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首页
中德关系 使馆简介 领事服务 留学德国 新闻服务 中德经贸 科技创新
 
首页 > 大使专栏 > 大使接受采访
继往开来,深化合作
吴恳大使在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前夕在德《每日镜报》上的署名文章
2019-09-04 15:20

       201994日,驻德国大使吴恳在德国《每日镜报》上发表署名文章《继往开来,深化合作》,全文如下:

  本周,默克尔总理即将开启她的第12次访华之旅,欣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默克尔总理可以说是访华次数最多的西方国家领导人,这让我想到中德关系中还有很多个“最”。

  中德政府磋商是中国同西方主要国家之间级别最高且唯一由两国总理主持、双方部长参加的政府磋商机制。中国已连续三年成为德国全球最大贸易伙伴,2019年上半年仍保持这一地位,同期双边贸易额约1000亿欧元,占中欧贸易额三分之一。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德彼此获益良多。近来,巴斯夫、宝马、安联等德国企业再次成为中国新一轮开放措施最先受益者。德国还是亚投行最大域外出资国,“中欧班列”开行至今逾15000列,约四成往来于中德之间,已成为中德共建“一带一路”最有成效的项目。此外,德国作为留学目的地国的吸引力不断上升,中国在德留学生已达6万,系德最大外国留学生群体。可以说,中德关系无论在交往频度、交流广度还是合作深度上都前所未有,这样的成果值得我们共同珍惜和维护。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成为塑造世界格局的主导力量。但同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不断抬头,世界经济秩序和自由贸易受到严重冲击,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受到严重干扰。美国的“贸易霸凌”政策,不仅影响中美经贸关系,也对包括德国在内的世界营商环境造成多重冲击。联邦经济部已将德全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0.5%。很明显,贸易摩擦是德经济陷入低迷的主要原因之一。

  选择“开放”还是“封闭”,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中国的答案很明确。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将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带来更加进步和繁荣的中国和世界。在二十国集团大阪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再次向世界宣布了中国将进一步开放市场、主动扩大进口、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全面实施平等待遇、大力推动经贸谈判等五大措施。

  中国选择“对话”是摒弃“对抗”。我们希望美方能与中方共同努力,相向而行,落实两国元首大阪会晤共识,始终坚持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对话磋商找到解决办法。磋商必须有诚意、守信用、重规则,美方不能再出尔反尔,成果必须互利共赢。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合作与竞争是国际关系的正常现象。只有摒弃零和思维,才能在深化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我们生活的世界足够大,容得下各国共同发展繁荣。

  我注意到德不断收紧外资准入标准和德媒关于今年上半年中国在德投资下降95%的报道。而根据中国商务部数据,同期德对华投资同比增长超过81.3%。当前,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上升,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做大合作的蛋糕,而不是筑高保护主义门槛。

  我相信,中德领导人将在此访中进一步增进战略互信,并就扩大互利合作指明具体方向,推动中德关系进一步提质增效,深化中德中欧倡导自由贸易与维护多边主义的共识。中方希望德方继续坚持自主、公平、公正的立场,同中方在包括5G建设在内的未来重点领域加强合作。欢迎德方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合作。中德在数字化、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电动汽车等未来产业和创新技术领域合作前景广阔,将成为双方合作新的增长极。

  一段时期以来,我还注意到德国舆论对中国香港事务的报道,不乏公然美化暴力行动,恶意抹黑中国止暴制乱、恢复秩序的正当合法举措。不难想象,如果暴力冲击议会、警署、拘禁记者、殴打警察、瘫痪交通设施等恶性事件发生在西方,结果会怎么样。我也不禁回想起2017年二十国集团汉堡峰会以及前不久法国“黄马甲”运动出现暴力骚乱时,警方坚定采取了止暴制乱措施,社会舆论对暴力行为予以了强烈谴责,认为警察是在维护法治。但为何同样的画面切换到香港就有了截然不同的解读呢?

  推动中德在相互尊重基础上深化互利合作,互学互鉴,助力两国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是中德双方共同的责任,符合双方共同利益。我作为中国驻德国大使将为此竭尽所能,不辱使命。

推荐给朋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