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首页
中德关系 使馆简介 领事服务 留学德国 新闻服务 中德经贸 科技创新
 
首页 > 大使专栏 > 大使致辞
在2022年德国家族企业日活动上的报告
2022-07-01 17:35


尊敬的主席先生,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家族企业协会的朋友们:

大家好!非常感谢主席先生友好的邀请。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再次受邀出席家族企业日活动。

去年,我曾在线出席2021年的家族企业日活动。当时恰逢新冠疫情严重影响世界经济,供应链稳定问题十分突出,舆论围绕供应链安全的讨论很多,保护主义和经济脱钩也是热议的话题。一年过去了,遗憾的是,疫情依然没有结束,地缘政治危机又让原本就已持续承压的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面临更大冲击,以意识形态划线的阵营对立和鼓吹脱钩的非理性冲动更趋抬头。

即便再乐观的企业家可能也会对前景感到担忧,这不仅是因为我们正面临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充满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更是由于经济全球化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逆风,以往令我们熟悉并给中欧带来福祉和繁荣的自由贸易和开放合作理念受到质疑,贸易、投资、科技都在被越来越多地政治化甚至武器化。这无疑给同为世界贸易大国的中德两国及两国经济合作带来新的挑战。

当前世界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上,未来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该何去何从,面临新的抉择。我关注到一段时期来德国政界、经济界及智库媒体关于德国对外经济合作与贸易政策的反思和讨论,也充分理解疫情及俄乌冲突背景下德国企业家对供应链稳定和地缘政治危及经济安全的担心,中国经济界对此同样抱有担忧。尤其当我们看到个别国家动辄挥舞经济制裁大棒,挑起贸易战、关税战,甚至将全球化武器化。从“美国优先”到“友岸外包”,无不都是在开全球化倒车。国际贸易的本意在于实现商品、资本和服务在不同国家间的自由流通,促进科技和文明的交流,全球化的意义也在于通过产业链供应链的国际分工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我不认为依靠保护主义和不正当手段打压他国得来的竞争优势能够持久,也很难想象,面对全球近200个国家的广阔市场,德国会选择只跟制度体系相近的40多个西方国家做生意。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庞大经济体量和不同于欧洲的发展道路,在德国和欧洲引起一些竞争担忧甚至焦虑,并非不可以理解。但德语里有句话,“焦虑给不出好主意”。如果让焦虑主导了判断,得出的结论就可能是错误的。中国是这场变局中的一个重要变量,但中国是建设性变量,我们致力于维护全球化和多边自由贸易体系,因为这也事关中国自身的发展和繁荣。个别西方国家声称中国应该遵守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那么以不正当手段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人为对中国进行芯片断供,为何又不讲公平竞争了呢,规则和秩序又去哪里了呢。规则和秩序需要各方共同遵守和维护,不能只服务于一己私利,更不能搞双重标准。西方民主强调平等参与权,为什么放到国际关系中,规则和标准就只能由少数国家制定和主导呢?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人为推动脱钩断链甚至妄图将世界重新推入阵营对立的新冷战泥潭,这才是当前国际秩序和贸易合作面临的最严峻挑战。

不可否认,竞争焦虑正在改变欧洲一些人士的对华认知,昔日的合作伙伴被日益视为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合作不再是优先事项。对华“三重定位”相信各位都不陌生,这一“定位法”现在经常会被一些人士挂在嘴边。在上周德国工业日活动上,首创这一概念的德国工业联合会的负责人发表了一番关于对华制度竞争和选边站队的表态,虽然并不令我意外,但这种充满相互矛盾的对华认知和主张只会制造出更多的焦虑与不安。最近还有个别政治家宣称,在任何能帮助中国在制度竞争中获得优势的领域都应该考虑退出(合作),甚至主张限制和叫停同中国在科技和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

“德国应更加自信地同中国打交道”,在德国一些政治家口中经常可以听到这句话。对此我完全赞同,但示强或脱钩绝对不是自信的表现。坦率讲,当前中欧关系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分歧,而是心态。心态决定认知,也决定了处理分歧的方式。中欧、中德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不同,这是客观存在,但差异不必然导致对立对抗。近50年中德关系的成功实践和冷战结束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也足以说明,只要本着开放包容、相互尊重的精神坚持求同存异,就能超越制度差异和意识形态分歧,实现合作共赢。

这个世界本就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类文明源自不同文化、宗教、价值理念的多元共存。国与国交往亦如人与人相处,应该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受彼此的不同,尊重彼此的选择,而非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标准或试图去改变对方。从这个意义上讲,“贸易促改变”一开始就设错了目标,如果中方抱着这种目的同德国合作,德方又将作何反应。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能更好地将不同制度和文化国家联结起来,让彼此更好地相互理解和接近,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这种积极意义不应被抹杀,更不能将所谓“贸易促改变”失败作为推动对立脱钩的幌子和借口。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志同道合是朋友,求同存异也可以成为朋友。看待差异和分歧,需要更多客观理性的思考,而非让“政治正确”和“意识形态偏见”左右了判断。中德过去50年的成功合作表明,中德完全可以成为相互成就、共同成长的伙伴,而非你输我赢、零和博弈的竞争对手。在此,我想针对德国经济界特别是家族企业普遍关心的几个问题,谈谈中方对未来双方经贸合作的看法。

首先我想谈谈如何看待竞争。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属性,竞争有其存在的积极意义。中国施行开放政策,引入外国投资者,正是看中了竞争的“鲶鱼效应”,虽然中国企业受到巨大压力,但也激活了中国的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德国制造”的竞争力来自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坚持不懈创新努力,也不是靠打压对手得来的。中方理解德国和欧洲企业维护自身经济技术竞争优势的合理关切,这本身无可厚非。中国的正当发展权利也应得到尊重。因为害怕竞争,就排斥合作,甚至搞技术封锁或科研、教育脱钩,这不是处理竞争的正确之道。

中欧贸易规模在过去40年增长了250倍,中德贸易额在过去近50年时间内更是增长了800多倍。如此紧密的经济合作下有些竞争矛盾并不奇怪,但对华合作的利弊权衡,我相信每位企业家心里都有杆秤,否则就不会有那么欧洲企业继续看好中国的市场前景。中国GDP虽是德国的近4倍,人口却是德国的17倍,人均GDP尚不足德国四分之一。中国在一些领域走向产业链高端,但大多数领域仍处在产业链的中低端,中德合作互补优势依然很强,完全可以实现1+1>2的共赢结果。

诚然,中国市场的竞争确实越来越激烈,除了中国企业自身竞争力提升,还有越来越多外国企业涌入,客观上让德国企业感到在华做生意没有以前那么“舒适”,甚至担心不再被中国市场需要。但这种不适感是市场经济竞争导致的,而非因为中国外资政策或投资环境变得不友好了,中国的市场开放程度相比改革开放之初,甚至比10年前,都有很大进步。而且中国仍是一个增长型市场,未来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将会从现在4亿增长至8亿,这个市场足够大,我相信“德国制造”有足够竞争力。此外,中德在先进制造业、服务贸易、数字经济、能源转型、新能源汽车、健康卫生等领域都有很大合作潜力,机遇很多。当然,德国在中国未来的经济版图中将扮演什么角色,最终取决于德国企业能否抓住机遇。德国长期是欧洲对华经济合作的领头羊,我们乐见德国继续保持这一优势地位。

其次我还想谈谈对经济依赖的看法,这个话题现在很热。俄乌冲突加剧了德国对单一市场依赖的担忧,对此我也能够理解。“不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种分散风险的想法本身没有问题,中国也从不谋求制造过度依赖,因为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相互依存从来都不是单行道。我刚才也提到,全球化的意义在于通过产业链供应链的国际分工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中德产业链由“互补”到“互融”,这是市场规律和商业决策的结果,也是全球化下国际分工使然。出于政治动机或通过政治施压方式人为推动脱钩断链,只会带来更大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去年我参加家族企业日活动就曾指出,一个彼此脱钩的世界只会变得更加不稳定,也不会给欧洲和德国带来稳定和繁荣。

坦率讲,我并不担心德中经济会脱钩,因为逆全球化违背历史潮流和市场规律,既不明智也不现实,更不符合德国企业的利益。遗憾的是,德国仍有部分人士和智库、媒体热衷于炒作“民主对威权”叙事,以所谓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来划分合作伙伴,甚至用所谓政治正确来绑架经济合作,鼓动从制度竞争角度搞对华经济脱钩。人为将世界经济和技术阵营化的做法是冷战思维,更是一种历史倒退。朔尔茨总理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逆全球化是一条错误的道路。习近平主席在年初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上也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时代潮流。各国应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拆墙而不筑墙、开放而不隔绝、融合而不脱钩,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我想这应该是中德对未来“世界贸易构建”的共同回答。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的经济发展奇迹是在开放条件下创造的,未来中国经济保持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中国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再需要外资,中国加强自主创新也不意味着要搞科技上的自给自足,双循环发展格局更绝非要谋求同外部世界脱钩,中国更不会因疫情走向自我封闭。中国的未来发展依然离不开国际合作。无论世界局势如何演变,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中国会继续坚定不移地融入世界经济。

作为贸易和制造业大国,中德各自的发展和民生福祉都依赖于一个和平稳定与开放合作的世界。“时代转折”不能意味着历史倒退,避免让铁幕重新在欧洲落下,不要让世界重返阵营对立,不要让全球化进程被逆转,符合中德、中欧双方的共同利益。让我们以更加开放多元的心胸看待彼此的文化和制度差异,以积极理性的视角看待竞争,放下意识形态偏见和纷争,共同解决当前世界经济以及国际贸易和投资面临的问题,共同为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为促进国际合作与相互理解贡献智慧和力量。这既是中德、中欧合作的正确方向,也是我们共同的国际责任。

谢谢大家!


推荐给朋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