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首页
中德关系 使馆简介 领事服务 留学德国 新闻服务 中德经贸 科技创新
 
首页 > 大使专栏 > 大使致辞
吴恳大使在德中友协联合会年会上的致辞(全文)
2021-11-08 09:00

2021年11月6日,吴恳大使线上出席德中友协联合会年会并致辞,全文如下:

尊敬的普弗鲁克先生,

德中友协联合会的各位朋友们,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很荣幸受邀在线出席德中友协联合会2021年年会。首先我谨代表中国驻德国使馆对此次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对普弗鲁克先生、德中友协联合会各位副主席和各地德中友协的朋友们长期以来为促进中德友谊和合作作出的积极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突如其来的疫情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给本已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但令人欣慰的是,中德两国在抗击疫情和恢复经济方面保持了紧密合作。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遭受疫情冲击之初德国各界友人伸出的援助之手,中国较早控制住疫情并率先恢复经济也为德国和欧洲的抗疫和经济重启提供了有力支持。

虽然疫情给中德人员往来增加了很多困难,却阻挡不了双方合作的脚步。两国高层沟通的频密度甚至超过疫情前,习近平主席同默克尔总理电话或视频交流多达5次,两国总理还以视频形式主持了第六轮政府磋商。现在一天的双边贸易额是建交之初全年贸易额的2倍多。在大家观看这段视频致辞的一小时内,中德之间就将产生2000多万美元的双边贸易额。即便在疫情的严重冲击下,中德经济合作也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潜力。今年前三季度的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近30%,全年有望再创历史新高。中国不仅已成为德国全球最大贸易伙伴,德国也是对华出口和投资规模最大的欧洲国家。正如前不久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在同默克尔总理视频会晤时指出的,互利共赢是中德关系应该牢牢把握的主基调。中德关系之所以富有稳定性和成长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平等相待,聚焦务实合作。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明年,我们将迎来建交50周年。我们有理由对中德关系在过去50年中取得积极成就感到高兴,也有责任推动中德合作在未来50年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因为中德作为两大世界经济体,加强合作不仅符合双方利益,对促进中欧关系发展和世界繁荣稳定都具有积极意义。这也是我作为中国驻德国大使的重要职责。

我对中德关系发展前景抱有信心,但不可否认,当前中德、中欧关系也面临着一些新挑战。特别是一段时期来,欧洲和德国一些人士对中国的认知发生了偏差,越来越强调双方分歧面、差异面,甚至把两国关系上升到制度竞争层面。我知道,德中友协联合会的一条重要宗旨就是为增进两国更好地相互了解发挥桥梁作用,今天我想围绕当下德国舆论关于中国的讨论谈谈对华认知问题,希望与德中友协的朋友们一道,共同推动更多理性思考,也希望通过你们让更多的德国公众更客观地看待和认识中国。

首先,中国的发展对欧洲是机遇还是威胁?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全面建成惠及14亿多人口的小康社会,彻底消除绝对贫困,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本身就是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只有2.3%,到如今连续多年超过30%,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在疫情严重冲击世界经济的背景下,仍然逆势实现正增长,是保持全球经济稳定和拉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德国的汽车、机械制造和化工等产业对此都深有体会。

中欧贸易规模在过去40年增长了250倍,中德贸易额在过去近50年时间内更是增长了700多倍。德国三大车企在华销售量占其全球总量的近40%,DAX的30家排头企业在华经营额平均占其总经营额的15%,据德国工商大会估算,对华出口为德国创造了至少90万个工作岗位。今年2月,中国德国商会公布的年度“商业信心调查”显示,96%的受访企业表示没有撤离中国的计划,72%的受访企业计划增加投资。就连炒作中国威胁论调门最高的美国,其超过七成以上同中国有业务往来的企业表示会继续留在中国市场。中国是威胁还是机遇,这些数字是最好的回答。

个别西方大国为维护霸权想要遏制中国发展,部分欧洲人士也将中国发展视为对西方世界的挑战甚至威胁,主张减少对华合作,甚至煽动脱钩。我今年6月出席德国家族企业日活动时曾指出,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链环环相扣,相互依赖并不是弱点,反而有助于增强双边关系的稳定性。德国经济亚太委员会的报告也指出,同中国搞经济脱钩不符合欧盟利益,欧盟应当反对世界范围内的全面脱钩和制造对立。这种看法是理性的,如果真脱钩了,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不稳定。一个彼此脱钩的世界不会给欧洲和德国带来繁荣。

其次,制度差异是否是不可逾越的“鸿沟”?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过、今后也不可能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制度,阿富汗的巨变值得反思。虽然我们对自己的制度抱有信心,但中国从不认为自己的制度就一定适合其他国家,也从不搞制度输出。我们在自身制度探索和建设过程中也曾学习借鉴不少欧洲的有益做法。这个世界本就是多元化的世界,东西方文化和制度也本应是和平共存、交流互鉴的关系,而非谁改变谁或谁取代谁的问题。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出席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的讲话中强调的,一个和平发展的世界应该承载不同形态的文明,必须兼容走向现代化的多样道路。这个世界需要更多对话而非对抗、给多包容而非排他。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前段时间德国各界特别是媒体围绕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各种评论和报道很多,虽然戴着有色眼镜的仍然居多,但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也引发了很多思考和讨论,他们预想的共产党执政国家阻碍社会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民众广泛抗议反对政府的场景并没有出现。相反,美国哈佛大学以及皮尤等民调机构多年来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可度和对政府的满意度长期保持在90%以上的高位,连续10年全球最高。西方一些人士一再误判中国发展,归根结底还是缺少对中国共产党的正确认识。我最近在读施密特前总理的有关论述,深感他确实是一位富有远见的政治家。他在《最后一次访问》一书中写到,“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出发,西方都应对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共产党及政府的施政方式有更多理解,在某些方面,西方也应向中国学习”。

我认为,当前中欧关系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分歧,而是心态。心态决定认知,也决定了处理分歧的方式。中欧政治制度确实不同,但差异不必然导致对立对抗。中欧、中德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不同,这是客观存在。近50年的中德关系成功实践充分说明,只要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坚持求同存异,就能超越制度差异,实现合作共赢。看待制度差异,需要更多理性的思考,而非让“政治正确”和“零和博弈”主导了判断。

第三、中德、中欧的竞争矛盾是否不可化解?不能否认,随着中国经济科技快速发展,客观上在一些领域确实让欧洲和德国感受到了竞争压力,我们也理解欧洲维护自身经济技术竞争优势的合理关切,这本身无可厚非。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无处不在,也是确保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的重要推力。中德、中欧在利益交融中出现竞争并不奇怪,关键是要在公平公正基础上良性竞争,既提升自我,又照亮对方,高筑壁垒、零和博弈或像个别国家那样用不正当手段打压对手都不是处理竞争的正确之道。中国有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是全球最大规模、最具成长性的市场,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的,中国市场足够大,完全容得下中欧双方的企业。

中国GDP虽是德国的近4倍,但中国有14亿人口,是德国的17倍,人均GDP尚不足德国四分之一。2020年中国居民人均月收入折算下来360多欧元。相比之下,德国税前平均月收入近4000欧元。中国在一些领域走向产业链高端,但绝大多数领域仍处在产业链的中低端。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仍将是未来中德、中欧合作的主导模式。全球化时代,合作才是化解竞争矛盾的最佳途径。欧洲确实应该像有些媒体所说的那样,更加自信地拥抱对华合作。中德、中欧应该成为相互成就、共同成长的伙伴,而非你输我赢的竞争对手。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我认真阅读了友协的网站,很认同你们倡导的观点,即“错误的信息容易导致误解、偏见和无谓的矛盾(Falsche Informationen führen häufig zu Mißverständnissen, Vorurteilen und unnötigen Konflikten)”。坦率讲,欧盟提出的对华关系“Dreiklang”(“伙伴、竞争者和制度对手)本身就是相互矛盾的,不仅是对双方关系的误读,也是对公众对华认知的误导。相反,我认为,你们倡导的学会“理解、尊重、珍视(verstehen, respektieren und schätzen lernen)”才真正应该成为中德、中欧关系的“Dreiklang”。我愿同大家一道努力,做联结中德、中欧民心相通的桥梁,为促进中德之间的友好合作、增进两国民众的相互了解和理解共同做出努力。我也期待疫情过后同朋友们面对面交流。最后,祝年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推荐给朋友
  打印