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首页
中德关系 使馆简介 领事服务 留学德国 新闻服务 中德经贸 科技创新
 
首页 > 科技创新 > 德国科技创新简报
德国科技创新简报 总第19期
2019-03-15 21:27

  本期主要内容

  科技创新战略、计划和举措

  1.德国联邦教研部国秘新年招待会上讲话概要

  2.德专家向政府提交新的研究与创新评估报告 可持续和数字化成为核心议题

  3.德国联邦教研部提出加强健康研究五项措施

  4.德国教研部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新倡议”

  5.“结构转变” - 德国总理默克尔倡导欧洲工业战略

  6.汉堡市公交公司终止氢燃料公交车的试运行

  7.德国政府增加对电动公交车的补贴

  研发前沿动态

  8.德开发利用废弃煤电厂储能新办法

  9.德科研人员发现菊科植物中含加速受损神经再生的有效成分

  10.德科研人员建立红细胞变形性测定新方法

  11.德科研人员发现地球上最古老的细胞呼吸形式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12.德将设立弗劳恩霍夫技术转化基金

 

 

  德国联邦教研部国秘新年招待会上讲话概要

  2019年2月18日,联邦教研部在柏林面向各国驻德使馆教育和科技部门负责人、研究机构和项目承担单位代表举办新年招待会。招待会自2009年举办,已成为教研部每年年初亮点工作之一。本次招待会共有160余人参加,其中44位大使。

  国务秘书格奥尔格﹒许特首先表达对与会人员的欢迎,转达了部长卡里采克女士的问候,以及其上任以来对于数字化、科研成果转化和职业教育三方面的关切。随后,许特国秘简要介绍了教研部目前四位国务秘书和2018年秋季开始的机构改革,改革进一步突出了数字化、成果转化等重点工作,机构现已调整到位。

  许特国秘的讲话主要分以下三部分:德国在科研政策方面的重要发展、教育和科学领域主要战略概览、相关国际合作实例。

  一、科研政策的重要发展

  目前,德国在科研创新方面表现良好。教育、科学和研发在德国继续享有最高等级优先权,联邦教研部2019年预算达到183亿欧元,较上年增加近4%。国家、经济界、学界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2016年达到922亿欧元,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资金来自经济界(约630亿欧元),156亿欧元来自联邦层面,相比较2005年的90亿欧元,增长幅度超过70%。2017年研发投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再创新高,达到欧盟设定的3%目标。2015年每百万居民专利数达到371件。

  但是在数字化建设、特定技术的研发与资助方面,有些国家走在德国前列。因此,德国需要在良好的研究与创新政策基础上保证竞争力,并为未来确定正确发展方向,继续增加研发投入,到2025年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同时配以税收支持政策。此外,要保持经济活力,科研创新成果由人民共享,加强成果转化,始终明确研究与创新服务于人。

  2018年提出了“高技术战略2025”(HTS2025),旨在解决德国如何用研究与创新塑造未来的问题。主导思想概括为“从发明家国度到创新国家:未来视角下的发展史”。当前社会变革和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就如何在德国共同生活、加强社会团结给出新的答案。

  战略主要为人类需求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活动提供资助,如行动领域1中包括的“健康与护理”“可持续、气候保护与能源”“交通出行”“城市和乡村”“安全”以及“经济和工作4.0”。以健康研究政策的修订为例。2018年发布的10年健康研究框架计划阐明了联邦政府在健康研究领域的政策。政府将通过不同资助形式加强对重要病征的研究、促进未来诊疗方法和技术、改善科研条件,重点加强研究、健康保障体系和社会之间的联动。为推动癌症预防研究,联邦教研部、卫生部已于2019年1月29日开启“抗癌十年计划”。

  行动领域2涉及对新技术的资助,同时加大对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投入,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未来变化。“高技术战略2025”将带领德国在下一次科技革命中占据领先位置,为德国保住工作岗位,确保人民生活富足。一个生动的例子就是“未来工作世界”科学年。科学年2018以“经历、学会、创造”为主题,公众与各界代表携手,为技术创新对工作世界的影响和政治界、科研界以及个人面对工作世界的变化应如何参与等问题找出答案。

  行动领域3鼓励不同主体积极投身技术发展,提供相关支持,为新事物创造自由空间也为创新活动组织合作。“高技术战略2025”不仅仅限于德国,它也是一份合作建议、一个欧洲创新力量合作的方向。

  二、教育和科学领域主要战略

  为了使所有人都能拥有应对变化和挑战必需的能力,联邦教研部制定了一系列战略和协定。联邦与州之间的主要共同倡议如下。

  (一)卓越战略

  卓越战略作为卓越计划的延续,主要目标是促进德国大学尖端研究,通过长期资助持续加强德国科研环境建设。联邦与州计划每年投入5.33亿欧元用于此战略,其中75%的资金来自联邦层面。2018年夏季启动的首批遴选工作已结束,57个卓越协同创新中心于2019年1月1日起接受资助。包含2个以上卓越协同创新中心的高校或3个以上的联盟可以在下一阶段申请参评卓越大学或卓越联盟。目前,满足申报条件的17所大学和2个联盟均已提交申请,11所卓越大学将于2019年7月19日从中选出。

  (二)高等教育协定

  联邦与州将在高等教育协定第三阶段(2020年前)增加76万个大学新生名额,高校将继续向来自国内外的学生开放,其中包括难民。整个协定期间(2007-2020年)联邦计划投入202亿欧元,各州投入183亿欧元,保证高校能雇佣更多人员以提供足够的教育能力。目前联邦与州已开始研究2021年后的后续协定。

  (三)教学质量协定

  2010年起,联邦与州开始实施教学质量协定,共有156所德国高校接受资助。协定计划在2016-2020年间投入8.2亿欧元用于改善高校学习条件和教学质量。

  (四)数字化高等教育

  联邦教研部为高等教育体系数字化变革制定了三个目标:改善高校教育质量、提高高等教育体系科研能力、促进高校国际化。为此,教研部积极开展数字化高等教育研究,并为高等教育数字化论坛下的多项活动提供资助,采取多种措施以实现目标。

  (五)创新高校倡议

  2018年起,联邦与州将在十年间为创新高校计划提供5.5亿欧元,用于支持创意与科技成果转化。其中,联邦层面承担90%的资金,其余10%由高校所在州政府承担。转化与创新是高校除了研究、教学之外的第三大任务。联邦政府希望通过这一计划帮助高校在成果转化中获利,增强其在地区创新系统中的战略作用。第一轮评选共有48所高校在2018年初获得资助。其中不仅有理工科院校,也有一所师范学校、一所行政大学和一所艺术音乐学院,它们将在未来几年间扩大自身与经济界、文化界、社会的合作。

  (六)研究与创新协定

  弗劳恩霍夫协会、亥姆霍兹研究联合会、马普学会、莱布尼茨学会是德国科研系统中最重要的4家大型科研机构。德国研究联合会是最重要的科研资助机构。联邦和州与这5家机构在2005年共同通过了研究与创新协定,并将机会公平、培养青年科研人员、国际合作列为研究政策性目标。政府为5家机构提供了相应财政保障,承诺到2020年每年预算上调3%,并计划在2020年后继续实施,有关协商正在进行中。

  三、教育、科研领域国际合作实例

  2017年,仅仅联邦教研部就为国际合作投入超过8.5亿欧元。与欧洲和世界各国合作是德国尖端科研和创新的前提条件。

  (一)国际化战略

  2017年2月联邦政府通过了教育、科学和研究国际化战略,这是对2008年版战略的继续发展,把新趋势、新挑战以及它们对国际合作所产生的影响纳入了考虑范围,其中包括当下的移民运动、数字化、欧洲研究区的继续发展、原有科研基地以外的新的全球创新中心等,并首次涉及职业教育国际化有关内容。

  战略表达了德国对开放、合作、可持续的科研政策的支持,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科研自由受限的时代,国际化战略表明德国立场:只有开放、交流才能促进尖端研究和创新。教育、科研领域的国际合作对于德国这个体量居中、自然资源较少的国家来说无疑是必要的,只有合作才能对抗民族孤立主义。

  战略共设立五大行动目标:一是通过与世界各国合作更加卓越——持续改善流动性、支持研究基础设施建设等。二是在国际上展现德国创新能力——促进企业互联、在国际合作中支持中小企业。三是提升教育和培训的国际化——与工业国、发展中国家开展职业教育合作。四是与发展中国家共建全球知识社会——扩大现有合作范围,建立新的伙伴关系。五是共同应对全球挑战——采取共同的、跨越国界的行动。除了以上五个目标,战略提出了一系列适用于所有国际科研合作领域的措施,包括对外科学政策。

  2017年7月,联邦政府第一次向联邦议院提交教育、科研领域国际合作报告,回顾了2014-2016年间联邦政府的相关工作,并决定以后每两年报告一次合作情况,下一份报告于2019年形成。

  (二)职业教育中的国际合作

  职业教育不仅仅可以在学校开展,也可以在企业进行。未来出口工业将会更强,对于伙伴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将会增大,联邦教研部希望能够将德国的教育服务扩展到国外,得到更多在国外的德国企业认可。需要解决的是职业教育的形象问题。在许多国家,包括很多德国学生不愿选择双元制职业教育。必须做好相应的解释工作,增进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信任。

  (三)欧洲范围内的合作

  2019年1月,在《爱丽舍条约》签署56年后,德法签订《亚琛条约》,对日益抬头的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联合发声。德法将开展广泛的研究和创新合作,如建立德法人工智能研究创新网络、针对数字化和数字社会领域内的新技术制定伦理标准、达成国际层面共同的价值观等。

  目前,2020年后的欧盟框架计划正在制定方向,欧洲的研究和创新政策正处于重要岔口。2018年6月正式提出了“欧洲地平线”计划建议,欧盟委员会建议计划实施期为7年(2021-2027年),投入约940亿欧元。“欧洲地平线”计划将帮助欧洲继续提高竞争力,战胜全球挑战。同时,计划也能让研究与创新能力较弱的国家更好地参与其中,缩小创新差距,加强欧洲团结。

  在这个意义上,欧洲研究区作为单独的计划提出意义重大。联邦教研部长期以来致力于将欧洲研究区打造成为欧洲共同生活、合作的基础。德国将继续推动欧洲研究区的建设,并将在2019年5月14日欧洲研究区大会上提出一份国家促进计划。

  另外,ERASMUS+计划的接续计划也十分重要。1987-2017年间约有1000万人通过ERASMUS+和它之前的计划获得了国外学习经历。在德国,35%的大学生有过国外经历,而只有不到6%的职业学校学生有机会到国外学习。对此,德国赞成欧盟将ERASMUS+的接续计划中的预算翻倍,并计划设立一个促进职业教育国际交流的资助计划,职业学校学生和教师可以在欧洲以外的国家交换进修。

  (四)双/多边对话,科学技术合作

  通过双、多边对话渠道,德国与许多欧盟外的国家建立紧密关系。例如,德国和俄罗斯在2018年年底签署《德国-俄罗斯在教育、科研和创新领域的合作路线图》。两国将在大型研究基础设施、海洋和极地研究、生态经济等领域加深合作,通过“Young Talent”计划加强对青年科研人员的培养,提高研究人员、学生的流动性,与经济界一同推动研究成果转化。

  2018年年底,联邦政府推出《非洲战略 塑造前景》,为与非洲伙伴科研院所建立合作、联系搭建了可靠框架。联邦教研部将在5个行动领域投入至少30亿欧元用于促进德国与非洲之间的教育、科研合作,共同为人口发展、青年失业率、食品需求、气候变化、城市化、能源需求等重大挑战寻找解决办法。

  多边论坛上的交流与倡议使德国受益良多。2018年9月在阿根廷召开的G20教育部长峰会将未来能力、教育财政和国际合作设为会议重点内容,这是G20教育部长峰会历史上第一次明确表示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日趋重要。

  科学技术合作(WTZ)以定期与其他国家对话的形式进行,目的在于按照现有的具体倡议,深化科研合作。2019年计划与美国、加拿大、阿根廷和哥伦比亚召开对话会议。

  2018年,德国加深了与东方国家的伙伴关系,2019年将继续把目光投向东方。2月初,德国与乌克兰共同开启了两国科研合作25周年纪念活动,并进行WTZ对话,还将发布德国-乌克兰卓越中心申报指南,继续深化合作。(李卓亚)

  参考资料:

  Neujahrsempfang der Wissenschaftsattachés an den ausländsichen Botschaften. www.bmbf.de, 18.02.2019

 

  德专家向政府提交新的研究与创新评估报告

  可持续和数字化成为核心议题

  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BMBF)2月27日报道,作为德国政府研究和创新政策智库的德国研究和创新专家委员会(EFI)当日向联邦政府递交了第十二个研究、创新和技术能力年度评估报告,即“2019研究、创新和技术能力评估报告”(EFI-Jahresgutachtens 2019)。

  新的评估报告聚焦可持续和数字化,围绕四个核心主题:初创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角色、能源转型创新、区块链以及高校数字化,向德国政府提出了相应的四方面措施建议:继续强化初创企业的生态系统,发挥初创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支持能源转型创新,实现气候目标;完善计划中的区块链战略,利用区块链技术带来的新机遇;实施可持续的资助措施,促进高校数字化。

  EFI对德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研究和创新政策,并以过去的激励政策为基础实施了许多新举措给予了充分肯定。尤其是,赞赏联邦政府对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高度重视,同时指出区块链战略计划的不足,将区块链视为巩固德国创新领先地位的另一个未来主题。德国政府将数字转化作为研究和创新政策的重点,数字化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德国新一届政府于2018年发布的《高技术战略2025》(HTS 2025)的所有领域,从医学到可持续发展再到交通物流。通过实施人工智能(AI)战略,德国政府希望德国和欧洲成为AI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引领之地。

  德国联邦教研部(BMBF)部长卡利切克对于EFI将能源转型创新作为核心主题也表示高度认可。她表示,当前,可持续和能源转型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德国需要基于技术、社会、经济以及监管创新,在交通物流、热能和工业生产领域制定可持续解决方案。BMBF通过实施哥白尼能源转型等项目,已成为联邦政府中的核心推动力和创意发生器。

  卡利切克强调,德国的未来和竞争力取决于当下的数字教育,EFI也已在多个评估报告中强调了数字教育的重要性。数字能力对于自主和负责任地使用数字媒体至关重要。能掌控数字媒体的人,在劳动力市场也将拥有好的就业机会,还有助于保障21世纪的民主和繁荣。培养数字能力的前提是要有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机构,拥有了相应的技术设备和合格的教师才能传授数字技能。这也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实施“数字教育协定”(DigitalPakt)的目的。

  EFI自2007年以来,每年向德国联邦政府提交一份评估报告,就完善政府研究与创新政策并制定行动措施提出科学合理建议。(王金花)

  参考资料:

  Forschung konsequent zu den Menschen bringen. www.bmbf.de, 27.02.2019

 

  德国联邦教研部提出加强健康研究五项措施

  德国联邦教研部(BMBF)消息,2月22日,德国联邦教研部长Anja Karliczek在德国联邦议院举行的联邦健康研究框架计划答辩时,提出了加强健康研究的五项措施。

  一是让患者参与科研。患者、亲属、全科医生和护理人员从一开始就参与研究,这些经验可以促进研究。二是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将科研人员、医生和患者聚集在一起。为此成立了德国健康研究中心、德国心理健康中心、德国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研究中心,并继续扩大现有的中心。三是更快地将新疗法带出实验室,应用于临床实践。如在“国家癌症十年计划”期间建立至少四个国家肿瘤中心。四是加强分子生物学、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利用能够实现全新治疗方法的新技术,促进个性化医疗。五是以全球视野推进健康研究。德国健康研究也为发展中国家人民做出了重大贡献,承担了全球责任。

  德国联邦政府每年投入25亿欧元用于健康研究。其中超过20亿欧元来自德国联邦教研部,用于对健康领域的机构或者项目资助。(陈南)

  参考资料:

  Fortschritte für die Gesundheit. www.bmbf.de, 22.02.2019

 

  德国教研部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新倡议”

  德国联邦教研部(BMBF)消息,3月3日,德国联邦教研部(BMBF)部长Anja Karliczek在柏林介绍了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倡议”。该倡议将有力促进德国生物多样性研究,使德国的研究和保护活动联系更加密切,并为避免物种生物多样性的持续损失做出贡献。

  部长强调指出:“生物多样性是我们的生存基础。没有自然、没有植物和动物,我们就不可能存在于地球上。 因此,物种的丧失也对我们人类构成了威胁-这就是我们国家人民采取行动的动力。我们想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可以在已有的个体物种状态的良好知识基础上建设保护机制。现在重要的是汇集和扩展这些知识,并更密切地调查物种损失之间的联系。在新的生物多样性研究计划中,研究人员将与政界和经济界、消费者和公民合作,制定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以保护生物多样性。”

  德国联邦教研部将在未来几年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倡议”提供2亿欧元。该倡议是德国“可持续发展框架计划研究”(FONA)的一部分,并对接德国“国家生态多样性战略”(NBS)和联邦政府“高科技战略2025”(HTS2025)。该研究倡议在三个行动领域推动进步:掌握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变化;理解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原因、动态和后果;制定系统解决方案和具体行动方案。(陈南)

  参考资料:

  BMBF-Forschungsinitiative-Artenvielfalt. www.bmbf.de, 03.03.2019

 

  “结构转变” - 德国总理默克尔倡导欧洲工业战略

  德国总理默克尔周二(2月26日)晚间在柏林表示,面临着在全球经济中中国根本的变化崛起,欧洲必须考虑竞争政策,并呼吁出台欧洲工业战略。“我们不能只想出我们十年,二十年前所做的事情。”

  默克尔表示,亚洲的重要性将继续增加,该地区将在21世纪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都觉得现在有结构性的转变。”默克尔表示,许多亚洲国家都有长期的战略规划。欧洲无法完全摆脱这种发展模式。她欢迎德国联邦经济部长阿尔特迈尔提出的一个可以详细讨论的工业战略。需要有一个欧洲的工业战略。创新是“阿尔法和欧米茄”(圣经以希腊文的首字与尾字来自承为一切受造物的起始与终末) 。(陈南)

  参考资料:

  „Tektonische Verschiebungen“ – Merkel plädiert für europäische Industriestrategie. app.handelsblatt.com, 26.02.2019

 

  汉堡市公交公司终止氢燃料公交车的试运行

  德国《未来趋势》网站2月14日消息:2010年,汉堡市公交公司与梅赛德斯公司合作,在城市交通范围内开展氢燃料公交车的测试,2012年绿色大巴被编入常规的公交运营计划。然而今年年初,汉堡公交公司宣布终止燃料电池大巴的试运营计划,并将测试车辆全部交还梅赛德斯公司。

  专家猜测,以下四大因素是促使汉堡公交公司放弃氢燃料公交车试验的原因。一是在人口密集的市内较难找到能安全储氢的场所,二是梅赛德斯无法保证燃料电池大巴的系列生产,三是燃料电池大巴的购置成本过于昂贵,约在100万欧元左右,而一辆经典的纯电动大巴只需60万欧元即可,四是基础设施投资巨大,加氢站的建设要明显贵于电动车充电桩。

  尽管如此,汉堡公交公司还依然坚持其“2030年前千辆零排放大巴”的目标,纯电动车可能是个方向。(李国强)

  参考资料:

  Experiment beendet: Warum die Hamburger Hochbahn Wasserstoff-Busse wieder abgeschafft hat, www.trendsderzukunft.de, 14.02.2019

 

  德国政府增加对电动公交车的补贴

  德国联邦环境部(BMU)近日消息,因越来越多的德国城市希望在通勤线路拥有更多的清洁空气、更少的噪音以及能更有效的环境保护,该部门将为添置市内电动公交车追加约1.8亿欧元的预算,同时还将利用其他经费支持交通运营企业。这样,至2022年BMU预计在电动公交车方面的总投入近3亿欧元。届时,德国电动公交车数量预计至少是现在的5倍。之前,包括柏林在内已有11个城市的11个项目被选中。对于增加的经费现正在项目遴选阶段。

  提供资助的前提是购置超过5辆车并配套相应设施。具体是,与柴油车相比,如购置纯电动公交车,费用多出部分的最多可至80%由联邦政府承担;如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以及相应的充电基础设施、员工培训、车间设施等产生的费用,则补贴多出部分的40%。该项措施已于2018年3月开始实施,至2021年底有效。(王金花)

  参考资料:

  Bundesumweltministerium erhöht Förderung von Elektrobussen auf fast 300 Millionen Euro. www.bmu.de, 04.03.2019

 

  德开发利用废弃煤电厂储能新办法

  德国《未来趋势》网站2月4日报道,德国煤电退场刚被提到议事日程,德国卡斯鲁尔理工学院、德国航空航天中心以及斯图加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已经开始琢磨如何利用原有煤电厂了。

  初步研究表明,只需对废弃的煤电厂设备稍加改造,就可使其变成能间接存储电能的巨型蓄热设施。这种蓄热设施采用导热性好、耐高温性强的液态金属作为媒质,把一时无法消纳的源自太阳能和风能的可再生电能转化成热能,存储至液态金属中,需要时再将热能转回为电能。

  液态金属储能法要比电池储能法的投入少得多。(李国强)

  参考资料:

  Ehemalige Kohlekraftwerke können als Wärmespeicher eingesetzt werden. www.trendsderzukunft.de, 04.02.2019

 

  德科研人员发现菊科植物中含加速受损神经再生的有效成分

  德国联邦教研部(BMBF)3月4日报道,波鸿鲁尔大学(RUB)的科研人员发现,菊科植物含有一种称为Parthenolid的有效成分,能加速受损神经纤维再生。研究人员希望能藉此开发一种新药,建立新的治疗方法。

  每年欧洲约有30万人遭遇外伤性的神经损伤,治疗起来费时费力且费用昂贵。因目前没有有效的药物或治疗方法,通常还会留下永久性的瘫痪或感觉障碍。通过对受损坐骨神经的试验,研究人员发现,Parthenolid不仅能加速其再生,迅速恢复运动感知能力,康复质量也得到改善。他们计划测试不同类型的神经损伤,开发一种新药,让更多病人受益。此外,研究人员认为,新药也是治疗糖尿病或面瘫神经损伤的候选药物,因该类神经再生受到严重限制,已成为主要的临床问题之一,目前没有可行的治疗方案。接下来他们将考虑,新药的开发是与药企合作还是自创公司。

  上述研究结果来自BMBF资助的“验证科学研究的技术和社会创新潜力-VIP +”计划中“Parregeron”项目,项目经费128万欧元,为期三年。(王金花)

  参考资料:

  Hoffnung für Patienten mit Nervenschäden. www.bmbf.de, 04.03.2019

 

  德科研人员建立红细胞变形性测定新方法

  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近日消息,其研究人员借助中心的超级计算机 JURECA,建立了一种低成本、快速和简便的检测血液红细胞变形性和分离僵硬红细胞的新方法,有望据此开发新的医疗设备。

  血红细胞看似浮肿圆盘,顶部和底部有凹“坑”。与许多其他细胞特性一样,弹性是其重要的生物标识。健康的盘状红细胞通常非常柔韧,并可改变形状,因而能穿透最细的血管并为它们供氧。但患有镰状细胞性贫血症、疟疾和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的血细胞则呈现其他形状,同时逐渐变硬,阻碍血液流通,据此可判断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借助超算模拟,采用微流控装置,优化“确定性横向位移”(Deterministic lateral displacement,DLD)系统,于利希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建立了一种测定红细胞变形性和分离僵硬红细胞的新方法。试验显示,液体中的红细胞流过格子状排列的棒状障碍物,大小不同经过的路径也不同。明显小于障碍物间距的几乎不受阻碍地流动,但较大的则横向偏转并被“筛除”。通过设置不同的障碍物,能同时测定细胞的大小和弹性;此外,根据细胞变形的程度可对其进行分类并分离。新方法具成本低、快速、操作简便等优点。

  接下来,研究人员将采用圆形、三角形、菱形和梯形等不同形状的障碍物进行测试,对方法做进一步优化。原则上,新方法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细胞。研究结果发表于2019年2月的《物理评论 流体》(Physical Review Fluids)杂志上。(王金花)

  参考资料:

  Neue Methode zur Trennung steifer und weicher Blutzellen. www.fz-juelich.de, 12.03.2019

 

  德科研人员发现地球上最古老的细胞呼吸形式

  德国法兰克福歌德大学3月5日消息,其研究人员很可能发现了地球上最古老的细胞呼吸形式,即一种嗜热细菌是通过吸入一氧化碳呼出氢气而生长,利用该生物现象有望开发生物能源获取新技术。

  地球初期荒凉而空洞,在生物出现之前非常炎热,没有可供呼吸的氧气,但大气中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氮气,第一种生命形式就是基于这些简单的材料在苛刻的条件下形成的。但他们如何获得将简单分子合成蛋白质、脂肪或碳水化合物等长链大分子的能量一直是个谜。一氧化碳是这种混合物中最具活力的气体,长期以来一直被推测是最原始细菌生长的能量来源。歌德大学的研究人员选择了一种名为Thermoanaerobacter kivui的嗜热细菌作为研究对象,因它满足原始生活条件的所有要求:70度时生长状态最佳,以气体为食,且仅以二氧化碳和氮气合成细胞组分。但之前还没有人能让这种细菌食用一氧化碳。通过在混合气体中逐步增加一氧化碳,至几个月后最终让该细菌能在浓度为100%的一氧化碳气中生存。研究人员依此开启对古老生物如何获取能量的研究。

  研究表明,一氧化碳被氧化成二氧化碳过程中释放的电子通过细胞膜结合的“涡轮机”---氢化酶被转移给质子,便产生了气态氢(H2)。同时,该涡轮机还利用向下流动的电子能量将细胞内的质子和钠离子泵送至细胞表面。这些质子流经另一个“涡轮机”三磷酸腺苷(ATP)合成酶时便产生了细胞中的能量通货ATP。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在原始的细胞呼吸中经吸入一氧化碳而产生的氢可能成为其他细菌或古菌的能量来源。迄今为止,基于氢气的新陈代谢仍存于少数细菌和古菌中。包括人类在内的大多数生物仍然保留着这种简单的膜结合氢化酶的记忆,即存在于线粒体中。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I(Complex I)是从这种原始形式发展而来的,它是呼吸链电子传递的起始复合体。下一步的研究要阐明,能产氢气的“涡轮机”具体是如何工作的。

  上述研究结果将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王金花)

  参考资料:

  Ursprüngliche Zellatmung entdeckt. https://aktuelles.uni-frankfurt.de/forschung, 05.03.2019

 

  德将设立弗劳恩霍夫技术转化基金

  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FhG)2月26日消息,该协会与欧洲投资基金(EIF)决定在欧盟“地平线2020”项目欧盟创新资助计划(InnovFin)框架内共同设立一项基金,名为“弗劳恩霍夫技术转化基金”(Fraunhofer Tech Transfer),基金规模为6000万欧元,旨在促进FhG所属的72个研究所和研究机构的知识产权市场转化。欧洲战略投资基金(EFSI)也将支持这一基金设立计划,EFSI主要致力于推动欧洲中小企业创新计划的落实。

  FhG认为,EIF与FhG的强强合作将弥补高技术在初期商业化的资金缺口,促进更多的德国乃至欧洲高技术初创企业的发展。FhG的主席强调,创立企业是协会技术转化应用活动的组成部分,是研究与产业之间重要且最有效的桥梁,是创新转移的直接催化剂。将来,FhG不仅会增加创新公司的数量,还将制定可持续的创业投资战略。新基金的设立即是战略的一部分。(王金花)

  参考资料:

  Europäischer Investitionsfonds und Fraunhofer beschließen Gründung eines gemeinsamen Fonds für Technologietransfer in Deutschland. www.fraunhofer.de, 26.2.2019

推荐给朋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