教研部继续促进“创新与结构转型”

20.德国研究和创新专家委员会(EFI)发布《德国研究、创新和技术能力评估报告》

研发前沿

21.科学家研究发现水产养殖对磷的挥霍将危及食品安全

22.德国与日本科学家联合研发适用电子皮肤的集成微芯片

23.精准农业-数字化施肥从污泥中回收磷的新工艺

24.德国科学家研发可增强植物免疫系统的“疫苗”

25.德累斯顿工业大学领衔研发超高数据速率测量平台

26.德国研发新型钙钛矿-硅-串联太阳能电池功效高达29.15%

27.算法与传感技术助力实现精准施氮

行业动态

28.德国面临吸引移民海外的高端人才回国的问题

29.德国实现氢能源突破的前提

30.德国技术初创企业Sono 汽车光伏汽车计划取得突破

31.德国媒体认为德国在电动汽车竞赛中彻底输给美国

32.虚拟货币仍然是真正实现数字化时代以后的事


全球抗新冠病毒疫苗研制简况

目前,全球制药企业和研究机构正在大张旗鼓地致力于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发工作。由于新疫苗的研发成本高,经济风险大,所以在具体做法上采用了以往针对疟疾、结核病等新药开发模式,即在“产品开发伙伴关系”(Product Develepment Partnership / PDP)框架内向科研团队提供有期限的研究经费,该经费由公共和私有部门及非政府组织等共同筹集。

目前已启动一系列的抗新冠肺炎疫苗研究工作,其中有多项研发工作在“流行病防范与创新联盟”(CEPI)的支持下展开。获得CEPI支持的研究单位有德国的CureVac公司、美国的Inovio公司(与Wistar Institute协作)和Moderna公司(与国家过敏与传染疾病研究所合作)以及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美国的生物制药集团Dynavax(在德国拥有一家子公司Rhein Biotech GmbH)也加入昆士兰大学的项目,该公司以其“效用放大技术”(Adjuvans)参与疫苗研发。该技术能使少量的抗体达到等量的免疫效果,或用等量的抗体生产出更多的免疫剂。据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GSK)称,他们的“效用放大技术”也被两个研究团队用在新冠病毒的疫苗研发上。

除了CEPI支持的研发项目外,比利时杨森制药(Janssen)宣布用正在欧盟申请准入的抗埃博拉病毒疫苗技术来研制抗新冠病毒疫苗。法国赛诺菲巴斯德(Sanofi Pasteur)正在与美国生物医学高级研究和发展管理局(BARDA)合作,利用企业自有的重组DNA技术平台来研制抗新冠病毒疫苗。美国企业如Novavax、Tonix Pharmaceuticals和Altimmune等均宣布开展疫苗研发。据称,Altimmune研制的疫苗用于鼻腔,而Tonix公司则是在修改马痘(Horsepox)病毒基础上开发TNX-1800疫苗。

除了制药企业外,全球科研院校也在积极从事抗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工作,如德国马堡大学病毒研究所(与慕尼黑和汉堡同行协作,由德国传染病研究中心协调)、香港大学、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的疫苗中心(VIDO-InterVac)、英国剑桥大学的传染病研究中心、以色列生物研究所、加利利研究所等。

CureVac、Moderna、Inovio等公司研发的疫苗通过mRNA或DNA在体内产生于人体无害的病毒蛋白来引发人体免疫系统的响应。这种以RNA或DNA为基础疫苗的优点是能在较短时间内生产出大量的免疫剂,但迄今尚未有此类疫苗上市。

与此相反,以病毒蛋白或疫苗病毒为主攻方向的科研团队(如昆士兰大学、杨森制药和Novavax等)可利用许多已经准入的同类型疫苗,但是这一技术路线的弊端在于快速足量生产比较困难。

WHO统计数字为全球有124组新冠疫苗研发项目(5月22日数据)。德国有8个在研疫苗项目,其中BioNTech公司的mRNA疫苗分别在德国、美国进入临床I期。除疫苗研发企业和单位外,众多德国药企及研究机构对开发疫苗提供帮助。(李国强、周顺杰)  

参考资料:

德国研究型药企联盟官网,www.vfa.de、德国疫苗进展周报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有关武汉冠状病毒追踪新细节

在新的冠状病毒爆发后,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们主要关心的问题是,2019年12月底首次出现在中国武汉市的病原体危险系数到底有多大。最近该组织发布的新数据至少有助于更好地评估感染风险。目前尚不清楚病原体是否已经抵达感染链的终点。与2019年新冠状病毒近亲的Mers病毒,它主要在骆驼中传播,骆驼被认为是其主要宿主,Mers如果传到人身上,通常最多还会感染一代,然后,感染链会到此结束。而在武汉发现的新病毒难以捉摸,尚不清楚它是否可以演绎到第五代或第六代,以及达到传染链末端的频率。

病原体的传染性取决于多种因素,冠状病毒通常只会依附在动物身上,它们偶然进入人类,例如通过食用被感染的肉。贝恩哈特·诺西特研究所(Bernhard Nocht)的施密特-夏纳西特(Jonas Schmidt-Chanasit)认为,病原体并不总是适应人类,即使在人身上,还要注意在人身上依附的器官和部位。2019武汉病原体并不是依附在上呼吸道而是隐藏在肺部深处,与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相比,从肺部流出的感染性分泌物明显少得多,因而为引起足够重视。

除了有关第四代病毒的信息外,世界卫生组织还发布了一份初步的传染率比较表,该表显示,流感病毒的数量为2到3人,这次武汉冠状病毒的传染病毒频率是1.4至2.5人,麻疹患者平均感染其他12至18人,麻疹病毒才是人类最易感染的病原体。

世卫组织对新病毒发现,其意义在于,可以根据目前已知的情况,通过采取适当的对策,让新型冠状感染率控制到1.0以下,这样的传播率有利于病毒爆发。尽管如此,施密特-夏纳西特警告人们不能仓促得出结论,他认为所有评估只是暂时的。随着新信息的出现,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施显松)

参考资料:

https://www.spiegel.de/wissenschaft/medizin/coronavirus-in-china-dem-erreger-auf-der-spur-a-acb4e0b3-b688-4c36-82db-abd44e288598

 

新冠病毒危机背景下德国与美国“生物技术”之争

 

德国图宾根的CureVac生物公司引起不小关注,原因是传闻美国特朗普政府要收购该公司,该公司3月17日正式公开表态予以否定。此前《世界报》周末在线( Welt am Sonntag)报道,称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想要将CureVaC公司主体搬到美国,引起了极大关注。德国联邦政府很快就明确表示不会将疫苗公司出售给美国。CureVaC管理层在新闻发布会上进行了澄清,称美国政府既未试图收购该公司,公司也不会把疫苗的产能单独放在图宾根,CureVac公司的疫苗生物学家也没有迁移到美国的邀约。CureVaC是唯一受邀参加3月2日在美国白宫举行的疫苗药物研发咨询会的德国公司。

CureVac公司的主要股东是前SAP经理迪特玛·霍普(Dietmar Hopp),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也持有该公司股份。在周末一次访谈中霍普表示,不可能是德国公司开发疫苗,而疫苗单独提供给美国使用。随后有人问及霍普的谈话中所涉及疫苗市场问题,CureVac公司表示,霍普的陈述没有必要过分解读,只是一般的意见,目前不是讨论疫苗销路具体问题的时候。

CureVaC在美国接受白宫会谈以后,又与欧盟委员会在布鲁塞尔举行了会谈。该公司得到欧洲投资银行的承诺,将获得8000万欧元的贷款,并由布鲁塞尔欧盟委员会提供担保。在这笔贷款的帮助下,该公司有望建立第四家疫苗生产工厂。

CureVac正在研发的疫苗基于一种新工艺,短核酸(mRNA)基因制成的分子被认为可以刺激人体细胞产生针对病原体的抗体。但是到目前为止,市场上还没有出现真正基于基因(RNA)的疫苗。

该公司的竞争对手是美国Moderna生物技术公司,Moderna也在研发工作机理相似的疫苗,并且Moderma公司已经在美国进行了首次人体测试,尽管如此,Moderna声称疫苗只能在一年或一年半后投放市场。原因是疫苗必须经过严格的程序测试,尤其要排除疫苗在多人接种方面产生副作用问题。

CureVacmRNA技术(信使基因mRNA)开发疫苗方面享有世界声誉的生物技术公司之一。该公司于2000年在图宾根大学成立,2003年公司拥迁至图宾根市生物技术中心。同年,图宾根的一名癌症患者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接受了CureVaC公司推出的mRNA(核酸基因技术)的治疗, 2006年,CureVac获得了首个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GMP,是适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强制性生产标准)生产设施的证书。 2013年,CureVac公司在图宾根市组织了第一届国际mRNA健康会议,此后每年举行一次。2012年9月,CureVac公司从SAP联合创始人Dietmar Hopp获得了8000万欧元股份认购。通过此轮投资,CureVac公司的资本总额达到了1.45亿欧元,2015年3月5日,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宣布将向CureVac公司投资4600万欧元,并资助各种疫苗开发计划。此外,Hopp BioTech控股公司增资2100万欧元,使CureVac的资本增至约2亿欧元。 2017年,CureVac公司开始与CRISPR Therapeutics 和Eli Lilly and Company 合作, 2018年,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在此扩大与CureVaC的合作范围,CureVac公司又筹集到约4亿欧元,商誉升至17亿美元。

2020年1月31日,该公司获得流行病防制创新联盟(CEPI)830万美元的专项资助,加速合作开发针对新型冠状病毒nCoV-2019的疫苗,并与联邦政府下属的保罗·埃里希疫苗和生物医学研究所(PEI)展开疫苗开发与验证的合作。CureVac公司在2020年1月公布了由他们开发出的第一期狂犬病疫苗,能够以极低的剂量(仅1微克)在人体内诱导免疫反应,如果能证明这种值也能迁移到冠状病毒疫苗上,则可以在现有的CureVac生产设备中以低成本生产数百万剂疫苗。德国教研部(BMBF)在2020年2月也向该公司再次提供一笔针对新冠疫苗的科研资助款项。2020年3月2日 ,CureVac的首席执行官Daniel Menichella应美国总统特朗普邀请前往美国白宫,讨论快速开发和生产冠状病毒疫苗的战略和机遇问题。

根据德国媒体消息,美国政府希望专门保护其利益,特朗普试图以高额财政补贴吸引从事潜在新冠疫苗研究工作的德国科学家,或只想确保本国的疫苗药物供给。而德国政府正在努力防止这种情况,德国联邦政府官员目前正在与CureVac进行谈判,通过提供财政支持维持该公司在德国的运营。新冠危机导致美国和德国之间发生间接的争端逐渐显现。(施显松)

参考资料:

 《世界报》周末在线( Welt am Sonntag

 

德国联邦教研部支持国际流行病预防创新联盟开发针对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根据德国德国联邦教研部(BMBF)网站报道,教研部支持的国际疫苗行动计划“ CEPI”(流行病预防创新联盟)1月23日宣布启动三个计划开发针对新型冠状病毒(nCoV-2019)的疫苗。这些计划将利用CEPI已有的快速响应平台和新的合作伙伴关系,目标是使nCoV 2019疫苗备选对象尽快进入临床试验。疫苗将在与Inovio生物制药公司和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现有合作关系的基础上研发。此外,CEPI在同一天还宣布与Moderna生物技术公司和美国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US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

CEPI负责人Richard Hatchett表示:“所有这些都是突破性技术,旨在加速针对nCoV-2019等日益严重的病毒威胁开发疫苗。鉴于nCoV 2019病毒在全球的迅速传播,世界必须对这种疾病采取迅速而团结一致的行动。通过这项工作,我们希望利用我们在MERS冠状病毒方面的研究经验和快速反应平台上的工作来加速疫苗的开发。虽然没有必定成功的保证,但是我们希望这项工作可以为疫苗开发迈出的重要而关键的一步。通过这些技术,我们的目标是在16周之内将一种新的病原体从基因序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将比当前所需的时间显著缩短。”目前CEPI正抓紧时间与世界卫生组织协商,协调国际各方,共同加快针对nCoV-2019新兴威胁的新疫苗的开发。

CEPI由多个政府和非政府捐助者于2017年成立,以应对2014年的埃博拉危机。CEPI的成立宗旨是随时随地对流行病做出迅速有效的反应。到目前为止,其他支持者还包括挪威、日本、英国、加拿大、比利时和澳大利亚,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以及惠康基金会。

 3月11日,联邦议院预算委员会追加拨款1.45亿欧元用于新冠病毒的研究。这笔款项的大部分将由联邦研究部将支持国际疫苗倡议联盟(CEPI),这项特殊措施是BMBF全球范围支持感染研究行动的一部分。

 BMBF面对冠状病毒采取的行动目前集中在三个方面:

1.资助流行病毒特性的研究

联邦研究部于2020年3月3日发出呼吁,额外提供1000万欧元资金,加大对德国病毒学研究的资助,BMBF长期资助病毒呀牛。这笔额外资助有助于为研究人员进一步解码病毒特性。通过这种方式,从而为治疗和疫苗开发创造更多的起步条件。研究人员需要更好地了解病毒生物学以及传播机制和活动机制,这些知识也是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必要前提。

2.支持开发治疗新冠药物

通过召集资助资金,支持抗冠状病毒新药的开发。促进活性成分开发同时提升已经现成的活性成分效果,研究已经被批准用于治疗其他病毒性疾病的药物活性成分(用于新冠病毒的可能)。目前,这一点尤其重要,过去几天这方面已经出现一些令人鼓舞的消息。这些药物将在抗冠状病毒药物的临床研究中得到进一步开发和批准。

3.促进疫苗的开发BMBF的第三个主要资助重点是疫苗的研发。国际社会从先前的流行病学吸取教训并建立了国际疫苗倡议联盟。德国是创始成员国,BMBF自2017年以来已赞助CEPI总计9000万欧元。CEPI目前正在推进针对冠状病毒的疫苗的开发,德国公司生物技术公司CureVac也参与了CEPI发起的开发项目。在流行病肆虐的中期,疫苗是抑制病毒的最佳方法,德国联邦议院预算委员会又追加1.45亿欧元拨款用于冠状病毒研究。(施显松、陈南)

参考资料:                                                               INFEKTIONSFORSCHUNG Coronavirus: CEPI will Impfstoffe entwickeln. https://www.bmbf.de

https://www.bmbf.de/de/corona-krise-achtsamkeit-ja-alarmismus-nein-11069.html

 

德国开发出新型冠状病毒快速检测方法并被世界卫生组织公布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柏林夏里特医学院德国感染研究中心(DZIF)网站报道,柏林夏里特医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所长Christian Droste教授领导DZIF的工作组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针对该病毒的诊断测试方法。世界卫生组织在线发布了该测试规程,作为实验室检测指南的一部分。(陈南)

 

参考资料:

Laboratory testing for 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in suspected human cases. https://www.who.int/

Erster Test für das neuartige Coronavirus in China entwickelt.https://www.charite.de/

 

 

 

德国研究联合会加强对流行病基础研究的支持

德国研究联合会(DFG)消息:这家德国最大的科研资助机构主席贝克教授表示,要想取得抗击类似新冠肺炎那样传染病的长效胜利,必须进行广泛而长期的基础研究,才能更好地了解病原体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才能从遗传、生物、环境、医学及社会经济等视角对疫情做出详尽的解释。

目前,德国已有20个科研项目以及较大规模的研究联合体正在从事冠状病毒和病毒传染性及遗传多样性的基础研究,为此DFG已投入1800万欧元。当前,DFG正在设计新的项目指南,支持流行病和全球性流行病领域的基础研究,重点有病原体的生物和医学基础、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流行病及全球性流行病爆发、传播及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社会、文化、法律及伦理影响等。另外,流行病对全球和区域经济发展、生产和价值链以及物流、交通和通信的影响,也是新资助计划关注的重点。一条重要的评审标准是,申报的项目必须具备学科交叉和国际合作这两个特点。(李国强)

参考资料:

Coronavirus-Pandemie: DFG betont Bedeutung von langfristiger Grundlagenforschung und internationaler Kooperationwww.dfg.de

 

 

兽医学家和流行病学家普费法教授谈流行病

兽医学家和流行病学家普费法教授(Prof. Dirk Pfeiffer)供职于香港城市大学,1999年起兼任伦敦皇家兽医学院动物流行病学的教席教授。他在接受德国科学杂志《光谱》(Spektrum)记者采访时表示,一种动物疾病随时都能发展成为致命的全球性流行病,死亡率可达30%至50%。这次新冠肺炎向世界展示了一种新型病原体是如何在全球迅速传播并引发混乱的,所幸的是,新冠病毒致死率较低。普费法教授访谈要点如下:

【关于传播与变异】

传播与变异是疫情爆发的两个先决条件。一般来说,变异发生在野生动物身上,而不在街市上,因为市场上的动物会在较短时间内被宰杀后即食用,不存在病毒在那里长时间传播的可能。几率较大的是,野生动物不断地把人畜共患病毒的新变种带到街市上,或是当野生动物尚在畜牧场时病毒就已完成变异。

【关于阻止疫情爆发的可能】

很难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望,原因一,在很多情况下疫情没有任何预警先兆。比如野生鸟类携带的禽流感病毒H5N1不会使宿主死亡,即使其中间宿主如蛋鸡的死亡情况也会因种种原因被瞒而不报,从而使“传言”这种有效监控人畜共患新型疾病的重要机制失去作用。原因二,对街市实行定期样本检测因成本高、成效低而无法实现,而且有些病毒如流感病毒H7N9以及今年的新冠病毒SARS-CoV-2等只会使人致病。原因三,即使较早发现了病毒,当今人口高度聚集的大城市、现代化的海陆空交通技术、海量的移动人口等,再加上病毒较长时间的潜伏期,使得人类的响应总是慢一拍。

【关于科学研究】

当前科研水平尚未达到流行病爆发早期预警的要求。病毒学家通常专注特定的病原体本身,有些从事蝙蝠研究的学者也仅仅是出于物种保护目的,应更加突出人畜共患病研究的重要性,为人畜健康和食品卫生服务。

人畜共患病研究需要有一个跨学科团队的支撑,需要有稳定的经费,不然无法进行从野生动物源头至消费者全链条式的病原体研究。尴尬的现实是,有疫情,有经费,无疫情,无经费。若是能在事先把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造成损失的很一小部分钱投入科学研究的话,那么我们现在对新冠病毒的了解可能会更多,也许能阻止其传播或作出更有效的响应。

【关于新冠病毒的警示】

一定不能慌张,它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人类定能度过当前难关,但最关键的是要从这次全球性流行病中汲取教训,不要让下次新型人畜共患疾病成为真正的灾难。为此有必要由政府出面,组建一个跨学科的国际专家小组对此次疫情进行复盘,找出造成新冠病毒全球蔓延的关键节点,并从流行病学、经济学和社会文化科学等视角综合审视防疫措施的成效。 (李国强)

参考资料:

»Absolut essenziell, dass wir daraus lernen«www.spektrum.de

 

 

英特尔和联想联手旨在解码新冠病原体

世界上最大的两家IT公司英特尔和联想集团希望帮助尽快解密新冠病毒。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和个人电脑生产商联想集团现已联手支持中国研究机构BGI Genomics(华大集团基因), BGI Genomics是处理生物体遗传构成的全球领先机构之一,在对抗病原体传播的中处于最前沿。

为了了解这种病毒,合作伙伴使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此英特尔和联想BGI提供了特殊的高性能计算机来进行基因分析。研究人员希望找出这种病毒的传染性、传播方式以及在体内的行为,最终这种大数据基因分析技术应该有助于开发疫苗和诊断方法。

在一周之内,英特尔基因工程专家迈克尔·麦克马纳斯(Michael McManus)设计了一种专门针对华大(BGI)特殊需求量身定制的计算机方案。麦克马纳斯博士告诉Handelsblatt,计算机能接受非常各种计算处理量要求,这从设计初期就必须考虑到,特殊计算机方案能接受一个人计算量短时内达到100 GB甚至是TB级的挑战,市场上现有的的笔记本电脑将无法达到这一点。

英特尔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专门研究电脑的核心——处理器,McManus针对中文的设计提供了不同类型的处理器和不同的存储介质。基因计算工技术人员以联想现有的标准网络计算机为基础,补充了英特尔的电子组件。总部位于北京的联想公司是全球领先的计算机制造商,现在将生产这些定制的计算机。

BGI专家希望,在高科技公司的支持下,他们将能够更快地取得进展,希望更快地识别感染者,即使有些感染者并没有症状,并帮助确保可以更有效地治疗患者。美国英特尔公司除了提供普通电脑处理器外,还试图提供越来越多的针对特定行业的解决方案,例如为制药行业或医学研究机构特殊服务。据该公司称,高性能计算机通常用于研究罕见疾病或癌症。

麦克马纳斯强调说:“新冠传染病的爆发让我们担心”,因此有必要在中国境内和境外迅速实施解决方案。华大基因首席信息官金向前(Xiangqian Jin)对这两个信息集团的支持寄予厚望,使用最新的高性能计算机和基因分析技术对于提高效率至关重要。他说:“设备和技术将加快对感染新冠病毒(Covid 19)的人的识别,”这对于准确诊断,治疗和防疫至关重要。华大基因已经检测数百个临床样本,这是一个计算量极大的过程,计算机效率越高对检测效果越好。 (施显松)

参考资料:

https://www.handelsblatt.com/technik/forschung-innovation/computertechnologie-so-wollen-intel-und-lenovo-den-corona-erreger-entschluesseln/25614646.html

 

德国四个大科学组织研究人员制定出新冠危机政策计算机评估模型

来自德国四个大科学组织——亥姆霍茨联合会、马普学会、弗劳恩霍夫协会、莱布尼茨联合会的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模型,用来研究德国政府应对新冠措施的有效性。根据他们的分析,以德国新冠感染数量为依据确定了三个时间点,即所谓的“变化点(转折点)”,这三个时间点具体表现为有效了阻止新冠病毒传播的关键时间节点:

时间点一:3月9日左右。当时,禁止举办大型活动,例如集市和足球比赛。新冠传播率几乎减半;

时间点二:3月16日左右。传播率又下降了40%, 学校、幼儿园和大多数商店都关门了;

时间点三:3月23日前后。传播率再次减半, 在此阶段实行了接触限制。

由此研究人员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放松政策过早

四大科学组织在4月底发表了一份声明,对放松限制的决定持批评态度,他们担心这可能会影响措施的成功性。根据他们创立的计算模型分析,社交限制阻止了Covid-19病毒的传染链。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研究团队负责人维奥拉·普里塞斯曼(Viola Priesemann)说:“我们在3月22日看到了社交限制措施的明显效果,当然大家的遵守起了作用,3月22日这个转折点是值得自豪的。”她以怀疑的态度看待宽松政策,她认为,三月份决定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将传染率的数值减少了约40%,但是现在,许多人回到餐馆、健身房,聚会。这为病毒传播开辟了新途径,确切的后续走向很难预测。

(二)放松政策可能在短期内是成功的,长远看是值得怀疑的

维奥拉·普里塞斯曼认为,放松政策可能会带来短期利益。“我认为民众和许多政治家能够意识到我们有机会实现长期稳定的局势,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长期实现正常的生活。现在他们决定放松,但并不了解他们实际面临的风险:他们拿目前为止限制政策取得的成功效果来做赌注,有可能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稳定的局势。”感染增长率的小幅增长就可能会引发局势大变化,必须警惕新感染,一旦有新感染增长,完全可能在两个星期之内出现恶化的局面。科学家提醒的是只有在活跃病例数足够低才可以考虑放宽限制。

维奥拉·普里塞斯曼(Viola Priesemann)说,平均每10万人中有50或30或100个新感染病例这个指标并不是最重要的,要达到稳定下来的状态必须是“真正的零”。只有“零病毒”(Covid-19-frei)才能再次开始社交生活而不必担心,即使这种限制有很多附带损害尤其是经济损失,这也是重要的。

(三)广泛测试和无缝跟踪是最佳新冠控制方案

为了完全控制传播,有必要跟踪每个感染链,重点应该放在意外发生的新感染链。未知的感染链对评估疫情的控制程度很重要,出现症状时已经在医学隔离状态的感染者并不需要计入(每10万人群中感染上限数)50上限指标中。这些人几乎与感染过程无关,因为他们几乎可以确定不会感染任何其他人。重要的是将新感染的数量降低到可以无缝跟踪接触链的程度,此外,应进行密集测试以确保不会忽略任何感染。

(四)可能重现日增6000例新感染的模拟情况

在计算机模型的帮助下,科学家普里塞斯曼和他们的科学家团队现在还开发了可能实行宽松政策的情景。一种乐观的情况是假定尽管放宽了限制,但感染率不会增加,但这种乐观情况前提是:能轻松实现接触跟踪和发现新的感染源。但是,也存在悲观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感染率大约翻了一番,通过工作场所、公共场所和朋友之间的接触实现传染。一旦传染率增加直接可能导致单日感染数量暴增,那样的话到7月,每天记录新感染有可能重新回到约6000例。根据普里塞斯曼的说法,要避免这种情况必须使用无缝跟踪。这样,理论上人们就可以将新感染减少到零。

(五)感染第二波是可能的-----德国可以做好准备

普里塞斯曼在采访中认为无论如何第二波感染很可能发生,造成这种悲观情绪的原因是宽松政策的现状。但是,与此同时,她对第二波感染又可以表现乐观:“毕竟,我们也知道感染大波浪是可以阻止或者减缓的。我们第一次做得很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对下一波人们永远只能预估,对它的时机和强度无法确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在放松时是否会继续保持距离并遵守卫生规定。” (施显松)

参考资料

https://www.focus.de/gesundheit/news/renommierte-wissenschaftler-war-der-lockdown-noetig-forscher-haben-klare-antwort_id_12013420.html

 

 

为什么实行新冠放松政策后德国局势仍然稳定

德国新冠限制措施正在逐步放松,但德国的局势仍然稳定,并未导致新感染的大幅度增加。最近一段时间,德国联邦疾控中心罗伯特·科赫研究所(RKI)每天新冠疫情报告显示,新冠病例增加数约为300至600例,而在4月初,每天大约有6000名新增病例。所谓的传染指数(Reproduktionszahl即R值)在评估感染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表明感染者平均感染了多少人。如果R值始终低于1,则该流行病会慢慢消退。 罗伯特·科赫研究所(RKI)估计3月初德国这一数字曾达到3,这意味着:一个感染者平均感染了另外3个人。根据联邦疾控中心罗伯特·科赫研究所(RKI)的数据,在最近的几天里,传染指数在0.7到0.8之间。这意味着平均而言,一个人的感染数要低于一个人。根据米科拉伊奇克的说法,接触减少是避免增加感染数量的关键因素。

人们要问,尽管德国现在放松幅度很大,为什么情况如此稳定?

一、人们对新冠保持高度敏感

德国不伦瑞克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的病毒学家梅拉妮·布林克曼(Melanie Brinkmann)解释说,自从新冠病疫发生以来,人们的行为已经改变了,出于对感染的恐惧,很少人愿意出门,很多人都没有恢复正常购物。德国马丁·路德大学(Halle-Wittenberg)的流行病学家拉斐尔·米科拉伊奇克(Rafael Mikolajczyk)对此也有类似的看法,认为人们对新冠疾病已经高度敏感,因而减少了传播,尤其是确诊症状的人传播别人的几率减少,直接导致传播指数的数值下降。德国得益于较早实行新冠限制措施,否则感染的数量就会高得多,那么现在采取的放松政策也是无法想象。

 二、病毒学家认为戴口罩的规定显示有效果

根据病毒学家布林克曼(Brinkmann)的观点,戴口罩的要求也有效果,他认为实行放松政策后的几天,人们会发现R值略有上升,等到实行戴口罩要求后又下降了。德国几乎所有联邦州从4月20日开始全部开放商店,一周以后实行强制戴口罩的制度。

德国伯恩哈德·诺希特热带医学研究所病毒诊断学主任、病毒学家约纳斯·施密特-查那斯特(Jonas Schmidt-Chanasit)认为,当前感染率较低的三个主要原因是:禁止举办重大活动、遵守卫生要求和保证接触距离。其他一些措施也有作用,但不那么重要,商店并不是病毒的重要传播场所。施密特-查那斯特还强调说,严格的限制措施在三月份就取到了效果,新冠第一波被阻止下来了,这很重要,也让人们逐渐了解到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哪些预防措施。

三、仍有第二波的危险

对于是否新冠是否有第二波的问题,德国流行病学家米科拉伊奇克认为,第二波感染是非常现实的危险,大流行的进一步发展取决于政府和社会。从多个角度来看,避免再次发生持续增加感染数是最重要的,如果感染人数再次上升,则必须迅速采取措施。

从病毒学家布林克曼(Brinkmann)的角度来看,重要的是R值应保持在1以下,新感染的数量应保持在较低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卫生部门可以通过接触跟踪和医学隔离来阻断感染传播链,这样有可能能够避免第二波浪潮。

如果不能跟踪群体感染,那么像三月份那样的爆发式增长仍有可能,第二波是否到来以及其强度如何取决于人们的行为。每个人都应保持一致遵守重要规则,例如尽量小范围聚集、在密闭空间与人在一起或者在外面与陌生人接触时佩戴口罩。(施显松)

参考资料

https://www.welt.de/wissenschaft/article208428803/Corona-Deutschland-Warum-die-Neuinfektionen-trotz-Lockerungen-nicht-steigen.html?wtrid=kooperation.reco.taboola.free.welt.desktop

 

寻找治疗Covid-19的新“武器”

 

科学家与抗击病毒的竞赛中正在寻找治疗Covid-19的新“武器”。在疫苗出现之前,人类还需要一段时间同冠状病毒搏斗,目前药物治疗方面有了瑞德斯韦,被视为科学家们手中第一种有针对治疗Covid-19的药物,但是科学家们仍在寻找抵抗病毒的新武器,研究人员采取了不同寻常的途径,科学家将视角投向了透析过滤器抗细胞因子风暴、胎盘以及血液等方面。

一是透析过滤器抗细胞因子风暴。如果身体受到病原体的攻击,它会自我防御。免疫系统释放物质以协调其防御。这些细胞因子是具有多种功能的蛋白质,它们在免疫系统中充当信使,指示人体细胞防御病毒,它们增加血液循环,在体内导致发烧和炎症反应。但是免疫系统也会使靶标超调,从而导致可怕的细胞因子风暴——机体自身的防御能力开始损害器官,由此血管壁可能变得可穿透,液体从血液流入组织,循环失败,器官停止工作。如果Covid 19的病程很严重,则肺会下垂,患者会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科学家们正在设法驯服细胞因子风暴,通常,这在药物治疗中发生。美国佐治亚医学院和奥古斯塔大学肾脏专家穆罕默德(Azeem Mohammed)和帕达拉(Sandeep Padala)目前试图从另外一个角度探索新途径——通过器械手段从患者的血液中提取细胞因子。两位医疗科学家治疗过Covid-19的患者,这些患者由于肾功能衰竭而需要透析,通过仪器血液通过半透膜过滤器清洗患者的血液,从而代替了肾脏。穆罕默德和帕达拉想知道在病程早期是不是也能使用透析来帮助Covid 19位患者。他们与透析机制造商百特(Baxter International)建立联系,并了解到Oxiris过滤器可以像海绵一样从血液中吸收细菌毒素和细胞因子,该方法已经在欧洲和亚洲使用了十多年。

一旦患者出现呼吸窘迫症状,穆罕默德(Azeem Mohammed)和帕达拉(Sandeep Padala)就开始使用Oxiris过滤器清洁Covid-19患者的血液。穆罕默德说:“我们想了解,如果我们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开始治疗,患者是否有更好的生存机会。我们的期望是患者能经历更少的器官衰竭、可能更少的血液凝结、更少的ARDS和更少的肾衰竭。”

两位科学家目前正在记录疾病的进程,百特公司于4月底获得美国药品管理局FDA的紧急批准,可使用Oxiris过滤器治疗Covid-19患者,Mohammed和Padala正在计划进行临床试验,以证明过滤器的有效性。

二是用胎盘素对抗Covid-19。“胎盘”这听起来有些令人害怕,但科学家认为,他们确实在胎盘中发现了针对Covid-19的武器,胎盘富含干细胞,这些特殊细胞仍然可以转化为各种体细胞。新泽西州蒂内克市圣名医学中心的托马斯·伯奇(Thomas Birch)和拉维特·巴尔卡纳(Ravit Barkana)领导的科学家团队发现,这些干细胞既可以镇静病者的免疫系统,又可以增强抵抗病毒的能力,从以前的研究中知道胎盘干细胞可以调节免疫系统。

另外,两家生物技术公司目前正在测试针对Covid-19患者的实验性干细胞疗法:以色列生物技术集团Pluristem Therapeutics已经用它治疗了六名重症Covid-19患者。美国联邦药监局(FDA)批准了美国Celularity公司的申请,以测试其对Covid-19患者的CYNK-001细胞。 Celularity已从胎盘干细胞中产生了“天然杀手”细胞,并希望它们能杀死体内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三是借用对付病毒的人工抗体。人体免疫系统是由B和T细胞组成的组织严密的系统。 T细胞直接对抗病原体,B细胞通过抗体,结合并中和入侵者的蛋白质来实现。在Covid 19感染中幸存的人的血液中含有这些抗体,这一优势可以被利用。在中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中国医生从康复者体内收集血液,然后将血浆输给Covid-19患者,有了成功案例。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Arturo Casadevall领导的科学家团队目前正在对Covid 19位患者进行这种血浆疗法的测试。尽管该方法传统又实用,但也有缺点:血浆中含有许多不同的抗体。血浆输注中针对冠状病毒的决定性因子浓度可能太低,无法在供体体内产生足够的作用。此外,幸存者的血浆不足以用于治疗全国范围内感染Covid-19的人,即使不能假设全国人都染上这种病。在美国,多家医院和国家卫生部门已经在呼吁Covid-19-痊愈者献血。最好鉴定出针对冠状病毒的中和抗体,然后人工大量生产,数十家生物技术公司包括Regeneron、AbCellera、GenScript、Astra-Zeneca、Berkeley Lights、VIR等公司已经开始这项生产计划。另外寻找抗体很困难,从Covid-19中康复的患者在体内具有足够的抗体之前要经过数周的时间,科学家在另外也指出这些抗体也有所不同,目前一支科学团队正在针对14名Covid-19患者的抗体进行观察测试。为了找到抗Sars-CoV-2的中和抗体,AbCellera公司的研究人员在血液中进行了一种捕捞:它们用回收的血浆冲洗200,000个小腔室,这些小腔室很小,病毒刺突蛋白作为诱饵存于这些小室中。吞啮B细胞就是要寻找的B细胞,一旦研究人员发现了这种B细胞,他们便可以在生物反应器中将其繁殖并产生大量的所谓单克隆抗体,所谓单克隆的,因为它们都回到了细胞系,即细胞克隆。单克隆抗体已经用于抵抗多种疾病,包括各种类型的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多发性硬化症。他们在与传染病的斗争中也证明了自己。 Regeneron公司开发了三种抗埃博拉病毒抗体的混合物,这种抗体非常有效,并且在针对另外两种候选药物的研究中盛行,其中包括具有代表性地证明对Covid-19有效的药物瑞德西韦。

研究人员正在寻求各种策略:他们在幸存者的血液中寻找有效的抗体,通过在冠状病毒包膜上注射刺突蛋白在动物体内产生抗体,科学家已经在老鼠和美洲驼中找到,作为另外的备选方案,还准备修改现有的人工抗体。科学家希望开发一种针对新冠状病毒的单克隆抗体。中国研究人员于5月4日在《自然通讯》杂志上报道说,他们发现了一种名为47D11的抗体。它攻击刺突蛋白并中和Sars-CoV-2和旧的Sars病毒,科学家最初仅在细胞培养中证明了其有效性。对人体的临床测试必须证明该抗体是否适合任何药物,这需要时间。以同样具有大流行危险的埃博拉病毒为例,针对埃博拉的再生药素(Regeneron产品)在一年后获才得批准。这可能是症结所在,因为大约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获得疫苗,它可能比抗体便宜且生产速度更快。还有另一个问题:目前抗体的生产能力可能不足以满足全球需求。抗体生产商KBI Biopharma的副总裁Carnley Norman估计,目前最大的设施只能为大约一百万人提供抗体。因此,必须建立更多的相应生产系统。(施显松)

 

参考资料:

https://www.welt.de/wissenschaft/plus207806445/Coronavirus-Gesucht-Neue-Waffen-gegen-Covid-19.html

 

德国联邦政府决定总计7.5亿欧元的新冠疫苗生产和开发特别计划

 

5月11日上午,由默克尔总理牵头的联邦部长组成的新冠内阁委员会,讨论了疫苗开发的主题。联邦教研部长卡里切克在内阁会议后说,目标之一是支持即将开展的疫苗安全性、有效性测试研究可以同时招募大量志愿者,该过程通常既复杂又昂贵。卡利切克表示,联邦政府已决定一项总计7.5亿欧元的新冠疫苗生产和开发特别计划。其中5亿欧元将用于扩大德国疫苗测试研究能力,2.5亿欧元用于提高疫苗产量,进一步补充了德国5月4日所承诺的疫苗全球认捐合作资金。卡利切克部长表示:“有效的疫苗是回归常态的关键”,但“我们不能期待奇迹”,疫苗“最早要到2021年年中”才能获得。卡里切克强调,疫苗的安全性方面不能有妥协。通常,对有希望的候选物质的研究将逐一进行测试,并且只能在招募到足够数量的受试志愿者的情况下进行,并且相应的候选疫苗只能以所需的数量生产。通过资助将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尽早将所谓系统相关领域的医务人员或其他专业团体以及风险群体(如基础疾病人群)包括在测试中。下一步将会制定出资助指南,然后可以申请。“一旦研发出并批准了疫苗,因此本土和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必须能够快速、大规模地开始。” 现在正在制定指南细节,教研部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共同避免双重资助。卡里切克说,新的特别计划是对之前德国国际承诺资金的补充。卡里切克还强调,对疫苗生产能力的资助重点是对其疫苗并非尚未获得许可的研发阶段的生产能力资助,并非对大规模生产设备建造的资助。(陈南)

 

参考资料:

www.bmbf.de

 

德国列奥波迪娜国家科学院就新冠疫情发表第四次专门声明

 

德国列奥波迪娜国家科学院发表了关于新冠病毒大流行的第四次立场声明。本次主题为:“适应性卫生系统中的医疗护理和面向患者的研究”,该声明聚焦于持续大流行情况下医疗和护理的短期和中期方面情况,并显示了建设有弹性和适应性强的卫生系统的长期措施。

声明建议建立一个以需求为基础,而不是以利益为导向的系统,该系统应以患者的福祉和质量保证为导向。所有人员都必须体现价值,并整合了创新与数字解决方案。目的是建立一种适应性卫生系统,在该系统中,公共卫生服务、门诊和住院部门可以很好地合作,并将研究结果迅速转化为临床实践。

最近几周,新冠病毒大流行给德国医疗系统带来了巨大挑战。声明说,与一种新型病毒性疾病的对抗已经表明,以患者为中心和以研究为中心的医疗保健有多么重要。防控新冠感染以及调整医疗资源对可能大量新冠重症患者进行医疗护理的预防措施,同时也导致其他疾病患者的门诊和住院治疗被忽略。重要的预防措施和研究活动也被中断。现有目标应是迅速全面恢复所有患者基于需求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为了在持续的大流行期间照顾所有患者,声明认为短期和中期必须满足以下一般条件:

保持门诊、住院和住院后的医疗能力以及人力、空间和技术储备,以医治新冠患者;

开发区域和医院内部的新冠感染预警系统;

实施科学支持的针对性检测策略;

增强公众对以患者为中心的和安全的治疗的信心

通过将研究结果快速应用到临床实践中,为所有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

在危机情况下的医疗服务以及对民众保证医疗质量和以科学为导向的医疗卫生是国家的责任。为了卫生系统的长期发展和安全,一般应考虑以下几点:

确保为所有患者提供高质量、以科学为导向和符合伦理责任的医疗护理;

建立和继续健全区域医疗服务供应和研究网络,明确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能责任范围和大学医学院的特殊职能;

基于需求的医疗设备配备以及合格的医疗和护理人员;

所有医院和门诊医疗机构的数字化和联网;

保证医疗护理任务的长期安全性,例如通过在结构上补充完善既有的按病种付费并避免错误导向;

为医疗和护理人员提供社会认可、适当的报酬、有吸引力的和基于需求的培训结构以及良好工作条件。

此前,为应对新冠疫情,减缓病毒传播,德国联邦政府于3月下旬开始执行一系列“全面减少社会接触”的措施。三周后,措施取得较好成效,病例倍增时间逐渐变长,但其对于经济、社会、教育、民众心理的影响也越发明显,各界关于逐步恢复社会正常状态的呼声热烈。为此,德国列奥波迪娜国家科学院组织26位各领域专家学者,共同为政府谏言,曾并于4月13日发表了题为《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持续克服危机》的第三次专门声明。第三次声明提出的建议包括:优化决策基础、实现风险的差异性评估、缓解心理和社会影响、将不同视角纳入权衡过程之中、逐步放开教育领域、公共生活逐步正常化、采取经济和金融政策稳定局势、确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坚持市场经济秩序。(李卓亚、陈南)

参考资料:

https://www.leopoldina.org/publikationen/detailansicht/publication/coronavirus-pandemie-medizinische-versorgung-und-patientennahe-forschung-in-einem-adaptiven-gesundh/

 

尿液检测、心肌炎症与新冠患者高危预警

 

直到今天,医生为Covid-19感染的初步患者开出的药方仍然是呆在家里等待观察,在几天后发烧不消退或突然呼吸急促时才应去医院。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这种自我康复的治疗策略就够了。但是与此同时,医生越来越多地观察等待时间过长可能危及生命的案例:一名几乎没有任何症状的41岁Covid-19患者突然死于肺栓塞;一名72岁的男子也意外死亡,病毒损害了他的心脏,心脏失去了节拍。许多医生报告说,即使是新冠重病患者也常常没有呼吸急促症状而导致耽误去医院抢救治疗的时机。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医院(University Hospital)的传染病学家兼高级医师托尔斯滕·费尔德(Torsten Feldt)说:“许多人在家里等待太久了。当这种病人来看医生时,他们常常已经处在严重肺炎阶段,氧饱和度太低。”

现在,治疗医生越来越了解Covid-19与传统流感完全不同。该病毒可以在身体的所有可能部位发作:心脏、肝脏、肾脏,而且它比其他病原体更危险,有时会意外地让患者丧命,因此迫切研究新的治疗建议方案。

一、尿液检测具有血液检测无法替代的作用

血液测试可以预测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最初打算在家中自我治愈轻度疾病患者也将有所帮助,但问题是血液检测每次都必须抽血,这在医院进行是没有问题的,但面对感染率高的患者,家庭医生即私人诊所医生无法做到进行抽血化验。

德国哥廷根大学的研究人员现在发明了一项尿液检查作为诊断方案,发表在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借助该检查可以过滤掉Covid-19患者中的高危患者,该测试仍在科学检查中。哥廷根大学医院肾脏病高级医师奥利弗·格罗斯(Oliver Gross)对这项研究的解释是,可以通过尿液判断冠状病毒是否影响了肾脏。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种情况经常被忽略,但是,恰恰新冠病毒更容易发生心脏病、血管壁和肝脏的侵袭,从而导致整个疾病的严重发作。

格罗斯说,如果这项测试确实有效,那将是一个重要的、类似于(地震)检测仪的手段,提醒指示哪些Covid-19患者需要医生的特别观察,这种效果同抗病毒药一样能挽救很多的生命。

二、心肌炎症与新冠重症病程的处理

这样的预警系统非常重要,因为很难从表面上看患者是否有生命危险,新冠病毒是无法预测的。来自瑞士苏黎世希斯兰登·克林肯(Hirslanden Kliniken Zurich)的心脏外科医师保罗·沃格特(Paul Vogt)报告说:“新冠病人在病房里,每分钟都接受约4升氧气,作为医生,常常会觉得一切都很好,但一个小时后,病人突然不得插管并用100%的氧气呼吸机,任何其他疾病没有这样的情况!”

沃格特说,在某些患者中,甚至Covid-19的主要问题是心肌炎症,关于该病毒的很多知识仍然未知,即使是何时应该给患者挂氧气这个重要问题也不容易回答。来自中国和意大利的第一项研究表明,气管插管通常会异常死亡,因此插管不是最好的方法。

但是医生对于何时开始用呼吸机一直有一定的回旋余地,可能开始得太早或太晚,介于两者之间的时刻是做出正确决定的时候,重症监护医师的个人经验非常重要。沃格特说 “插管不是基于单个数值,而是基于患者的整体情况。”

对于像Covid-19这样新奇且罕见的疾病,治疗是对受害者生命进行的实验。 凝血研究人员奥尔登堡(Oldenburg)坚信,医生们将很快能够比现在做的更好、更有针对性地治疗Covid -19患者。 肾脏科医生奥利弗·格罗斯(Oliver Gross)说:“我们希望在第二波流行病浪潮来之前有一个好的治疗预案,希望能做到。” 凝血研究人员奥尔登堡(Oldenburg)坚信,医生们将很快能够比现在做的更好、更有针对性地治疗Covid -19患者。(施显松)

参考资料:

https://www.spiegel.de/wissenschaft/medizin/coronavirus-bei-vielen-covid-19-kranken-verklumpt-das-blut-dramatisch-a-00000000-0002-0001-0000-000171037356

 

德国启动量子计算领域的新举措

 

德国教研部提出了一项有关支持量子计算领域发展的新举措。其部长卡利切克在柏林介绍会上强调:量子技术在德国和欧洲拥有出色的研究环境,因此拥有技术开放式研发和同时获得必要信息技术的最佳先决条件。总体而言,德国的量子技术(尤其是量子传感器技术和量子通信)中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将继续重点资助这些领域的发展,扩大量子计算领域的资助资金投入,在未来几年内为此额外增加3亿欧元。德国现在是而且必须继续是一个创新国家,为此,必须在量子技术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令人感到高兴的是,德国的研究机构如弗劳恩霍夫学会、高校及经济界已经开始致力于这一未来领域。(孙国旺)

参考资料:

www.bmbf.de

 

 德国政府通过关于在建筑中建设电动汽车充电和供电线路

基础设施的法律

德国联邦内阁通过了由联邦经济和内政部提交的关于建立用于电动汽车的建筑物综合充电和线路基础设施的法律草案(《建筑电动汽车基础设施法案》,简称GEIG)。

联邦经济和能源部长迈尔 Altmaier说:“根据今天的内阁决定,我们正在改善建筑物中电动汽车的充电和供电线路基础设施的结构。 因为我们需要更多的充电点,以便更多的公民选择和使用电动汽车。 因此,该法律是推动电动汽车全面发展的又一重要步骤。”

法律草案规定:如果建造或大规模翻修了拥有十多个停车位的住宅,则所有停车位都必须配备电缆保护管。 对于非住宅建筑物,必须至少每五个停车位配备一个电缆保护管,并至少建一个充电点。 从2025年开始,每座拥有超过20个停车位的非住宅建筑物都必须配备至少一个充电点。 违反行为将受到罚款。

《建筑物电动汽车基础设施法案》是将欧盟《建筑物条例2018/844》纳入国家法律实施。 但对中小企业所属并主要自己使用的建筑物例外。

电动汽车可以促进交通领域的脱碳。 由于受到缺少充电基础设施的阻碍,影响了德国电动汽车发展。 因此,在不久的将来GEIG将是促进电动汽车使用的有效手段。

除了GEIG之外,在德国还有其他用于发展电动汽车的资助计划,例如最近增加的购买补贴(环保奖金),联邦经济和能源部和环保部的联合资助计划“ Renewable Mobil”,联邦交通部发布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促进指南,在充电基础设施总体规划中,联邦政府还承诺为充电基础设施提供公共资金支持。(孙国旺)

参考资料:

BMWIPRESSEMITTEILUNG -Elektromobilität 

 

德国联邦卫生部长呼吁加强医疗数据使用和欧洲数字主权

 

根据法兰克福汇报(FAZ)网站报道,德国联邦卫生部长在慕尼黑举行的DLD20数字化会议上呼吁德国加强医疗数据使用和确保欧洲数字主权。

联邦卫生部长詹斯·斯潘(Jens Spahn)强调德国和欧洲必须拥有数字主权,要求德国在关键技术领域有更好的定位。在提到下一个5G移动通信标准和华为问题时,他表示,关键问题不在于是否使用了中国技术,关键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做?”在谈到浏览器、搜索引擎、社交网络或云服务这些领域受到欧洲以外的国家支配时,他警告说:“如果我们继续这样下去,我们将成为数字殖民地。”

斯潘部长说,欧洲不想复制美国或中国的数据处理模型,但想发展自己的模型。在关于使用敏感数据的伦理讨论中,他认为“数据可以治病救人”,而“如果可以挽救生命而不使用数据”也是道德上微妙的事情。他还警告说,欧洲和德国必须改变反垄断法并促进跨国合并,需要培育更多的欧洲冠军来和美国和中国的领先企业竞争。为此,他支持联邦经济部长 “德国工业战略2030”提出的这部分措施。(陈南)

参考资料

DIGITALKONFERENZ DLD: Jens Spahn: Wir können zu wenig selbst. https://www.faz.net/

全球顶尖高校联盟签署开放研究数据的索邦宣言

据德国U15大学联盟消息由包括U15在内的9家大学联盟代表160所全球顶尖大学在巴黎签署了开放研究数据的索邦宣言(Sorbonne Declaration on Research Data Rights)。该宣言主张科研数据的开放共享,同时保护私有和个人数据及其知识产权;共享数据应当可被查找、访问、互操作以及重复使用。各联盟促使所在国政府搭建研发数据共享必要的政治和法律框架,为相关技术设施和研发数据管理提供资金保障。

9家大学联盟名单:

1、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 (AAU) (美国65所大学)

2、African Research Universities Alliance (ARUA)(非洲16所研究型大学)

3、Coordination of French Research-Intensive Universities (法国18家大学)

4、German U15(德国15家大学)

5、League of European Research Universities(欧洲23家大学)

6、RU11 Japan(日本11家大学)

7、Russell Group(英国24所大学)

8、The Group of Eight (Go8)(澳大利亚8所大学)

9、U15 Group of Canadian Research Universities(加拿大15所大学)

(周顺杰)

参考资料:

U15通讯 https://www.german-u15.de/presse/ressourcen-2020/20200130_U15_PM-Data-Summit-engl.pdf 索邦宣言扫描件   https://www.german-u15.de/presse/ressourcen-2020/20200130_Sorbonne-Declaration-on-Research-Data-Rights.pdf

 

德国联邦教研部继续促进“创新与结构转型”

延续“创新与结构转型”(“Innovation & Strukturwandel“)资助规划,德国教研部近期在“区域创新带动结构变化”(WIR!)和“区域创新企业联盟”(RUBIN)的框架内,对联邦13个州的61家新的创新联盟提供资助,扶持其在结构薄弱地区以创新为基础开展涉及结构转型的工作。联邦教研部长Anja Karliczek表示目标是实现 整个德国 成为创新国家,要加强德国各区域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处于结构转型中的地区。此次入选联盟领域广泛,如电气化班轮运输、超轻型氢气涡轮发电机组的研发等,相应主题将提高当地区域竞争力和创造良好就业前景。在“创新与结构转型”框架下,到2024年德国联邦教研部将提供约6亿欧元的资助。 

参考: “WIR!”主要对在非经济和创新核心地区开展工作的跨行业、部门的创新联盟提供扶持,此次扶持2月份共有130家联盟提供了概念意向申请,经过21位专家评审,共有44项获得批准。每个项目从9月份起在9个月的概念阶段可获得25万欧元资助,完善基于区域能力和当地民众承诺的创新概念。到2021年秋战略工作结束后,将决定扶持哪些联盟继续开展为期6年的实施阶段,每个联盟最多可获得1500万欧元的扶持。 “RUBIN”主要关注创新型公司,特别是结构薄弱地区的主力军中小企业。企业在与大学和研究机构相联合的区域研发机构将发掘市场和应用领域的创新潜力。此次“RUBIN”共收到53份申请,联邦教研部与一个9人专家组共同评选出17个项目,将从9月开始对7个月的概念期提供每项20万欧元的扶持,概念期后,2021年夏每个联盟可申请未来3年的实施期,可获得1200万欧元资助。(周顺杰)

 

参考资料:

https://www.bmbf.de/de/karliczek-innovative-ideen-schaffen-perspektiven-fuer-regionen-im-strukturwandel-11558.html

 

德国研究和创新专家委员会(EFI)发布

《德国研究、创新和技术能力评估报告》

 

德国研究和创新专家委员会(EFI)每年递交联邦政府和BMBF一份《德国研究、创新和技术能力评估报告》。今年是2月19日递交,该报告为德国四大科技创新决策咨询机构之一的第13份报告。该评估报告三大核心议题为:

——德国东部地区的创新--德国统一三十年后分析

——数字安全

——德国与中国的科技交流

(施显松、李卓亚)

 

参考资料:

https://www.e-fi.de/fileadmin/Gutachten_2020/EFI_Gutachten_2020.pdf

 

科学家研究发现水产养殖对磷的挥霍将危及食品安全

 

自然通讯杂志( Nature Communications  )近期刊发了由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黄媛媛(音译)博士和德国奥格斯堡大学Daniel Goll博士等科学家在内的课题组的一项研究发现:水产养殖业的不断繁荣和对磷的低效利用,长此以往将危及食品安全。

磷是生命组成的重要元素,是不可再生的重要矿物资源。人类急剧增长的食品需求导致肥料中磷的含量较之工业化以前翻了两番,对磷矿的快速开采和低效使用将导致食品安全。因此欧盟在2014年就将磷列入20种稀缺、高价值资源名单,并对农业高效使用磷化物明确了规章制度,但对水产养殖业中磷的使用缺乏关注。

这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水产业正大量使用磷促进包括鱼、甲壳类和软体动物在内的水产品的生长,但效率低下。施用的磷饲料和肥料中仅有四分之一的磷被鱼类获取。流失的磷则破坏了附近水域的生态平衡如破坏生物多样性和导致藻类过度繁殖。

人类需要对磷进行可持续使用。2013年人类摄取的蛋白质,17%来自鱼类和其他水产品,其中相当数量来自于使用了磷作为饲料和肥料(草食鱼类所需的水生植物)的水产养殖场。报告指出20世纪50年代人工养殖的水产品仅占食用水产品的5%以下,到了21世纪10年代后就增至50%左右,磷由早期的海洋流向陆地转为陆地流向海洋。科学家预估,要实现磷的可持续利用,需要保证在2050年前水产业中磷的有效使用率增加1倍。(周顺杰)

 

参考资料:

Nature-Publikation: Aquakultur verknappt Phosphor und gefährdet Nahrungssicherheit,(https://www.uni-augsburg.de/en/campusleben/news/2020/01/17/1317/

 

德国与日本科学家联合研发适用电子皮肤的集成微芯片

 

近日由德累斯顿、开姆尼茨和大阪的科学家共同发表于《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的文章介绍了其研发的由磁性传感器和有机电路集成的柔性电子组件。该集成微芯片有助于人们进一步开发电子皮肤。

人类皮肤柔软且具有良好的神经网络系统,具备感知处理外部环境信息的功能。科学家一直试图将此功能转移到人造皮肤,进而装配到机器人和假肢上。实现电子皮肤的主要障碍在于对各单个传感器的联网和控制。此前应用模式是为每个传感器单独铺设电子连接线路,造成线束的冗杂。新研发的集成式磁传感系统由一个2×4的磁传感器、一个用于控制传感器矩阵的有机自举移位寄存器和一个有机信号放大器组成。特点是所有的电子元件基于有机薄膜晶体管,集成在统一平台上。该系统具有较高的磁灵敏度,实时获取二维磁场分布;针对机械动作如弯曲、折叠、旋转有很好的稳固性;而有机自举移位寄存器则对电子皮肤的应用必不可少。

德国的Oliver G. Schmidt教授表示,集成微芯片的成功表明柔性薄膜传感器可以集成到复杂的有机电路中,下一步工作是扩大单位面积的传感器数量和增加总的电子皮肤覆盖面积。(周顺杰)

 

参考资料:

莱布尼茨固态与材料研究所(德累斯顿) 官网信息

https://www.ifw-dresden.de/de/news-events/news-detail-ansicht/news/integrate-micro-chips-for-electronic-skin/?tx_news_pi1%5Bcontroller%5D=News&tx_news_pi1%5Baction%5D=detail&cHash=1f2b42d88197d6408ddbe2413d3c782d 

 

精准农业-数字化施肥从污泥中回收磷的新工艺

 

慕尼黑工大消息:该校有机耕作教席教授许思贝尔格(Prof. K.-J. Hülsbergen)及其科研团队经过20多年研究,开发了一套基于互联网和传感技术的模块式管理系统以及能根据土地特性精准确定植物养分和氮肥需求、优化作物轮作中的氮肥分配的算法,今年年初起在巴伐利亚州的一个示范区进行为期三年的试验。

一个安装在拖拉机上的专用多光谱传感器对从植物反射光进行分析,从而计算出植物的氮营养状况。同时,算法还能根据植物的生长期、土壤质量和设定的作物品质要求,计算出最佳的施氮量。

迄今为止的通常做法是,农民根据农田的平均产量和土壤的平均品质来计算氮肥的需求量。事实上,即使在一块农田内,土壤的特性、产量的潜力和氮肥的需求是有差异的,偏离平均值的地方不是缺氮,影响作物产量,就是氮过量,长期积累影响地下水质量。

据研究人员介绍,新系统既可用于有机农业,也可用于传统农业,能帮助农民减少氮肥的使用量,提高氮效率,减少氮排放,达到保护水资源的环保效果。(李国强)

 

参考资料:

Algorithmen und Sensoren für eine nachhaltige und zukunftsfähige Landwirtschaft: 

Digitales Düngen, www.tum.de, Pressemitteilung der TU München, 22.01.2020

 

德国科学家研发可增强植物免疫系统的“疫苗”

 

植物与人类、动物一样拥有自己的免疫系统,可以防御致病真菌的侵袭,而一些真菌可以通过产生壳聚糖“迷惑”植物免疫系统。以此,德国明斯特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在特定模式下通过壳聚糖可以刺激植物免疫系统发生反应,从而提高植物抗病能力。该课题组正积极研发植物免疫系统增强剂,以期减少农业生产中对化学农药的使用。相关科研成果已在《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公开发表。

壳聚糖属多糖,是目前功能最为广泛、最有发展前景的生物聚合物之一。它帮助植物提高抗病能力,促进植物生长,抵抗高温或干旱;可以用作伤口敷料以及在动物饲料中替代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然而壳聚糖种类众多,以明斯特大学植物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Bruno Moerschbacher教授为首的课题组所做的就是深入探索壳聚糖的功能原理,开发不同用途,如通过壳聚糖敷料实现伤口无疤痕愈合。(周顺杰)

 

参考资料:

  明斯特大学(https://www.uni-muenster.de/news/view.php?cmdid=10799 

 

德累斯顿工业大学领衔研发超高数据速率测量平台

 

近日德国科学基金会(DFG)批准了一项由德累斯顿工业大学 Frank Ellinger教授主导的,金额达265万欧元的科研资助项目—“超高数据速率测量平台”(简称“MORE”)。通过“MORE”项目的实施,德累斯顿的科学家计划研发世界最快的微芯片,为2028年6G通讯应用提供保障。

Frank Ellinger教授介绍,6G技术对数据传输率的要求为最低功耗下的最高速率为每秒100G,新芯片要能满足200千兆赫的超高频率,因此需要研发新的数据速率测量技术平台“MORE”。该平台将包括一个多通道波形发生器、一个低噪声时钟发生器、一个多通道实时示波器、一个多通道数据速率测试模块及其他设备。通过新技术的采用,“MORE”平台对数据速率测量的能力将比目前商业通用设备提高一倍,单一通道可以产生和测量的数据速率超过每秒200G。(周顺杰)

 

参考资料:

  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官网(https://tu-dresden.de/tu-dresden/newsportal/news/tud-baut-messplattform-fuer-weltweit-schnellste-chips-auf 

 

德国研发新型钙钛矿--串联太阳能电池功效高达29.15%

 

近日,由德国亥姆霍兹柏林能源与材料中心的 Steve Albrecht和Bernd Stannowski领导的科研小组研发成功功效高达29.15%的钙钛矿-硅-串联太阳能电池。这一新太阳能电池功效世界纪录已经得到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研究所的光伏电池标定实验室认证,并已更新了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的“电池实验室最高效率”图。电池中的硅负责将阳光中的红光转换为电能,钙钛矿负责转换蓝光,串联结构产生的转换功效均高于单一电池。

Steve Albrecht教授和Bernd Stannowski教授领导的课题组曾多次突破单片串联太阳能电池功效的世界纪录,此前的纪录是牛津光电科技公司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28%的转换效率。此次突破的关键是课题组与立陶宛的考纳斯理工大学Vytautas Getautis教授团队合作开发了一个新的接触层和对现有另一接触层的优化,使电池在光照下更加稳定,电流更加平衡。同时Stannowski教授组研发的氧化硅混合层优化了两个单元间的光电耦合。

科学家预估钙钛矿-硅-串联太阳能电池的功效极限是35%左右,该课题组已构想对30%的突破。(周顺杰)

 

参考资料:

1、亥姆霍兹柏林能源与材料中心官网 https://www.helmholtz-berlin.de/pubbin/news_seite?nid=21020;sprache=de;seitenid=1   

2、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的“电池实验室最高效率”图(https://www.nrel.gov/pv/cell-efficiency.html 

 

算法与传感技术助力实现精准施氮

慕尼黑工大消息:该校有机耕作教席教授许思贝尔格(Prof. K.-J. Hülsbergen)及其科研团队经过20多年研究,开发了一套基于互联网和传感技术的模块式管理系统以及能根据土地特性精准确定植物养分和氮肥需求、优化作物轮作中的氮肥分配的算法,今年年初起在巴伐利亚州的一个示范区进行为期三年的试验。

一个安装在拖拉机上的专用多光谱传感器对从植物反射光进行分析,从而计算出植物的氮营养状况。同时,算法还能根据植物的生长期、土壤质量和设定的作物品质要求,计算出最佳的施氮量。

迄今为止的通常做法是,农民根据农田的平均产量和土壤的平均品质来计算氮肥的需求量。事实上,即使在一块农田内,土壤的特性、产量的潜力和氮肥的需求是有差异的,偏离平均值的地方不是缺氮,影响作物产量,就是氮过量,长期积累影响地下水质量。

据研究人员介绍,新系统既可用于有机农业,也可用于传统农业,能帮助农民减少氮肥的使用量,提高氮效率,减少氮排放,达到保护水资源的环保效果。(李国强)

 

参考资料:
Algorithmen und Sensoren für eine nachhaltige und zukunftsfähige Landwirtschaft:
Digitales Düngen, www.tum.de, Pressemitteilung der TU München

 

德国面临吸引移民海外的高端人才回国的问题

 

据《世界报》消息,德国现如今也存在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回国的问题。多年以来,越来越多的高素质德国人移居海外,现在德国政府希望让顶尖科学家回来,但效果不理想。2020年8月底将在美国波士顿举行一次特别的招募活动,来自德国的大学、研究机构和公司将在一家宾馆中尝试招募员工和研究人员,该活动并非针对美国人,而是针对移民到美国的德国科学家,通过工作坊或者精英交流会的形式引导高级人才回德国。

虽然德国早在十几前就成立了政府资助的人才招募机制——德国学术国际网络(German Academic International Network ,简称GAIN),但是从德国大学和公司的角度来看,现在情况显得越来越紧急。因为在德国,专业人才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严重短缺。人口结构变化是其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许多高素质的人移居海外都不愿回国。根据联邦人口研究所12月份的一项研究,在过去十年中,每年平均约有18万德国人移民,每年只有大约13万德国人回来。这在大学中尤其明显,从净值上讲,德国研究与创新专家委员会(EFI)在其2017年年度呈给联邦政府咨询报告中就指出,随着德国每年几十万人向海外移民每年德国有“数百名”科学家流失。施显松)

 

参考资料:

德国《世界报》

 

德国实现氢能源突破的前提

 

《商报专刊》消息:德国天然气集团(GASAG AG)董事长霍尔特迈耶博士(Dr. Gerhard Holtmeier)撰文指出,德国若欲充分利用氢能源的潜能,实现减排目标,必须在政治和科学领域改变现有的思维方式。

首先,氢战略不应只关注大能耗的产业,交通和供暖领域对无排放能源解决方案的需求也极为巨大。若不能全方位利用氢能,不充分挖掘氢之碳中性特性,那么全面实现能源领域的去碳化就无法实现。

其次,德国风电、光伏资源不足,从中期来看无法满足绿色氢能的制氢需求。为达快速培育市场之目的,应考虑从国外进口二氧化碳中性的、甚至是从天然气中提取的氢。

第三,鉴于目前的氢应用刚处于起步阶段,要推动市场发展,就必须制定积极的政策框架,如规定到2030年天然气管网的氢份额必须达到20%,这样可以刺激管网运营公司在其系统中逐渐添加氢。

    霍尔特迈耶博士认为,只要遵循技术开放、应用开放的氢战略理念,刺激市场发展,就能实现氢能源突破,形成全国性市场,联邦政府的氢战略也就会演变成德国产业增长战略。(李国强)

 

参考资料:

Hype oder Trend: Wird Wasserstoff (jetzt) der Durchbruch gelingen?, Handelsblatt Journal, 

 

德国技术初创企业Sono 汽车光伏汽车计划取得突破

 

据德国《时代》消息,德国著名的初创技术公司Sono Motors在量产太阳能电动车上跨越了一步:该公司在风险投资领域赢得关键一战——其通过众筹筹募的资金超过五千万欧元,这就意味着该公司在2021年秋推出其量产并市场化电池车 Sonno Sion的计划得以变成现实。车辆依靠太阳能充电的续航里程至少为34公里,足以满足很多人的上班需求,如果想开更远,则需要接到电网充电。在募集到足够资金后,该车电池续航里程将达到255公里,价格预计2.55万欧元。Sono Motors的目标是改变以往化石燃料为汽车动力,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出行方式。Sono Sion汽车的电能通过光伏面板吸收太阳能为电池充电。这些光伏面板嵌入车顶、发动机罩和车身两侧以及车门各处,直接集成到车身中。不过有柏林经济及应用技术大学Volker Quaschning,教授指出,一般情况下每年车顶光伏板(因为原文举的是日本车型的例子)产生的电量是100-200度电左右,而真正一年出行1万公里需要电量达到2000度左右,其光伏电板供电能的实用性尚不如通过在停车库库顶、居民楼顶或者停车场铺设光伏电板所产生的电能供应效能比高。施显松)

 

参考资料:

Ein E-Auto, das von der Sonne aufgeladen wird..https://www.zeit.de/

 

德国媒体认为德国在电动汽车竞赛中彻底输给美国

德国“投资自由精灵协会”创始人Frank Thelen撰文,指出德国在电动汽车落后美国,其缘由为德国作为汽车强国被美国特斯拉在超越,因为当日股票市场上特斯拉第一次超过德国大众,该文直接危言耸听地称德国不再重视将会以来手机制造商诺基亚十几年相同的命运。该文归纳电动汽车行业关键成败要素有启发意义:

1. 德国对汽车行业数字转型技术不力,直接导致失去汽车行业领导力;

2. 对数据作为(汽车)工业(财务)资产认识不够,汽车大数据产业实际上到2030年将会达到7500亿美元的产值;

3. 人工智能是未来汽车关键,特斯拉是世界上唯一真正研究这一行业的厂家,并海量提取了数据,涵盖路面交通实况与驾驶人的实时数据。特斯拉汽车的传感单元现在每天都在往自己的云数据端传递数据;

4. 特斯拉在解决电动汽车的“充电”基础设施方面博得头筹。为解决充电设备占地问题,为此提出并推行世界范围的超级充电网络解决方案。

5. 特斯拉新的独立“生态”生产模式,实行类似“苹果”手机以“应用商店”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圈。特斯拉汽车拥有彼此独立但又互为的“软”、“硬”件系统。特斯拉的软件预留机制完善,软件升级只需开车人坐在自己车上自己操作,不用前往原厂。

6. 特斯拉追求造车方面的“极简”模式,例证之一是其冷却系统由传统的三个减少为一个,减少零部件外包量,基本实现自身团队攻关。生产简单敏捷,例证是在中国的独资厂实现一年内投资建厂投产成功。

7. 特斯拉注重电池开发生产,特斯拉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电池制造商。电动汽车三分之一车价在电池上,特斯拉目前已经和LG一起优化传统的电池制造技术,拥有1000亿美元的汽车电池市场。

8. 特斯拉不仅是汽车制造商和汽车电池制造商,同时也是软件公司,推出了“Motor Update”应用,该应用销售价为2000美元。特斯拉在汽车行业第一个推出“软件第一”的理念。施显松)

 

参考资料:

德国《商报》(Handelsblatt)

   

虚拟货币仍然是真正实现数字化时代以后的事 

 

《法兰克福汇报》网站刊载评论员文章,就目前世界各大中央银行竟先试图发行数字虚拟币发表看法。主要内容摘译如下,可以窥视德国目前数字化技术在银行业的发展动态。

长期以来,基于计算机运算的比特币(Bitcoin)或互联网巨头脸谱(Facebook)拟推出的数字货币天枰币引起了轰动。脸谱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之所以能推出“天平币”计划得益于货币发行银行自身正巧为数字货币发愁,脸谱公司在这场博弈中可能取胜。货币用作支付手段,体现的是存储价值和衡量价值。货币作为流通工具其交换价值也可以由纽扣或鹅卵石来担当,前提是市场参与者能接受,纽扣或鹅卵石不能承担货币的储蓄功能。因为从长远来看,它们无法确保商品或服务的稳定的对应值。纽扣和鹅卵石会随需求的变化出现价值波动。相比之下,中央银行的货币是稳定的。正如黄金保值是一样的,问题是黄金难切分,这妨碍了黄金作为流通工具的适用性。

欧洲中央银行(ECB)是否需要发行数字欧元还取决于新货币转移系统的运行速度和可靠性。目前的银行划账系统的速度对普通用户来说是足够了。相比之下,银行和工业界则要求中央银行发行数字货币,以便能够通过物联网(工业4.0)中的自动支付系统有效且合法地保护价值创造链。

除欧洲央行外,几乎所有主要的中央银行现在都在研究数字货币,其中发起者之一就是中国的央行。中央银行发行数字货币意味着金融大洗牌,许多问题仍有待解决,因为一旦实现了数字货币,欧洲中央银行将数字欧元直接提供给公司和家庭客户,它将绕过商业银行。这些商业银行将失去客源存款,在金融危机中,储户很容易将其银行存款余额转换为数字中央银行资金。除了诸如数字货币比特币和天平币外,Apple Pay和Google Pay之类的大型互联网公司金融和支付服务给商业银行也增加了压力。商业银行必须开发新技术,德意志银行和德国商业银行正在研究比特币所基于的区块链技术,这关系到这将使商业贷款能够迅速无纸化地发放。

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中央银行作为既定的货币提供者具有既定的优势,不必担心新的竞争对手,仍然大有作为,前提是保持自己在客户的信任度。比特币和其他加虚拟货币价格剧烈波动,因为目前尚不清楚复杂的计算机运算体系如何创造其价值,缺乏信任降低了作为交流通手段和存款工具的实用性。

没有人愿意出售一种可能迅速失去其价值20%至30%的付款方式的产品。互联网上有更稳定的电子口令牌(token),已在交易中使用。但是,如果央行提供数字货币,他们的使用度也可能会下降。

金融交易中数据保护至关重要,这也是互联网巨头推行虚拟数字的软肋。天平币号称是基于货币和政府债券的稳定币(Stabecoin),但是数据保护仍然很薄弱。已经出现不利的势头是:最初参与虚拟币的大财团开始打退堂鼓,其中包括沃达丰或信用卡公司万事达卡和维萨卡,对天平币的兴趣正在减弱,因为现在很明显,金融监管部门无法让天平币有更多生存空间,更不用说在打击洗钱方面了,这使天平币更加昂贵。

中央银行的货币必须承担数据保密同时兼价值保值的功能。数字化的货币是很可能模拟现金支付和转移,只是使用硬币和纸币付款,人们几乎不会泄露任何实名数据。数字技术既简单又方便,但是没有什么比现金更具有匿名性和保密性。硬币和钞票仍是将来银行交易的信心保证。(施显松)

 

参考资料:

https://www.faz.net/aktuell/wirtschaft/kommentar-zu-zentralbanken-nichts-ist-so-diskret-wie-bargeld-16603493.html

推荐给朋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